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4章
    崔海经常负责的账目比较多,宋声就让他过去负责给这些民夫发工钱的。
    每人每天五文钱,二十天算下来,那就是一共一百文钱。
    等到这些钱发下去之后,领到钱的民夫们都激动极了。
    “真的有钱拿!知府大人没骗我们!”其中一个民夫激动的说道。
    他之前一直还担心这钱没着落,毕竟活儿他们已经干完了,但一直没看到钱,心里难免有些担心。
    这下钱发到手,心里可不美滋滋。
    拿到钱的民夫们互相交谈着自己愉悦的心情,激动归激动,但还是有个别民夫像是不满足似的说道:“这次每个人都发了一百文钱,你们说会不会以前服徭役其实咱们也是有钱拿的,只是这些都被关服那些当官的贪污了而已。”
    旁边有一些知情的人站出来反驳道:“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之前咱们肃昌是什么样的有多穷大家都是知道的。还不是有了现在的知府大人,这情况才逐渐好了起来。放在以前,官府哪里有钱给咱们发?听说这次还是知府大人用粉条厂赚的钱给咱们发的工钱。”
    这个反驳的民夫刚把话说完,崔海就站了出来说道:“知府大人体恤百姓,好这次修缮城门服徭役的事情,也是大人为了避开你们农忙的时候特地定的时间。你们拿到的工钱,都是从官府的账上扣出来的,从前官府并没有这么富裕。这一切全都仰赖于知府大人在忙前忙后的为大家着想,主动给大家发这次补贴。”
    崔海毕竟是做官的,虽然只是一个理事,但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官职。他说的话跟刚才那个反驳的民夫说的话差不多,周围的民夫听了他说的话十分高兴,纷纷说道:“就说嘛,这自古以来服徭役哪里还有发钱的规矩,原来是知府大人体贴咱们啊!”
    民夫们此时也在心里面十分感激宋声这个知府大人,纷纷跪下来喊道:“多谢知府大人。”
    崔海摆了摆手,这次整个府城的地界光是服徭役给这些民夫们下发的补贴就有大半数。衙门的公账上原先因为粉条厂和各种税收所积攒的钱财一下子花了□□成。
    不过崔海看着这些民夫们拿到钱脸上高兴的表情,也受了感染,跟着一块笑了起来。
    人群中的民夫在跟旁边的人闲聊:“没想到这次服徭役还真的能领到钱,刚好前段时间我家那个臭小子嚷嚷着要吃白面肉包子,等会儿回家之前我就去给他买几个回去。”
    数了数手里刚刚好一百文钱,一个年纪才十八岁的小伙子说道:“这些钱够我给阿娘抓半个月的药了,真好!”说完他又问旁边的大哥,“大哥,你这钱打算怎么花?”
    旁边的大哥把这些钱全都收到了钱袋子里,憨憨一笑:“我当然是拿回家给媳妇儿存着了,嘿嘿,可不敢一下子都花完了,不然回家就要挨骂了。”
    第277章 第 277 章
    此时正是大兴徭役的时节, 除了肃昌府开始了徭役,相邻的几个府城也都相继开始了徭役。
    肃昌府这次服徭役还发给民夫们发钱的消息传的飞快,传的隔壁几个府都知道了。这不管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对于那些当官的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 毕竟自古以来服徭役都是百姓们的本分,没有哪朝哪代服徭役还要倒给钱的。
    如今肃昌这么做, 相当于开了先河。传的这么快其中一个原因也是老百姓你传我我传你, 现在谁见了不夸一下他们当地的老百姓有福气,这次来了一个好官,那可真真的青天大老爷。
    事情传到隔壁府城的官员耳朵里,他们首先是惊讶, 其次是好奇。众所周知肃昌府那可是他们这些府城里面最穷的一个地儿了, 虽然跟他们毗邻着, 但他们这些地方好歹有些经济发展,比肃昌要强多了。他们是哪儿的钱给服徭役的那些民夫发钱的?
    还不知道内情的人开始幸灾乐祸起来, 这怕不是在掏空肃昌的财政。到时候这肃昌可不就被拖垮了?
    听说肃昌新上任的知府是状元郎出身, 年纪轻轻就越级当上了知府, 而他们这些知府熬到现在能坐上这个位置最年轻的也过了不惑的年纪了,而对方今年才二十几岁,所以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酸味。
    隔壁原州府的知府邱志就是这么想的,旁边跟着的通判还有些不解的问:“大人,您说这肃昌的知府到底是怎么想的?服徭役本来就是当地百姓的应尽职责,这是他们的本分, 况且皇恩浩荡, 他们三年才服一次徭役, 如今竟然还要给他们发钱, 都不怕衙门账上的财政亏空了吗?”
    邱志摇摇头,露出了一抹讥笑, “可能年轻人仕途之路太过顺利,有些骄傲自满了吧。他以为这样是对百姓好,可殊不知一天多给几文钱,与那些穷苦了一辈子的老百姓而言压根没有什么作用。不过是能多吃几个包子多吃几个面饼罢了。不过此人倒是好手段,此举最大的好处莫过于邀买人心了。”
    通判点点头,“大人说的有理,如此一来,肃昌的百姓们必会对他感恩戴德,以后再施行起政令来,恐怕要顺利的多了。”
    “哼,政令?肃昌穷成这副模样,他又往各个县里面拨了服徭役发的钱,衙门账上还有几个钱?发行什么政令,没钱那是寸步难行。可惜了,年轻人还是沉不住气,狂妄自大呀。”
    肃昌粉条厂的生意做得很大,收益非常可观。但别的府并不知道这个厂经营下来有一大半的利润都归官府所有。他们一直以为这服徭役倒贴的钱是宋声从衙门那仅存不多的公账上拨下来的,纷纷等着看笑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