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节
    徐茵一双翦眸水雾氤氲,迷离地看着他。
    约莫是觉得他太高,仰头看着费劲,便想站起来,结果脚下打滑,整个人跌坐进了水里。
    燕恪瑾喟叹一声,将人捞起来,圈进怀里。
    鼻息间缠绕着她独有的体香,让一贯自持的他,不禁有些心猿意马。
    “见过女眷了?”他柔声问。
    不然好端端的怎会提到他纳侧妃?
    八九不离十是刘成、王志海那两人的夫人说了什么。
    “嗯哼!环肥燕瘦任君挑……”
    燕恪瑾低低笑了一声,打横抱起她,还状似轻佻地掂了掂:“那本王就挑这个了。”
    “……”
    醒来时已经天光大白。
    床上只有她自己,狗男人吃干抹净跑了。
    徐茵咬牙,撑着身子坐起来。
    嬷嬷领着一众丫鬟进来伺候她洗漱。
    除了春夏秋冬四个陪嫁丫鬟,府里又拨了八个过来,称是王爷说的,任王妃调遣,只要别累着她自己就行。
    这话听着咋那么有歧义?
    徐茵不敢深想,一一问了八个新来的丫鬟,最后按她们的擅长分派了岗位。
    正好,蚕房挺需要人手,派了两个过去跟着临海郡聘来的养蚕行家学养蚕,以后蚕房就交给她俩打理了。
    还安排了两个到徐府。
    趁徐府在翻修,她让工匠在后花园建了个实验室,正需要人手。
    铁储备充足,她打算造船了。
    先建个模型出来,等成熟以后再找工匠造大船。
    原先花园里的花圃只留了一块培育精品花卉,其余的全都改成了试验田。等种出优品的瓜果蔬菜并育种后,再拿去农庄进行大规模栽种。
    中午,燕恪瑾过来陪她用膳。
    别看他一上午不见人,其实办成了两件大事。
    其一把刘成、王志海这俩倒霉蛋搞下来了,由头是“贪婪成性、府邸超规,假借瑾南王名头乱涨赋税,致辖内百姓民不聊生”。
    不过这里虽是他的封地,但涉及官员撤、降职及定罪量刑可不归他管,说白了他只有收一半税的权,官场上的事不得过问。
    不过无所谓,把人绑了,直接派手下送去京中,让皇帝去定罪好了。
    顺便再派两个人过来顶替百越、闽越这两郡的郡守一职。
    至于那俩倒霉蛋的家眷,她们愿意一路哭着上京告御状,他也不拦着。
    留在南蛮还担心污染空气呢,蛇鼠一窝、没眼力见的东西!新婚当天就敢给王妃添堵!
    第二件事是把那俩倒霉蛋的府邸给抄了。借着他的名头搜刮民脂民膏,美的他们!
    既取之于民,那就用之于民呗。
    燕恪瑾给皇帝老头上了一道奏折,大意是这俩货上任以来借着赋税敛私财,使辖内百姓日子极为艰难,需要给这两郡一段缓冲时间。
    但免税政策不好随便下,干脆把这俩货的府邸抄了,财产充公,抵辖内百姓的赋税,让两郡缓上一缓。
    只不过没说两座府邸加起来搜出的银元宝有二十万两之多,皇帝要是知道数额有这么大,充公抵税,大概会肉痛得不行吧。这么多银子,上交国库该多好。
    这年头还没“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不过就算有,也丝毫不觉得夸张。
    这俩货上任一年多,南蛮又是出了名的穷,都能被他们合力搜刮出二十万两白银,要是把他们分配到富庶之地,任上待够三年,还不知要敛多少民脂民膏。
    难怪辖内百姓个个难民似的,父母官如此,日子能好过么?
    这两件事办完,燕恪瑾通体舒畅,又有王妃作陪,相信中午能多吃两碗饭。
    “有人去京中,你有信件捎给岳父吗?”
    “路上安全不?”
    “保管原封不动送至岳父手上。”
    “那行,我吃过饭就写。”徐茵想了想点点头。
    给宰相爹写封信提醒他几句也好,伴君如伴虎,风头太盛容易被虎盯上。
    思定后,徐茵递了个擦手巾给他,就没在管了。
    中午的菜色很丰盛,都是大厨们的拿手好菜,她吃得很香。
    冯嬷嬷在她身后咳了好几声,她茫然地抬起头:“嬷嬷,您嗓子不舒服?”
    冯嬷嬷:“……”
    燕恪瑾低低笑了几声,挥挥手,示意下人都退下,不需要伺候的人。
    第66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16)
    经过昨夜的深入交流,燕恪瑾发现自家王妃,脑袋瓜子里着实藏了不少有趣的内容。
    前提是别惹恼她。
    “等忙过这一阵,我陪你四处走走。你不是想去南部看看吗?第一站去邕县可好?”
    邕县就是南宁,这个徐茵知道。
    她转头看向他:“你不忙吗?”
    赤铁矿不是正在紧锣密鼓开矿中?这么重要的事,不需要他不亲自盯着吗?
    “所以要等忙过这一阵,王妃会等本王的对吗?”燕恪瑾夹了块酒酿鱼到她碗里,含笑与她的视线相逢。
    徐茵垂眸,睫毛微微打着颤:“其实这段时间我也挺忙的,至少要等春耕结束才有空。”
    “那咱们就四月初动身。”
    结果,四月初也没能走成。
    挖铁矿的时候,发现了伴生的石灰石矿。
    那天燕恪瑾从矿山回来,陪她用膳时候,忍不住叹息:“要都是赭石该多好,平白浪费了一个小山头。”
    遗憾到那天晚上的饭量都比平时少了一半。
    徐茵一听青中带白又很容易碎的石头,心里一动:该不会是石灰石吧?
    石灰石是铁矿的伴生矿之一。
    于是,次日她跟着王爷的车架去了趟矿山,认出是石灰石,乐了。
    这可是好东西!
    石灰石可造水泥,煅烧后的石灰熟化后就是熟石灰。
    熟石灰的用途那可太广泛了,最常见的就是建筑材料,还可做杀菌剂,树干上涂上熟石灰浆,可防虫蛀。
    她毫不犹豫地花了500积分,跟系统兑了个水泥方子。
    做水泥,除了石灰石,还需用到粘土、石英砂和铁矿粉等生料。
    粘土相对好找。
    不过粘土的质量有好有差,徐茵发动侍卫们去河岸边、山坡脚挖粘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座高岭土构成的山体。
    高岭土就是白粘土,是粘土中用途最广、烧成瓷后品质最好的。
    闻名遐迩的景德镇瓷器,就是用高岭土烧的。
    石灰石有了,高岭土找到了,铁矿粉有现成的,还有什么理由不造水泥呢?
    缺个石英砂没关系,大海就在近前,大不了就用浪淘后的砂砾,那个遍地都是,成分一样是二氧化硅,能用就行。
    原料现成的都有,造船的事就先放一放,徐茵在整饬好的后花园跟水泥较上了劲。
    第一次比例没把握好,做出来的水泥硬度不够,重物一压软塌了。
    第二次硬化过头开裂了。
    第三次总结前两次的经验,终于成功了!
    徐茵把后花园的某条鹅卵石小径,浇成了水泥路。
    等次日水泥硬化成功,她欣喜地一抚掌:“请王爷来!”
    燕恪瑾最近时常待在矿山那边。
    第一批铁被冶炼出来以后,由签了死契的打铁匠进行锻造加工。
    一部分打成铁片做农具,还有一部分千锤万打,锻造了一批兵器出来,削铁如泥,堪称上乘。
    今儿他倒是待在府里,徐茵迫不及待地想和他分享水泥的好消息。
    燕恪瑾一来,就被自家王妃领到了水泥路前,神情间满是嘚瑟:
    “怎样?我说石灰石有用的吧?你还嫌它占了铁矿的巢。用它来筑路,马车跑起来不会颠你信不?”
    筑路是第一步,她还想用它来大兴南蛮的房地产业。
    有高岭土,建窑烧砖、烧瓦不是梦。
    这些新建的工坊都需要招人,百姓有活干就有钱赚,赚了钱买砖瓦,届时家家户户都住上砖瓦房,那可比木结构、竹结构亦或是土坯房牢固多了。
    西南一带多地震。
    尽管这时代的人以为地龙翻身是天降惩罚,迷信地认为是上苍要惩罚他们,躲无可躲。但说到底是自然现象,能抵御为什么不努力一把?
    徐茵想得越远越豪情壮志。
    燕恪瑾委实没想到,一铲子下去能凿下无数碎块的石灰石,做成水泥竟如此牢固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