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朕的史官每天都在作死_分节阅读_63
    朕的史官每天都在作死 作者:书归

    齐昱垂眼点了点头,太医便使竹夹压了上去。

    温彦之简直坐如针毡,芒刺在背,一双眼睛看着齐昱的手臂,几乎要滴出水来:“皇上疼不疼?皇上受苦了,微臣没用,微臣该死,若是——”

    “若是你再不闭嘴,朕就真要晕过去了。”齐昱头晕得干脆闭上眼睛,由着太医一下下地按压血口,竟是眉都不皱一下,“朕上过战场,何曾还惧怕这些小物。”

    温彦之叹口气,想说话,又不敢再搅扰,干脆站起来在屋中踱圈。

    太医好容易将伤口收拾好了,只道一切食材从今日起他会全权把关,皇上要禁吃发物、克性之物,待伤全然愈合,需得一两日功夫,切莫沾水就是。

    温彦之送出太医,立马又折回来,一言不发守着齐昱,脸上全是惭愧。

    “现下弄完了,你倒又不说话了?”齐昱叹了口气,伸右手拉过温彦之的手,“不碍事,都是小伤,所幸那妇人未伤及你,否则你能疼晕过去。”

    “有那么疼?”温彦之猛地抬头,经齐昱握着的手指也就收紧起来。

    齐昱好整以暇地看着他,认真道:“有的,朕好疼,感觉一条手臂烧着似的,又像是有一万只蚂蚁在咬,也像是——”

    他的话忽然被一双温热柔软的唇堵回了口中,只留下一个惊愣的尾音。

    温彦之双手轻轻抓握着他前襟,垂着眼睛,近在咫尺地看入他眸中,微微退回,又再向前印下一吻。

    “皇上,要……快点,好起来。”

    ☆、第54章 【再挨十七八刀】

    齐昱坐在宽背红木椅上,微微仰着头,眼看温彦之站在他跟前,俯身攥提着他衣领,若不是那神情太柔和,活像来找麻烦揍人的。

    此时正是毒性上到了头,齐昱只觉眼前的温彦之模模糊糊起来,看是看不清,他却笑了起来,那笑声中有丝满足和宽慰。

    温彦之一脸羞地松开手,站直了:“皇,皇上笑,笑甚……”

    齐昱右手向前一揽,把他拉到自己腿上跨坐着,“朕在想,自己应当还能再挨十七八刀……这样你是不是,就会再亲朕十七八——”

    “皇上万金之躯,如何开得这玩笑!”温彦之被他这浑话气得站起来,口气颇为严肃道:“便是方才,皇上也不该替微臣格挡!那妇人冲着微臣来,便让她划在微臣身上!”

    “朕如何舍得?”齐昱好笑地闭上眼,右手捉住他手指,无意识地捏,“那剪子冲着你面门,要是划破了你的脸,朕估计得原地气炸了,能当场把那毒妇摁成泥巴。”

    温彦之甩开他手去:“就为一张脸,皇上便不顾忌龙体圣安,此举若是落入史册,岂是昏君二字足以言说!要真有个三长两短,微臣便是划花了脸也无济于事!”

    “哪还能有比昏君更不济的词?”齐昱晕头晕脑地笑,“罢了,罢了,朕这不也没事么,此事你不记下,旁人也不能知晓。”他抬脚踢了踢温彦之小腿:“好了,温彦之,你脸好看着呢,好好留着罢?嗯?”

    温彦之一脸愠怒地垂视着他,眸中盛着不甘不忿,亦不言语。

    齐昱心中苦笑,正想接着再哄两句,谁知下一刻温彦之竟忽而一步跪跨到他腿两侧,双手扣过他后脑,俯首就吻了下来。这吻不似蜻蜓点水,倒像是雨打繁花,力道深情且重,分分寸寸间透着股执拗,可称得上是霸道,尚有一丝怜惜的怒意,缱绻在唇齿之间,仿若只恨不能啃噬。

    此举将把齐昱心神荡碎,他只觉贯入头顶的毒意都变作了滚烫,在脑内燎燃升腾,不察间,未受伤的右手已紧紧揽住了温彦之的腰,缠绵之中呼吸相接,也不知是谁更进一分,谁更执着一分,勾裹着欲念的一丝一毫,漫去了全身。

    温彦之抵着他的前额,急喘几息,捧着他后颈的双手都略带颤抖,闷声说道:“以后……以后,再不准如此了。”

    齐昱连声应着,又覆唇去亲他,心里是暖融了,蜜化了,这时候,他说什么能叫齐昱应不好?就是油锅里滚落丝鹅毛要齐昱捞出来,怕也不带眨一下眼的。

    齐昱仰着脸瞧他,手也不放开,弯起杏眸笑:“今日便是朕错到了底,可朕头还晕着,到榻上去接着训可好?”

    温彦之哭笑不得,反手打落了齐昱的右手,从他身上退下来站好,“那妇人已跟回来了,李侍卫怕是要作难,微臣还是去瞧瞧。”

    齐昱支着下巴叹气,目光好生不舍地看着温彦之,就像在看一块落在碗里却吃不到的肉,终究是叹了口气:“成,你去罢。”

    .

    温彦之走到前院时,方才当职的两个暗卫端正正跪在地上,腰板笔直,状似已经跪了好长时间,龚致远站在一旁看,直摇头叹气。

    李庚年在前院恨铁不成钢地快步踱圈,回过身两巴掌就抽在暗卫后脑勺上:“平时训练偷懒的偷懒!真临了大事就出漏子!要你们何用!我早该将你们砍了喂狗!距离如此近都让那毒妇得了手,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两个暗卫自知就算死罪可免,活罪是难逃,此时都耷拉着脑袋,很是诚心悔过的模样。

    龚致远见温彦之出来,连忙迎上来神情关切道:“温兄温兄,你受惊了,刘侍郎可还好啊?”

    温彦之道:“刘侍郎歇下了,我来瞧瞧那妇人。”

    李庚年领着温彦之往前厅坐了,“暗牢里污脏,温员外在此处等,我去叫人将那妇人提上来。”正要走,又折回来问:“那妇人口中叫骂得厉害,从前可是与温员外有过节?”

    “从前是没有,我都不记得秦府有这么个妇人。”温彦之叹口气,“然吕先生确然因被我认出而死,她既是其妻,恨我也是人之常情……”

    “那咱们要记仇,先给她头上也砸个血疤作数。”李庚年哼了一声,“他夫君若是不跑,现在不也活得好好的吗?这女人也真荒唐,现下问她两个孩子在哪儿,她也不吭声,不知在想什么。”

    龚致远与温彦之宽慰一会儿,知晓他们尚要审理那妇人,自己不便在场,便也折道回后院。不一会儿,两个武士将那妇人架了上来。虽是犯了弥天大罪,可此妇或知晓遗诏之事,故也没有立刻被刑罚。温彦之瞧着李庚年怒视着那妇人的铁青脸色,只怕妇人若是不说出些什么,手脚都全乎不了,不免摇头。

    妇人已然是一滩烂泥般伏在地上,想必是在外躲避多日,加之叫骂久了,终是疲累,一双眼睛哭得红肿,蜡黄的脸颊凹下去,一脸的颓丧,看着温彦之,只徐徐道:“既落在你们这些狗官手中,我横竖只一条命在,你们要取便取!”

    温彦之坐在正中的椅子上,垂头看她,“夫人如何称呼?”

    妇人冷冷一笑:“我们这等粗鄙婆子,怎当得起温公子一声夫人,我姓陶,叫我陶氏罢了。”

    温彦之叹了口气,半晌无言,忽而却问:“吕先生……近年,究竟是何等遭遇?为何瘸腿,为何破相?”忆起从前,吕世秋虽是久试不中,可一身尚算书卷气度,因家道贫寒蒙受秦文树接济,纳为门生,亦是宽容豁达模样,何得三年之间,成了那般佝偻之人?

    一提起夫君,陶氏神容更见悲苦,且是愤恨地看着温彦之:“你倒还有脸问!夫君与我二人当年仓皇逃出,一路几经生死被人追杀,好容易隐姓埋名,却偏偏跑出个你来!”

    “你这婆娘也荒唐,”李庚年冷笑一声,“当年秦文树与你们多大恩惠,大难临头之时,你们这对鸳鸯倒是飞得挺快,怎也没想想自己多缺德?”

    “你又知道甚么!”陶氏忽然直起身子大喊:“我二人原本就没想过要逃!是秦尚书劝我们逃的!当年事发之时,秦尚书早有预见,我夫君誓不离开,可偏偏我又怀了身孕……秦尚书苦口婆心劝着我们离开,给我们备好盘缠,我们心想再是灾祸,亦不至于严重到杀头的地步,故也就顺从了,受了秦尚书恩惠,到了郴州隐姓埋名。可不出三四月,竟就有人找上了我夫君,问他有没有见过甚么古画!”

    温彦之连忙问:“那是何人?”

    陶氏凄然一笑:“我如何知道?他们只绑了夫君去问话,腿便是那时候打折的……毕竟见我夫君不知情,他们只想将我夫君杀了,好赖我还会些猎户本事,九死一生才逃了出来……”

    温彦之再问:“你们确然不知古画之事?秦尚书生前,可有同吕先生,说过什么?”

    “温公子,你也是尽会取笑人。”陶氏讽刺道,“从前有你与方侍郎在,秦尚书何曾正眼瞧过我夫君?此类机密之事,连你们都不知,我与夫君又怎么可能知晓!”

    ——难道线索又将断在此处?温彦之有些头疼:“秦尚书旧案实属蹊跷,我当年之所以苟且为官,蝼居京城,便是为了知晓真相,为秦尚书平反……若是夫人知晓什么隐情,抑或怪事,万望告知……此乃涉及……”

    话到此处,不如说了,他断声道:“涉及永辉遗诏之事。”

    陶氏一惊:“遗诏?!”

    温彦之连忙蹲到她面前:“夫人可是想起了甚么?”

    陶氏好似整个人一恸,摇了摇头,呢喃道:“难道……是,大哥?”

    “大哥”一词在温彦之耳中一戳,叫他一喜:“是!我最后见到吕先生时,吕先生说出一句,‘都是给大哥的’,夫人可知这是何意?”

    陶氏忽地悲哭起来,眼泪扑簌簌落下:“我夫君成日疯癫,我还道他皆是胡说的……哪知道这事关系如此大!……他说秦尚书给他讲了个故事……他近年是每日每日讲给我听,我,我竟一直骂他啰嗦……”

    “秦尚书说了甚么?”温彦之迫切地问。

    陶氏道:“我夫君临行前,同秦尚书饮酒作别,连声问秦尚书,究竟是何事要遭大劫,秦尚书没答,只给他讲了个故事……说一大户人家,家财万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颇有能力,可心狠手辣,小儿子虽是差强人意些,却胜在性子好……有一日,老爷忽而亡故,大儿子将小儿子赶出府去,霸占家财……过了几年,扫洒老头在老爷故用的床板下扫出一封遗书来……我夫君说,秦尚书问他,这扫洒老头,会被怎么样?”

    ——现任家主若是心狠手辣,老头所见遗诏若非遗留给他,又岂能有活路?

    这故事隐喻何事,几乎不消细想……若是“大儿子”所指即为先皇明德帝,因秦文树发觉古画存在而布下杀机,那“小儿子”又是何人?当年追杀吕世秋的,与杀掉秦文树的,都同样是先皇么?还是“小儿子”知晓了遗书的存在,意欲夺回遗书,重掌家业,故而紧追不放?

    永辉帝子嗣众多,能力颇佳者亦有四五人,除却明德帝,尚有许多人可作那“小儿子”之想,此时没有任何线索,全然无法得知。

    况且,遗诏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事关皇位?皇位是留给谁的?此事与云珠失踪究竟有没有关系?怎样的关系?绑走云珠的人,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