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6节
    明远听说了对方的评价,顿时感到有点无语。
    他感觉横渠弟子在长安城中的风评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以前人们提起张横渠的弟子,还会说说“好学”“博闻”“尊师重道”之类,现在估计还得再加上两个字——“有钱”。
    好在不久横渠弟子们就要随老师迁去凤翔府了。他一个人的名声也就不至于“连累”同窗们。
    将交易过户的事都交给专业人士罗寿办理,明远便专心泡在刻印坊里,整日和工匠们待在一处,观摩他们印制书籍。
    “小郎君……东家,您小心些,这里油墨最多,千万别弄脏了您的衣裳。”
    明远却一点儿也不以为意,指指手臂上戴着的袖套:“这个耐洗,不怕脏。”
    他说话的时候,袖套上四个形状奇怪的图案似乎闪了闪光。但工匠们都只当是反光,都没在意,继续给明远讲解平日里印制书籍的工序。
    “每一幅版面制好之后,便在板上刷一层墨,将白纸覆盖在板子上,再拿一把刷子在纸背上轻轻揉刷,这书页便印好可以揭下了。”白管事给明远做着介绍,而资格最老的工匠正在为明远当场演示。
    明远却托着腮帮子沉思起来。
    人们见他表情严肃,都不敢轻易开口,怕打断东家的思路。
    谁知过了片刻,明远拧着眉头开口问:“也就是说,每印一张纸,就要现雕一副版,是吗?”
    原来东家愁的是这个。
    作坊里的工匠们顿时都挺着胸站了出来。其中一人大声说道:“东家放心,东家要印什么只管吩咐。我们哪怕是连夜赶工,都能给您赶出来。”
    他们为了向新东家表决心,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坚毅的表情:为了新东家,加班多久都没问题。
    明远却回过头,皱着眉,微微嘟着唇,郁闷地问:“你们难道都不用‘活字印刷术’的吗?”
    “活字?”
    工匠们相互看看,全都傻眼了。
    第25章 十万贯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是的印刷工匠毕昇发明的, 但是宋时却并未广泛使用。
    但这对于明远来说属于知识盲区——他哪里知道印刷术的具体应用时间?……他就只知道毕昇。
    现在倒好,面前的工匠们一起用崇敬的眼光望着明远,等待这位博闻广见的“横渠弟子”为他们指点什么是“活字”。
    明远只得一步步地解释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我想要印制一些半尺见方的单张, 用作宣传单,或者叫小广告, 用来为城中一些店铺生意广而告之。”
    白管事和工匠们表情各异:
    有些人在想:原来这就是“小广告”;
    也有人在想:这……不大像是横渠弟子的所作所为啊!
    明远对大家的表情一点儿也不在意,随口说:“帮助这些店铺广为宣传, 店铺的生意蒸蒸日上, 便可以雇佣更多的人手, 也能向国家缴纳更多的税金;国库殷实了, 边塞将士们便可多得些补给马匹,也能够多筑寨堡, 挡住党项人的滋扰……”
    众人:!
    他们都没有想到,小小的一张“广告”, 竟能有这样的影响。
    管事与工匠们眼神顿时又都恭敬起来,心想:不愧是横渠弟子——大格局!
    “另外官府最近有些新政,需要向百姓们解释清楚才好推行的。这种宣传单是比较好的解说方式。”
    这也是明远从昨夜开始思索良久,想出的办法。
    “青苗法”要顺利推行下去, 同时百姓的利益也不被损坏, 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在民众之中广泛宣传, 让他们清楚“青苗贷”究竟是什么东西。趋利避害是百姓的本能,但要在彻底了解的前提下。
    横渠镇两位舅舅那里,自然没有问题。舒家两位一定能把准确的信息带到地方上。
    但是其它地方怎么办?
    按照薛绍彭所说,如今党争激烈,地方上好多官员也在观望, 有些支持“青苗法”, 有些不太热衷。他们未必乐意将这些内容细细地解释给百姓知道。
    但如果能让民间自发主动地去了解“青苗贷”呢?
    明远因此越发地确定:刻印坊在他手中, 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工具。
    但前提是他要让这座刻印坊变得更灵活,更有效率。
    因此他向工匠们解释:“‘活字’就是把雕版上那么多字拆开,做成一个个单字的字模。需要用的时候再按顺序排好,涂墨印刷。等到用完,这些字模可以拆下来,下次排版的时候再用。”
    一言如石破天惊。
    工匠们的表情都像是他们在睡梦中被惊雷惊醒。
    然而惊醒之后又是迷茫。
    明远说得好简单,但是有经验的工匠们仔细一想,全是问题。
    活字用什么材料来做,做完后排在一起,如何能保证平整对齐,用完后再如何拆下来……
    一时间工匠们全都在愁眉苦脸,白管事也叹着气说:“小郎……东家这说得也太难了吧?不如还是让他们每天多干点儿,干久一点儿。”
    打工人嘛,加加班算了。
    明远却不甚在意,笑着说:“也没有必要马上就做出‘活字’来。”
    他随手那过一本印好的书册,翻开某一页,指着插页中一幅“牡丹富贵”的花样,说:“你们可以想想,这样一幅复杂的纹样,不用反复雕刻,而是让它反复使用。”
    一听说能节省这么大的工作量,工匠们的思路顿时打开了。
    “是不是把这一叶纹样固定在板上?”
    “或者我们制版的时候,可以留下一片空白,想办法把这一块纹样嵌进去,再拿出来……这不是有点‘活字’那意思了?”
    明远不再管他们讨论,只是布置了任务,自己则带着向华,慢悠悠地从西市逛回家中。
    明家人和舅舅们都还不知道明远在外面待了这一整天,已经又花出去四千多贯。
    明远将他的主意与舒承允和舒承厚两位一说,两位舅舅都拍腿赞好。
    “这个主意好!万一我们当地的小吏想要借机牟利,胡乱解释朝廷的新法,我们就拿这个给他看,就说是府城的官员说的。”
    明远想:这确实是一个能够约束当地官吏的好办法,如果能由乡里有名望的重要人物出面就更好了。
    然后他便向两位舅舅请教,乡里百姓有多少识字的,受教育程度如何,如何讲解“青苗贷”能够让他们听懂。
    两位舅舅听见了,望向明远的眼神越发不同。
    “远哥,横渠门下的弟子果然想得周全。”
    “横渠镇因为先生的缘故,文风较盛,眉县也大致如此。但其它地方未必是这样。”
    “这宣传‘青苗法’的文字言辞,必须简单易懂,千万不能像是衙门里打的那些官腔,文绉绉的。”
    “……”
    明远想了又想,又与舅舅们商议一番,最终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编出一套顺口溜出来,用最简单易懂的言语,讲清楚“青苗贷”的本质,同时也向百姓们说清借贷的利弊和几个容易“被坑”的地方。
    另一条腿则是要借助他的老师张载。横渠门下弟子遍布关西,很多学生像吕大忠、吕大钧,甚至是种建中,都是曾经拜在张载门下,但现在分散在陕西各处做官或是任职的。
    明远可以通过张载的这一层关系,将代为向百姓们宣传“青苗法”的事拜托给他那些师兄们。
    当晚,明远与两位舅舅商量了一夜,编了一首关于青苗贷的顺口溜。他又另外准备了一套描述青苗贷借贷方法的文字,请薛绍彭找了关系,递进衙门里,确认了一番。
    第二天,明远先去文庙。在那里,他得到张载的首肯,可以由吕大临代为联络陕西各地的师兄,代为向当地百姓讲解“青苗法”。
    从文庙出来,他又跑去刻印坊。
    刚进刻印坊,明远就发现作坊里的工匠们此刻正相互看着,你拍拍我的肩,我捶你一拳,嘿嘿傻笑。
    “这是怎么了?”明远很惊讶。
    工匠们指指他们面前的一片印版。
    只见那是一片带有边框的铁板,铁板上覆着一层不知什么材料制成的粘稠药剂。
    一名工匠将几块小型木雕版放在铁板上,像是拼七巧板一样,用大大小小的木雕版将整个版面填满,然后用一块平板将各块雕版的表面用力压平。
    这样的“组合型”雕版就已经上色印刷了,只是每印一次,都需要人工再将版面重新压压平。
    这种组合型雕版的好处是,其中某几块雕版可以任意更换,而其它的花边、纹饰等装饰性内容却完全不用改变。
    如此一来,工匠们便不再需要反复雕刻某些装饰性的纹样,可以专注雕刻一些需要时时更换的文字,这样工作起来就快得多了。
    这已经有点“活字”印刷的雏形了。
    这些工匠们能够发明出“类似”毕昇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并不出奇。和他们一样,毕昇也是一位雕版刻印坊的制版工匠。而这些工匠,有明远帮他们捅破活字印刷的这一层“窗户纸”,自然也能有所突破。
    一时间新的刻印方法已经形成——
    工匠们用几枚经典款的装饰纹样拼出印刷品的大体格局,其中需要填入内容的位置则先空着,等需要印刷时再现刻。
    这虽然还不是“活字印刷术”,但至少已经算是个“灵活”印刷术了。
    明远开心地一拍双手:“这样一来,城里的商户们要印‘小广告’可就容易得多了。”
    毕昇虽然在北宋时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这种印刷方法在两宋都一直没能传播开。
    究其缘由,明远认为,或许是两宋的刻印坊主要致力于印制书籍、佛经之类,准备期相对较长,可以花很多时间制作和校对他们需要的雕版。但如果刻印坊成天承印各种各样的小广告,甚至是承印每天出版的报纸——打工人需要天天加班,恐怕他们都不会觉得雕版是个很好的法子。
    明远在这边回顾他所知道的“历史”,那边工匠们又讨论起用来做这些模块的材料,纷纷议论哪种木头更合适。
    明远闻言会心一笑,招手叫来白管事,先拨了一笔“研发费用”给他,声明工匠们可以任意实验各种材料各种方法,让他们可劲尝试。
    “没准不用再等个几百年,现在这个时代,就可以把金属活字造出来了呢!”
    明远美滋滋地想。
    不用说,他这次花钱,回报颇为丰厚,又得了一笔颇为可观的“蝴蝶值”,估计可以弥补最近对道具卡的旺盛需求。
    只是明远不知道,就在他在西市刻印坊里和工匠们谈话的时候,被认为和他“没什么关系”的“砸缸者”司马光,正一身便服在外面的坊市里闲逛……
    *
    司马光来到京兆府一月有余,将长安城里里外外转了个遍。
    在这期间内,他没少跑东市西市体察民情,同时也时时关注着京兆府百姓对朝廷新政的看法。
    这天他邀上了刚刚从延州返回长安城的陕西路转运使李参,随意在长安城里走动。
    “清臣,”司马光熟络地称呼李参的表字,“听闻朝中推行的‘青苗法’乃是清臣兄在陕西路的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