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大丈夫 作者:话凄凉
灾的事情有所怠慢。”
梁以樟被朝廷下狱的消息,最近传到了鹿邑,高义欢怕两个酸秀才,因为无法招安,而开始对事务懈怠,他说完一句,又补充道:“你们学儒家典籍,是为了济世救民,眼下这么多灾民需要赈济,你们应该全力救民,而不该想我此时的身份,最后本末倒置。”
于应龙闻语,忙躬身道:“都尉教训的事,在下二人定全力处理赈灾事宜。”
高义欢点了点头,“好,那你们去忙吧!”
于应龙、孙玉成躬身行礼,便转身离去,为灾民准备帐篷。
这时高义欢又转头问道:“兴豪,钱粮现在怎么样?”
“二哥,咱们从亳州获得白银20300两,粮食6000石,柱子哥已经押着3000石粮食去新郑,至少能换回白银60000两,义成则带上18000两白银,去亳州找马员外再买6000石粮食回来。”高兴豪忙回道:“现在剩下的钱粮,应该足够等到柱子哥和义成回来,只要柱子哥带回60000两银子,咱们就能去亳州再买20000石粮食,而义成带回的6000石粮食,我们又可以拿出3000石,绕过黄泛区,运往新郑jiāo给周荣华再换60000两白银。”
高义欢对高兴豪进行了一定的培养,又让他跟着孙玉成学习记账,现在已经有了些火候。
高义欢本来想换兵器衣甲,不过眼下的情况,让他决定先等一等,先换更多的银两,去南面买粮。
他这样两边倒卖,所得一半赈灾,一半继续同周荣华jiāo易,才能弥补钱粮的巨额消耗。
第74章 瘟疫上
在鹿邑县以北,沿着涡河两岸的旷野上,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帐篷,绵延十多里,有数千顶之多,生活着大概十多万灾民。
他们是高义欢进行简单的甄别后,决定收留的灾民,主要以有青壮的人家,以及有一技之长的人家为主,他们暂时生活于此,稍后还要分散到鹿邑各地去。
因为高二哥换来了不少物资,发给灾民,让他们暂时无忧,营地里便逐渐恢复了一点生气。
涡水边上,女人们正清洗衣物,男人们则聚在一起商谈今后的出路。
这时高义欢领着几名属下于营中穿行,营地里满是刺鼻的生石灰味,一旁的于应龙伸手指道:“都尉,就在前面。”
高义欢顺着他指着的方向,往前看见一个用几根竹子撑着的大棚,遂即快速走过去,直接钻了进来。
棚子里坐了不少人,约有三四十人,年纪都是三十岁左右,是高义欢让人将灾民十户编为一甲,然后推荐一人作为甲长,协助他管理灾民。
帐内的汉子们看见有甲士进来,忙纷纷站起身来,于应龙忙道:“大家不要拘束,这是我们鹿邑的高都尉,特地来给大家说一下安置的计划。”
众人听说是高都尉到来,忙纷纷行礼想说些感激的话语,高义欢则笑着摆摆手,“大家都是乡党,不要多礼,你们都是哪个县的人啊?”
“小的是杞县人。”
“我们是陈留县人。”几名汉子说道。
高义欢笑着道:“我也是陈留人,大伙不用紧张,都坐下来,我随便说几句。”
几十人纷纷坐下,赵柱子给高义欢搬来座椅,高义欢则在他们对面坐着。
这时下面几名汉子忽然有些焦急的问道:“将军,我们来这里已经有几日时间,虽然有吃有喝,但是不打听清楚将军打算怎么安置我们,我们心里就始终不安。”
“是啊,将军,我们想知道下面我们会怎么样?”几名汉子附和着问道。
高义欢听了扭头对于应龙道:“这件事情,我让于主薄来和你们说,他负责安置事宜,比我更清楚一些。”
闯军在鹿邑除了封他一个都尉外,并没有设官,主薄之类的官职,都是高二哥私设。
于应龙当即说道:“大家可以不用担心,既然大家留在鹿邑,那我们就会把大家安顿好。具体来说,大家的去处有二条,第一是青壮从军,家眷由我们安置在涡河两岸,分配土地,低租给你们耕种。第二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比如打铁,记账,这个我们也会给你们分配位置,安置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