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作者:话凄凉
庸关兵临北京。这是攻击北京的人马,还有一路,则是刘芳亮率领的南路大军,沿着黄河北岸而进,一直打到大名府,然后北上夺取了保定,意图截断北京与山东和南直的联系。
高名衡的人马,便是遇见了刘芳亮的大军。
王彦听了心头一紧,忙又问道:“昨天晚上,从官道上连夜过去几队骑兵,是不是闯贼发现太子南下呢?”
高文彩yin沉这脸道:“闯贼声称,陛下和太子、诸皇子都于北京殉国,不过那对骑兵却在静海县附近设卡检查,我怀疑闯贼是知道太子南下了。”
“坏了!”王彦听完,心头一凛,太子身居皇宫,除了贴身的宫女、太监,还有老师能够认识之外,其他大臣根本不认识太子。李自成咬定太子已死,可以迅速稳定北方,同时也动摇东南人心,打击明朝的士气。
王彦忽然严肃起来,“高千户,我们必须尽快将太子送去南京。太子带有宫中信物,只要到了南京,就可以辨别身份,然后迅速登基,稳定人心。要是迟了,怕是要出问题。”
高文彩紧皱眉头,现在闯军表面说太子以死,但是实际上却加紧了盘查,他们这么一群人,很难躲过闯军的搜捕。
“王知事,我们几个人,每人带着一个皇子,分开行动。这样即便是被闯贼抓捕,也不至于全军覆没。”高文彩部署道:“我们分开之后,你们有机会,就南下,没有机会就等待时机,只要有一路人先到南京,大明就还有希望。”
王彦沉默一阵,一咬牙,重重的点头,“好,我们分头行动,先到南京的人,务必要向臣公阐述北京的实情。”
·······
第249章 豫南备战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
谷雨刚过,已经进入夏日时节,天气日渐炎热起来。
这时麦田里的麦子涨势正好,各种农作物都已经种下,百姓只需要注意浇水、施肥、除草,人们开始有些清闲起来。
这个时节,正好是在春耕和秋收之间,不似两头那么忙碌,但也不似秋收后那么清闲。
本来以往的时候,农户早上忙碌一会儿,然后便在树荫下无所事事的过完一整天。
今岁却有些不同,田里的活干完,fu女们还得养猪、养鸡,而男人则要进行一定的训练。
高义欢在豫南各地,招抚大批流民,设置屯堡。
鹿邑县北面的赵家堡,二百多口人,其中青壮的男丁,有三十余人。
今日有些兴奋和好奇的站在屯堡中间的晒谷场上,一个个站得歪歪扭扭,东倒西歪,一群乌合之众的模样。
这时一个高军队正,指挥着两名老汉,从屯堡的武库内搬出一些刀、qiāng、让人给汉子分发。
等众人拿了兵器后,队正便一手按着腰刀,一手chā着腰,大声的喊道:“今天把大伙召集起来,是奉了大将军的命令,教你们一些自保的本事。现在天下不太平,各地兵荒马乱,咱们好不容易有这么一块安宁太平的地方,得自己珍惜。大家伙也知道,咱们大将军现在管的地方大了,未必能够兼顾各处,所以你们自己得有些本领,如此才能保卫屯堡,保卫自己的家小!”
这个伍长是高义欢派下来,像他这样的,还有许多。
他们并不是被分配到屯堡,而是来对屯堡的青壮,进行一两个月的军训,便要返回各营报道。
这也是高义欢,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才用的一个手段,希望各堡能有一定的抵抗之力。
当然高义欢也不是指望他们抵挡鞑子的大军,能抵挡鞑子小股人马的劫掠就行。
这种训练,高义欢准备形成惯例,反正屯堡的屯户,几乎就是他的佃户,他说的话众人必须听,叫苦也得继续,除非他们不想干,想继续做流民。
今后大军作战,必然会有士卒伤残,他准备把伤兵派入每个屯堡,来训练这些屯户。
二百余里外,汝宁府,高军校场内。
这里的士卒训练,则要比屯堡的青壮,严厉许多。
屯户不脱产,只是算是民兵,而高义欢编练的三万三千余人大军,则是脱产的职业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