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意思是……打算立储?”韩宣瞪圆了眼睛,难以置信道:“您是想通了?数月前不还因为大婚的事和赵相闹了不快,怎么突然……”
“突然什么?”姜照反问道:“你觉得朕要大婚,生个孩子交给你带?”
韩宣微微颔首,算是默认了。
他没看到姜照的表情,只听见她轻笑一声,嗓音凉薄道:“韩宣,抽空儿改改你的坏毛病,你不需要揣摩太多,只需要做好朕交代的事情就行。”
韩宣闻言只觉背脊发凉,后脖颈子都湿了,忙叩头道:“微臣遵旨。”
作者有话要说:
又是算计韩学士的一天,纯纯的工具人
第49章 四九
六月中旬,李祯自黎州传来书信向陛下请安,信中谈到黎州如今虽百废待兴,但钱粮人力一概不缺,一切都即将步入正轨,遥拜圣躬安好。
姜照大喜,免黎州三年赋税,亲自撰文广发,歌颂天下百姓对黎州大义,并且御笔亲题了几块匾额,浩浩荡荡地送往各地,赐予为黎州捐赠最多的几家豪绅大户。
一时之间,皇帝圣名远扬,四方来贺,又给姜照送了一批好东西。
高盛安捋着礼单念到气喘,偷偷看了一眼姜照,见她侧身倚在榻上,左手握书,右手端茶,眉眼之间尽是惬意,满脸写着心情很好。
“读完了?”
察觉到没了声音,姜照抬起眼,懒懒看向高盛安。
高盛安忙道:“回陛下,还没读完,奴才只是喘口气儿,马上继续读来。”
姜照笑了一下,气定神闲道:“算了,让人直接登记在册吧,把东西都送进朕的私库,待朕有了闲时,再去一一清点也不迟。”
“奴才遵旨。”高盛安喜不自胜,连忙应了一声。
姜照又道:“你到时候盯着点儿,挑几个精致的小玩意儿送给锦娘,再为朕备一份贺礼,等到韩宣成亲的时候,你亲自代朕走一趟。”
“奴才遵旨。”高盛安又应了一声,慢半拍反应过来,惊讶问道:“韩学士要成亲了?”
姜照点点头,道:“大约是快了,他毕竟也年纪不小了。”
高盛安面露猜疑,欲言又止,凑近到姜照身边,小心地问:“不会是被陛下逼的吧?”
姜照面色微凝,抬起握书的那只手指向门口,一言不发地盯着他。
“奴才多嘴了。”高盛安忙伸手给了自己一个嘴巴,讨好地笑道:“陛下心胸宽广,大人有大量,必然做不出逼迫臣子的事儿,是奴才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又说了许多好话,奈何姜照心硬如铁,没有丝毫回心转意,最后还是元祥匆匆进来,跪地给姜照磕了个头,才让姜照转移了注意,没执意把高盛安赶出去。
元祥把手里的信件举到陛下面前,恭谨道:“陛下,事情办成了。”
姜照面色一正,将手中的书卷和茶杯都放在了一边,坐直了身子接过信件,打开仔细阅毕,吩咐道:“此事暂时不要告诉锦娘,待朕安排好一切,自会让他们相见。”
元祥叩首道:“奴才明白。”
次日朝会,二位自黎州返京的钦差殿上述职,百官皆以为黎州事毕,赞颂陛下反应及时,安排妥当,称她为千古明君,奉承不断。
姜照高坐在龙椅之上,面上并无喜色,垂眸看着殿上诸臣,忽而冷冷一笑道:“你们说完了吗?说完了就闭嘴,正好朕也有些话要说。”
于是群臣寂然肃立,聆听圣训。
“云阳府巡案赵之杰,面对黎州天灾,反应迟缓,毫无作为。
每年征收赋税,朝廷收其七,有三分自留本府,据朕所知,云阳十余年未有天灾人祸,可赵之杰给朕掏的粮食,甚至还不如一个富绅捐赠的多,那这十余年攒在府衙的粮食去了哪里?
是被老鼠吃了,还是被河水泡了,他一共给朕发了四封请罪书,却没有一封是解释缘由的。”
姜照伸出手,立在一侧的高盛安忙捧出几本奏章送到她面前,姜照伸手抓了,用力抛到陛阶之下,笑问道:“众位卿家觉得,这是否合理呢?”
合理吗?
当然不合理。
但众人都知赵之杰是赵家的人,赵恒则正在前头站着,谁敢当这个不讨好的出头鸟,于是对于姜照的问题,竟无人敢答,只有几个心思活泛的偷摸抬头看向赵恒则,其余人皆低眉顺眼看足尖,闭口不言,大气儿也不敢喘。
姜照坐在上头,把他们的表情看得明明白白,意味深长道:“朕的问题很难吗?让这满朝文武,国之重臣,竟无一人能回答?”
她的目光落在了赵恒则身上,见他亦是神情肃穆,低眉不语,好似那云阳府巡案赵之杰和他半分关系都没有似的,让姜照忍不住感叹他还真是沉得住气。
“现在没话说,一会儿也不用说话了。”
姜照靠在龙椅扶手上,一边把玩着腰间挂着的香囊,一边吩咐道:“即日起,免去赵之杰云阳府巡案的职务,押解回京问罪。
大理寺卿邱文赫调任云阳府,暂代巡案一职,少卿唐近山升任正卿,刑部侍郎向勤,调任御史台监察。”
她抬眼扫过方才提到的几位大臣,问道:“以上人等,可有异议?”
被提到的三个人,邱文赫和唐近山都是官升一品,向勤虽然从品级上来说是平调,但是从性质上来说和升任无二,三人自然都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