玉燕钗 作者:姑苏山人
委实愈发精湛了,又谈何违心与否,“又怎敢假身以代,借花献佛呢?便是佛祖知晓了,也要怪的。”
却说常婉上香礼佛之后,眼瞧着徐杳同自己告退之后,孑然便往寝殿去更衣了,约莫是适才同徐杳说了两句体己话,她眼下觉得心绪都开阔不少,想着今儿无论如何也算自己的好日子,在梳妆镜前落座,一抬眼才觉着妆面素净。
待沉璧取了来自徐杳的贺礼过来,但见一方长盒里头空落落置一封信笺,摘了信笺上的印牍,仔细摊开,偌大一面宣纸上头只沾了墨迹寥寥——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小篆隽秀,字里行间流露得竟是常玉的撇捺。
怎么会。
正襟危坐的模样,由着往沉璧往髻里添两支赘钗,唇脂胭脂皆是一丝不苟的无暇,此时却再也掩不住颓丧。
“去请襄姬!本宫有话与她讲——”
极吃力地弱声弱气吐了句话儿,嗓子口一腻,“哇”地一口咳出口带血的痰来。
第74章 柒肆
漫天卷地的雪丝落下来, 夹杂着几分细雨,纷纷扬扬。夜色彻底拉上帷幕的时候, 雪花才开始稠密起来,树影婆娑, 七零八落里发出沙沙地声响,棉絮一般地在天地间飞舞起来。
这是建安九年的初雪。
隔着一道茜纱窗纸,徐杳索xing将窗栓撑起,微微露出一丝缝来,檐廊外头悬着地纸灯笼也摇摇曳曳,煞是间一股子冷冽气息涌进来,她不由得搓了搓手。
遥望着风雪jiāo迭, 仿佛便足以度过万古千秋。
直到崇文门的钟楼鸣响,以贺千秋,反倒衬得眼下的镜况愈发凄清起来。实在蹊跷, 已过了开宴的时辰,上首的三座主位上依次为崇熙太后位, 建安帝位, 皇后位, 始终也不见踪影,委实太过不寻常。
说起来,殿内众人当中, 最后一位见过婉后的,皆知便是徐杳。
“襄姬,”颜舜华唤了一声临窗而坐的徐杳, 面色不虞,原本窃窃私语的众人也安静下来,“适才皇后娘娘,可曾和你jiāo代什么没有?”
徐杳这才收回眸光,不疾不徐起身yu回她这话,岂知这时候殿外一阵嘈杂无序,熙熙攘攘,她才拂了拂裙裾站起身来,蔡莲寅兀然踏步进来,衣衫鬓角里还沾着银白的雪渍,一双手抬得很高,恭恭敬敬捧着一卷玉轴圣旨——
“陛下有旨,事关国务,机事不密,因证据确凿,只待三司会审定明细,兹事体大,间不容发,故而暂须封禁永和宫,以便督查使明察告慰天下,见微知著。”
众人一齐起身见了礼,颜舜华眉目一动,挪了步子分明是要上前问个究竟的模样,但见蔡莲寅一板一眼,秉公职守道:“请诸位娘娘先行回宫去罢,切莫在外私自走动。”
话毕,仔细卷上玉轴圣旨,朝殿外抬了抬广袖。
鸢尾忙不迭上前将来时的妆缎茜素青大氅替徐杳系好,随着众人的步态往殿外去了。穿过曲折连廊,好容易出了永和宫,才提着裙裾迈过殿槛,才瞧见外头立得乌泱泱一干人,皆是侍卫模样打扮,戴盔挟刀,一手还举着火柄,因着风雪愈发大了,隐约已有几分恹恹。
为首的那位,正是霍提督。
尤然记得,上一回遇见这位铁面无私的霍提督,还是在俪山猎宫。这位霍提督自从建安三年入仕以来,几乎是以一年九迁的架势坐到了今日的位置,那时候他捉拿裴炳未果,今日领人又将永和宫围得水泄不通。
当真是唯恐天下不乱,自以为奉旨行事,十足十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作风。
众人皆是噤口不语,径自乘辇回宫了。徐杳留了个心眼,有意教抬辇的宦人慢了旁人一步,她则半挑开轿帷往外头眺了一眼,果不其然,娴昭仪的轿辇去得竟不是长信宫的方向,向着西去了,那是寿合宫所在。
自大燕开朝以来,除却年祭大典,便属千秋节最为举足轻重。今天下太平,国本已固,无复可忧,无复可虑也。所谓一国之母,短则坐拥三宫六院,长则国泰民安,百姓更是安居乐业。
无端端在千秋节下了这样一道旨意,十有八九中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