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们很快连夜赶制出来十几个玉米脱粒机,放在大场上都是被抢的存在,玉米脱粒的工作也快了很多。
等地里所有的庄稼都被收回来以后,苏曜带着人牵着几十头牦牛一起去耕地。
蛮牛在前面耕地,众人背着背篓把这段时间攒下来的发酵好的肥料撒到了耕好的土壤上面。
就算平原上的土地肥沃,但也经不起他们这样一年两茬甚至三茬的持续不间歇的耕种,所以必须要添加肥料保持土壤的活性。
不然耕种的时间长了土壤自我恢复跟不上,这块土地就会彻底失去活性,变成荒漠一样的存在,没有几十年根本恢复不过来。
苏曜带着人赶在天气彻底寒冷之前把小麦种下,等寒冬季到来下雪的时候小麦至少要长到一寸多长,这样才能扛得住严冬的寒冷。
小麦的种植比玉米等其他作物种植都要简单的多,只需要将种子大把大把的撒在土壤里就可以,然后将上面的土层稍微刨得平一些将小麦的种子大概埋在土里就种好了。
不过撒种子也是个技术活儿,撒的不均匀以后长出来的麦苗就距离太近就会增强彼此的养分,撒的太稀了,麦面之间的距离太大没有竞争力,麦子也长不大。
数千亩的土地全部被种上了麦子,部落里的忙碌这才彻底结束。
接下来就是将部落里的家畜大肆宰杀的时候了,尤其是各家各户的荒猪和部落里的荒猪,好吃好喝精心照顾喂了多半年个个膘肥体壮,比外面山里跑的荒猪要肥多了。
这些猪留到明年也没有太大的生长空间,肉不会变得更多反而肉质会变得更老,还要浪费许多饲料。
被它们吃掉的饲料留下来,明年又可以养一头重量和它们差不多大的猪了。
所以为了更节省饲料,除了留一些种猪和三十多头大母猪之外,剩下的猪只要重量够了都要被宰掉。
属于部落共有的那些荒猪,宰完了就用小熏房熏好,归到部落自己的库里边去。
各家养殖的猪就是属于自家的,宰了以后怎么处理由他们自己决定。
现在天气也冷了,鲜肉能放一段时间,大多数人都选择把肉挂在灶台上面,边熏边保存。
也有一部分人干脆学着苏曜教的方法,把肉切成肉块在锅里煎出油脂后做成大块的肉臊子,也能保存很长时间。
等天气彻底凉下来,众人连洗碗都觉得手冷的时候,部落里的大小的活儿基本上都已经做完,勤快一些的人家还背着背篓去山上拾捡干柴。
有些忙碌了多半年觉得疲累的,反正家家户户都已经分了足够的柴火,便和自家人一起烧暖了锅灶,过上了伴侣孩子热炕头的好生活。
至于部落共有的那些奴隶们,早早就住进了专门给他们修建的集体宿舍,里头的各项陈设比起他们之前生活的条件来就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学堂里的课程表换了张新的,地里没活干了,学习自然也要拾起来,重点教授。
随着放在大场外面的水缸上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大家终于确认今年的寒冬季已经来了,比往年早了半月有余。
而他们此时也反应过来神使为什么要他们这样大肆筹备食物,原来今年的寒冬季当真比往年更加凶险。
“感谢神明,感谢神使大人。”
不少人在心里念叨着这句话,对于他们来说能过上如今的生活,全都靠着神使大人的功劳。
而部落里彻底安定下来,苏曜和钟离也按照计划准备好大船,然后在船上装载好了箭弩等攻击武器,带着他们的水手们踏上了行船。
十艘漂亮的木质大船摇荡在水面上,就像是神明降下的神迹一样令人难以相信它的存在。
水手们搬上了足够的食物和补充营养的水果蔬菜,远航的船队开始航行。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谢谢宝儿们的支持,这两天特殊情况,日万日不起来了,爱大家哦!
第102章
大河平缓地向东流动, 十条大船飘荡在河上随着河流缓缓东行。
河水的流动看似缓慢,但比起在陆地上要翻山越岭的走山路,水路的速度快了不止几倍。
而且大河的河床极为平缓, 船队二十四小时都在水面上飘着, 掌管船舵的舵长们除了日夜换班休息之外, 平日里并没有太多的是做。
河上面看风景一天两天还觉得有趣,时间长了难免就觉得枯燥无味起来,就连苏曜也是一样。
于是船员们就开始变着着法儿的从河里边捕鱼, 两三天就把河里的鱼的种类研究了七八分。
什么鱼晒成鱼干好吃, 什么鱼刺多但味道鲜美煮汤口味最佳,还有做烤鱼的,熏咸鱼的, 做法简直五花八门。
有的人研制出新的菜品觉得味道不错,就拿过来给苏曜和钟离来品尝,苏曜每次品尝过后都不吝自己的赞美,给予最高的评价。
就这样一路笑笑闹闹,两岸的景色终于起了变化, 他们眼尖的发现了岸上有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
“把船靠岸, 咱们下去看看。”苏曜指挥着开船的舵长把船停留在岸边。
他们靠岸的时间已经是下午,苏曜决定晚上就先在岸边休息一夜, 等天亮了再去找周围的部落。
河边凉风习习, 河岸上燃起了篝火烤着贝壳和河虾,战士们组队去周围的林子里打了不少猎物回来煮,鱼吃多了难免想念岸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