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2页
    然后指着牛车内码的整整齐齐的几个筐说道,“几日前,林家村一位陈姓妇人,特意来我肉摊前,订购了两百多斤猪肉,五十六条三斤左右的河鱼,三十九只鸡。
    我做主送了十斤排骨,全在车上,谁来帮我搭把手,抬下来?”
    “有,你们几个去抬。”陈大忙让儿子侄子们去抬,院子里要杀的猪,这下都不用杀了。
    “好。”
    “魏东家,进屋坐会儿,喝杯茶。几个小子抬下来,还要腾挪下筐。”
    魏屠户哪还有时间坐下喝杯茶,他还要回城。
    忙摆手,“不了,得马上走,还有事情要办,箩筐送给你们就是。”说完坐上牛车,陈家的小子们已经抬下几个大筐。
    在场的人,已经嘴巴不停的议论起来。个个都晓得,林家村,陈姓妇人是谁。
    羡慕的说道,“三爷(三叔),好福气啊。仙姑人还没有来,寿礼先送来了。”
    陈三爷也晓得,心中也高兴啊,二孙女不管怎么样,还是认娘家的。
    能如此,说明二孙女昭君对娘家有嫌隙,但不至于真的不来往。
    有了昭君仙姑的名声,以后家里的没有成亲的小子们,还有重孙女们也不愁婚事。
    “哈哈哈,君君一向孝顺,前些日子一直忙,虽然回不来,可过节散寿都有派人送礼物回来。”
    不管怎么样,二孙女的名声不能坏,他必须在人前维护。
    “那是,我听说林家村发了大财。
    采摘果子,收割稻谷,插秧,盖房,修路,忙的不可开交。
    真真是羡慕,那些都是卖出了天价,啧啧啧。”
    “是呀,明明仙姑几月之前有回来,可那时候碧霞元君怎么就不点化仙姑,要等到仙姑回去以后再点化。
    真是,让我们错过了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
    陈二两口子想说点什么,炫耀一下,可陈三爷的利眼扫过他们,到嘴边的话,又立即滚回了肚子。
    不敢吱声,不敢露出什么不满。几月前,大丫头成为仙姑以后,他们两就打算去打秋风。
    可还没有出家门,就被老爷子拦了下来。还狠狠教训了他们一顿,放下狠话,他们俩要是敢私自去找大丫头就把他们一家驱逐去族。
    老爷子虽不是族长,可与族长大伯关系好 ,老爷子要是不管他们倒好,只要真的要管,他们就不敢反抗。
    陈二:想死。
    村里的一位中年男子,举着杀猪刀问,“陈三爷,你家的猪还杀吗?”
    他猜,陈家不会再杀一头猪,但他还得问问。
    “不杀了,麻烦你了。等下过来吃酒。”
    阳光明媚,陈三爷的心情更加的明媚。
    陆陆续续的,陈三爷出嫁的女儿,孙女儿,带着夫婿,孩子相继回到娘家。
    “好嘞,会来的。”
    三位嫁出门的两辈姑奶奶,坐在一起,说着最近发生的事情。
    两位姑母一位侄女,还有一位还没来。
    此时的苏州城内,昭君一行已经行驶到城内。
    在一家酒楼前停下,田嬷嬷下车,小二已经在下面等待着。
    看见田嬷嬷三步并成两步,忙上前,“您来了,全都备好了。在里面。”
    前日,田嬷嬷进城特意来酒楼订了一些特制的。
    “好,麻烦小二哥找人帮忙提出来,随我放在马车上,多谢了。”田嬷嬷随着小二进屋,食盒太多,她一个人可提不了。
    “不麻烦,里面请。”小二打头带着田嬷嬷走了进去。
    巳时,昭君一行进入长岭村的范围。
    村道上,两辆马车缓缓行驶。
    路面上还有不少行人,被马蹄声惊扰的行人,频频回头观望:
    【这是谁家的马车】
    【不晓得,没见过呀】
    【见过,怎么没见过,陈家那位做了仙姑家的马车,前段时间给陈家送端午节礼还来过】
    有人认出来了田嬷嬷,曾嬷嬷,上次就是田嬷嬷与曾嬷嬷一起来送的节礼。
    【是吗,那你说陈家仙姑来了没】
    【不晓得,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走,去瞧瞧】
    一群人疾走,想去瞧瞧热闹。
    在她们的议论声中,马车已经停到了陈大家门口。
    在门口的陈三金忙上前,“是姐不?”
    自家用的起马车的亲戚,也就嫁到林家村的亲姐姐。
    他是昭君的亲弟弟,昭君是家中老大,下面两个弟弟。
    三金是大弟,五金是二弟。
    陈大家里有大金,二金,六金,陈三家中有四斤,七金,八金。
    “三金吧,找他们几个去后面马车帮忙搬东西。”
    昭君掀开车帘,望了一眼外面的亲弟弟。
    今儿是老爷子的寿辰,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见到喜欢的不喜欢都要挂着淡淡的笑容。
    “嗳,姐,我马上招呼几个小的去帮忙。”陈三金以前也是个混不吝,可几个月来,被老爷子带在身边教育,他也明白了一些事。
    加上昭君身份和家境的变化,他更是多了一份尊敬,不如以前那样。
    以前被严重重男轻女的父母影响,认为丫头片子就是赔钱货。
    几个月来,爷爷教育他,说了好些,还举例说明。
    老爷子管的太迟,意识到问题也太迟,不过还算不错,知道亡羊补牢,没有打算破罐子破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