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林长洲的手继续拨拉了下一个算数,才点头:“也好。”
也好?也好?!
林如海几乎以为自己幻听了。
林长洲非常淡定:“嫁了人,外出做事,与人往来更方便些。”
闺阁内的限制还是太大了。
嫁了人就不同了,比如凤姐儿和探春一样是管家,可凤姐儿能接触人的面绝对比未出阁的探春大许多,也好常出门去走动。
林如海觉得跟这位三哥是没啥共同语言了,就起身告辞,往后宅来,准备见一见两位女孩。也要再叮嘱以夏嬷嬷为首的嬷嬷丫鬟们,将来的几年里要处处顺着两位姑娘,不要拘束她们。
而他一进女儿院落,就听见林姜的笑声,清澈明亮,一如从前。
今儿是元宵,林姜就只去太医院点了个卯,给众人(尤其是排到今日值班的太医)发了一圈过节费就出宫了。
这会子她正跟黛玉一起挂灯,今年她们院里的宫灯,都是世子爷送来的,精美新巧无可挑剔,可见世子爷的审美,同他本人容貌一样靠谱。
反正闲来无事,林姜就要自己上去挂彩灯。
好几个强壮的婆子在下头战战兢兢扶着梯子,看姑娘亲自登高上梯。
林如海进去的时候,林姜还站在梯、子的最上头呢,手里拿了一只小兔形状的宫灯,正在问黛玉:“就这儿吗?还是再高一点,跟那头的对称吗?”
而黛玉正穿着大红羽缎的大氅,双手握在唇前轻轻呵着暖手,仰头而笑,柔和灯光落在她的眉宇间。
林如海看到这一幕,只觉温馨美好的要落泪了。他希望他的两个女儿能永远这么快乐。
皇上赐婚绍王世子与礼部尚书林如海之女的圣旨一下,京城再次沸腾了。
这短短一个月内,林家爆出来两个重磅婚事。
林宅的门槛再次惨遭踩踏事件。
消息当然也很快传到了荣国府。
“绍王世子?绍王?世子?绍王府的那位世子?”贾母因为太过吃惊,几乎变成了复读机。
凤姐儿耳聪目明,又一直专注于奉承贾母把持管家权,自然是了解贾母心事的,早知贾母是想把宝玉和黛玉凑一对。不过这在凤姐儿看来,很早就是一种妄想了。但对贾母来说,一直是美好祈愿,心存幻想。
此刻凤姐儿还真怕贾母太过吃惊,一时说岔了什么话,或是在林家跟前露出不满,白耽搁了亲戚情分。
于是忙笑容满面对贾母道:“可不是呢,绍王府可是京城最尊贵的王府了,可见是林妹妹有福气,也是老太太有福气,您很快就要有一个世子爷做外孙女婿了。”
果然在凤姐儿反复强调,绍王府、世子爷、尊贵这几个词后,贾母终于缓了过来。
心里那叫一个复杂,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伤心了。
作为黛玉外祖母来看,这当然是一桩无可挑剔极好的婚事,那可是绍王府啊。但……但……宝玉咋办啊!
贾母心里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她还没机会跟林如海正式说起两个玉儿的婚事呢!毕竟林如海是因为太上皇的丧仪才于秋日忽然被皇上召回京中述职的,荣国府得到消息就比较仓促,贾母也没来得及多推销宝玉。
且林如海一回京就先发制人,直接把林姜和黛玉从荣国府带走了。
之后林如海更是进了礼部,并非他熟悉的户部,故而忙的回家的功夫都没有,哪有时间应贾母的邀约,常来荣国府坐着闲聊?
贾母见林如海实在是忙碌,就想趁着过年,朝廷放了假,再拉着女婿好好说道说道呢。
好嘛,过年等来了,黛玉要许给绍王府的消息,伴着新年上元节的钟声一起来了。
凤姐儿的话还是唤回了贾母的理智。
当年元春出宫这件纯纯大悲惨事件,贾母都能努力消化保持理智,何况黛玉这件事,要是跳出贾母自己的那份为了宝玉的私心来看,可是桩绝好的婚事。
于是贾母很快调整了心态,带上了笑容。
“好,好,玉儿是个有福气的。凤丫头,还不快去备礼,给你妹妹送去!”
凤姐儿见贾母回转过来,也笑逐颜开,连忙奉承道:“这府里库房再好,也不如老祖宗的东西好啊,老祖宗那样疼林妹妹,必是要拿出自己压箱子底的好东西,也叫我们开开眼。”
贾母彻底转换了心态,跟着喜悦起来——其实她也心里明白,就看林如海的态度,这件事希望就不大。
既然希望不大,失望也就有限了。
于是也顺着凤姐儿的奉承道:“鸳鸯,没听见你二奶奶说什么?还不去开箱子寻东西?”
鸳鸯也跟着凑趣哄贾母开心:“老太太这不是为难我们这些下人吗?您那百多个箱子,里头东西个个都是好的,我们都认不过来,可开哪一个是呢?”
论起体己来,贾母也确实不虚。
她从贾家最煊赫的一代走过来,攒到了如今,确实是名副其实的‘金的银的压塌了箱子底’全是好东西。
年老人多爱奉承排场,果然被凤姐儿和鸳鸯这话说的高兴起来。
“玉儿他们家古籍字画是不缺的,而林院正的父亲又是专管海外洋船货物的,西洋货必是不缺。倒是寻些前朝的珍玩古物与她,又雅致又鲜亮,到时候她也可带王府去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