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页
    大嫂,我叫黄博,你们这是来给铺子采购的??
    黄博?
    颜雪怀轻轻扬了扬眉毛,这名字,听上去如雷贯耳......她咬着舌尖才没让自己笑出来。
    原来是少东家啊,我可真是有眼不识泰山,那天还辛苦你帮我把那两口大缸抬到后面去了,真对不住。话虽如此,可李绮娘的语气里却没有忐忑,反而只有真诚。
    大嫂太客气了,您家的铺子开业了吗?黄博注意到李绮娘身边的小姑娘正在低头偷笑,莫名的,他下意识地低头看看自己的衣裳,衣裳整齐,没有不妥。
    还没有,正在准备,十六开业,到时若是黄少东有空,就来坐坐。
    十六这个日子,是李绮娘自己定的,她没有翻黄历,就是认为凡是双日就是好日子。
    第二十三章 酱油
    这个月十六,好的,我记住了,到时一定光顾。
    黄博看到母女二人手里提的东西,忙道:大嫂,我要去城外的园子,正好能顺路带你们一程,这么多东西,你们拿着也不方便。
    李绮娘笑着推辞:那多不好,岂不是要耽误你的正事?
    不会耽误,就是没有你们,我也要是路过会昌街的街口。
    黄博说的是真的,从灯市街无论到哪个城门,都要经过会昌街街口。
    李绮娘没有客气,老仆帮着她们把大包小包放上骡车,这骡车就是专门拉货用的,黄博坐在前面,母女俩挨着坐在后面。
    李绮娘看到骡车上放着十几只半尺高的小坛子,便问道:灯市街上也有黄家的货吗?今天我怎么没有看到?
    暂时还没有,这些年来我家就只有城里的一家老铺,不过很快就会有了,我在灯市街盘下了一间铺子用来开分店。
    但凡是上百年的老字号,生意做得难免有些保守,黄家酱园也是如此,城里的老铺,从早到晚门前全都排着长队,若是去得晚了,还没有排到自己,铺子便打烊了,老平城人训斥家里的孩子太懒,有句老话你就懒吧,懒人吃不上黄家咸菜。
    李绮娘来了兴趣:我听说你们黄家的酱油比酱菜和大酱还要出名,早年供过酒醋局?
    那是太宗年间的事了,那时的都城还在旧京,祖上不愿意把园子搬到旧京,平城又离得太远,酱油千里迢迢运过去,损耗严重,酒醋局的太监们也耽不起责任,一来二去,就没有再供了。
    同样是黄家的酱油,换了窖池换了水,做出来的酱油味道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黄家祖上宁可断了御供的生意,也不肯搬地方的原因。
    颜雪怀对这些一窍不通,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上辈子她好死不死学什么法语,厨师技校不香吗?
    李绮娘却显然来了兴趣:黄少东,我那小铺子想要用你家的酱油,能不用排队吗?
    大嫂,您叫我阿博吧,说起来您那铺子和我家还有些渊源,您是做生意的,自是和寻常人家买来自己吃用不一样,拿货价也不一样,您若是用到我家的东西,只需找宽伯,以后灯市街的铺子,便是由宽伯管着,若是到老铺,您就找田伯,那天您也见过他的,他也是我家的老人儿。
    宽伯就是跟在黄博身边的那位老仆。
    李绮娘谢过,忽然想起身边的女儿,连忙说道:你瞧瞧,我忘了介绍,我姓李,这是我闺女,年纪还小。
    三十上下的女子,对外都先会说夫姓,比如我家老爷姓李,或者当家的姓李,如李绮娘这样直接说我姓李的,黄博还是第一次遇到,就连漕帮那位大名鼎鼎的女当家,对外也自称李门周氏。
    对于李绮娘的自称,黄博虽然觉得奇怪,可也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这是别人家的事,和他也没有关系。
    他微笑点头:李大嫂,李姑娘。
    颜雪怀见他误以为自己姓李,也没有纠正。
    她巴不得和颜家没有关系。
    李绮娘也没有纠正,如果官府准许除赘婿以外的子女可以随便改姓,她立马就让女儿跟自己的姓。
    骡车停在会昌街口,黄博也跟着下了,提着东西把李绮娘和颜雪怀送到铺子门口。
    黄博没有进门,把东西放到门口便告辞了。
    颜雪怀开了铺子,娘俩儿正要进去,旁边炒货铺子的老板娘笑着走过来:哟,买这么多东西,这是要开业了?
    颜雪怀认识这位老板娘,就是那天帮她和王氏吵架的几位大婶中的一个。
    她家当家的姓张,排行第五,街坊们叫他们张五哥和张五嫂。
    李绮娘也听女儿说过,这位张五嫂帮过她,她连忙笑着说道:十六开业,到时候五嫂子一定要过来。
    张五嫂之前看到这铺子只搬进母女二人,便当她们是孤儿寡母,大户人家的寡妇可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要么守节要么大归,平民百姓可没有这么多讲究,不出来干活,拿什么养活孩子养活自己?
    会昌街上也不是只有这一家寡妇,生意做得最大的常记布店,女东家就是个寡妇,带着婆婆,撑住一片家业,养大了两儿一女,如今人家那生意做得才叫大,在新京、保州、顺州都有分号,新京城里提起常家的范老太太,谁敢再叫一声常寡妇,哪个不是毕恭毕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