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页
    刘稚脱了大衣披在椅背上,把白大褂穿在毛衣上,扣好扣子。
    医院暖气太足了,刘稚坐了一会儿脸颊就泛了红。她怕打瞌睡,摸出抽屉里的咖啡,冲了一条,慢慢抿着。
    今天上半夜难得清闲,刘稚坐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来人。
    后半夜忙了起来,科室里来了两个喝醉酒打架斗殴的,一个被打昏了,拉过来检查脑子,另一个头顶扎了玻璃片,简单清了个创,处理了下伤口。
    所幸砸晕的那个检查完了没发现什么大问题,没用得着大动干戈。
    忙完了已经到凌晨三点了,刘稚感到些疲乏。她撑着脑袋眯了一小会,姜护士又来叫她了。
    “刘医生,张医生叫您,您能来帮个忙吗?”姜护士的声音明显有点慌乱,“有个小孩可能高热引发了颅脑问题。”
    刘稚放玻璃杯,抽出消毒纸巾,边跑边擦拭手指。
    到时张医生正跟位老太太解释什么,老太太情绪激动,脸涨得通红。
    “小孩发热不是正常吗,为什么要住院?”老太太拔高了音量,不准护士把孩子抱走。
    “您孩子酒精中毒了,必须要解毒。”张医生耐着性子跟她解释,“刚刚做了脑部CT,孩子可能头脑也有损伤!”
    “不是,我们就来打个退烧针,怎么又要检查又要打药?”老太太仰头看着张医生,目光满含不信任。
    “小孩子皮肤薄,用酒精降温很容易中毒,中毒就可能会导致器官衰竭。”张医生尽量用通俗的语言给老太太解释清楚。
    儿童皮肤的角质层要比成人薄得多,酒精可以被儿童的皮肤吸收到血液中,挥发的酒精也可以进入儿童的呼吸道引起急性酒精中毒,严重时会造成脑损伤,甚至多器官衰竭。
    老太太明显不知道这一点。
    “我们发个热抹点酒精就好了啊!”老太太摊手,音量越来越高。
    刘稚远远地就看到了这一幕,在心里做好了被纠缠的准备。
    张医生看见了刘稚就像看到了救星,他拿着CT片子快步走过去。
    “刘医生,你看看这个。”
    老太太也追了过去,“你们怎么搞的啊,诊断要这么久,太不负责了!”
    “我们发热抹……”老太太又说起了自己那套歪理。
    刘稚直接打断了她,“大人是大人,小孩是小孩。”
    “我和您解释过了,大人的皮肤和小孩的皮肤有区别的。”张医生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放缓了语调,“请您理解一下我们。”
    “你什么态度啊,信不信我投诉你?”老太太瞥了眼刘稚的工作牌,嗤了一声道,“才个住院医师,你们主任呢,给我找个老医生过来,我们不要你们这种小年轻治!”
    老太太喋喋不休,说得吐沫星子乱溅。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医生都是拿药厂的回扣的,尤其是你这种急诊的大夫。”老太太背过身嘟囔着,以为刘稚听不见,“好大夫哪儿有干急诊的。”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非医生,专业知识全部来自于网络资料,体制方面咨询的学医的同学。若有错误请指正,我核实后修改,万分感谢!
    第4章 别动
    两个医生都不太想和老太太对话。
    刘稚装作没听到的样子,继续看CT
    “我怀疑孩子是脑部损伤引起高热。”张医生蹙着眉头说,“专业不对口,你帮我看看。
    “右侧硬膜外出了血。”刘稚细细观察了一遍,做出了总结。
    “孩子有没有摔到脑袋?”刘稚问老太太。
    老太太表情明显凝滞了一下。
    刘稚重复了一遍问题。
    “昨天晚上睡觉滚到了地上……”老太太迟疑道,“但他说没有哪儿疼啊?”
    孩子此刻已经醒了,看见刘稚过来带着哭腔道:“头好痛,想吐。”
    刘稚确定了。
    “脑出血,要住院。”刘稚朝张医生道。
    张医生立马开起了单子。
    “脑出血!怎么这么严重?”老太太惊呼道,“你们会不会误诊?”
    孩子又是脑出血又是酒精中毒,情况比较复杂。刘稚和张医生合计了一下,决定打电话请王副主任过来。
    “王副主任马上过来,您有什么情况可以和他提。”刘稚说。
    老太太彻底急了,打电话把儿子喊来了。母子两个在走廊里吵了起来。
    刘稚从他们的争吵中得知这个孩子是单亲,法院把他判给了父亲。
    孩子的父亲工作很忙,下了班还要应酬,平时都是奶奶在照顾孩子。
    刘稚回去时被男人叫住了。
    “医生,我孩子严重吗?”男人眼中含泪,说话时也哽咽了好几次。老太太躲在儿子身后,目光也很急切。
    “可以治好的,放心。”刘稚驻足,声音平缓有力,“要相信医生。”
    ……
    刘稚回到诊室,耳边仍然回荡着老太太的话。
    “好大夫哪儿有干急诊的。”
    这话落到急诊医生耳朵里真真的如同刀子割在心头上。
    急诊科的医生日常三班倒,熬夜加班是常态,待遇还不是各科室最好的。救了命还可能被患者家属抱怨医术,抱怨赚“黑心钱”。
    正常医学生轮科轮到过急诊,体会过这种痛楚,回头申请定科时一定会躲急诊躲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