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3页
    “你去酆都干什么?”乌毕有顿时警觉,“阴阳家的事我都处理好了,用不着你。”
    “你爹我昨晚累了一宿,没工夫管你那烂摊子。”木葛生完全不顾忌乌毕有的脸色,懒洋洋道:“我要去一趟阴律司。”
    “阴律司?你要去找崔子玉?”
    柴束薪从门里走了出来,乌毕有这才发现这两人穿着同款的衬衫,也不知什么时候买的。
    柴束薪拢了拢袖口,淡淡道:“去办结婚证。”
    三人齐齐裂开。
    事实证明柴宴宴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天算子和罗刹子要是到酆都闹离婚,这事确实能在鬼集茶馆唱上八百年。
    但如果这俩人去酆都领结婚证,引起的热闹只会更多。
    以木葛生和柴束薪的情况,在人间民政局肯定领不了证,只能去酆都。
    酆都的律法在某方面而言可谓相当开放,但凡是酆都居民,无论男的女的死的活的,成精的变鬼的,尸骨未寒的化成灰的,只要双方愿意,且都没有罪责加身,都可以领证。
    木葛生和柴束薪都不算酆都居民,但阴律司主管是崔子玉,又有乌毕有这个无常子在,后台操作一下,问题不大。
    “知道最近酆都管得严,崔大人要是不方便批条子,也无妨。”木葛生站在阴律司大堂里,笑眯眯地看着公案后面的崔子玉,“我待会儿和三九天去买个阴宅,就算酆都居民了。”
    柴束薪站在木葛生身后,开口道:“我在酆都有房产,你挑一套喜欢的就行。”
    他一如既往神色浅淡,但看得出心情很好。
    阴律司里里外外挤满了看热闹的,崔子玉冷汗哗啦啦地流,忙道:“方便方便,当然没问题,这个、这个这个,祝二位大人百年好合、早……”他顺口想说早生贵子,可惜面前两位谁都没有那个功能,只好干巴巴地笑了笑,又重复了一遍百年好合。
    “崔大人,几日不见,您这口才退步不小。”木葛生道:“百年怎么够。”
    崔子玉腿一软,就差说万岁万岁万万岁了。
    木葛生笑了笑,看向身后的人。
    “有他在,我求的是千秋万代。”
    崔子玉找出一张姻缘纸,盖上阴律司的大印,木葛生四下看了看,却见柴束薪已经磨好了墨,将一只紫毫笔默默递到他面前。
    木葛生欣然接过,提笔一挥而就。
    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
    花好月圆,欣燕尔之,相携黄泉碧落,共渡海枯石烂。
    红叶之盟,谨订此约。
    接着他在结婚人一栏批上自己的名字,又将笔递给柴束薪。
    柴束薪接过,填好姓名,接着对他道:“我知道,其实你的字很好看。”
    姻缘纸上的字迹酣畅淋漓,一笔一划自有风骨,笔势豪纵,锋利嶙峋,却没有铁画银钩的杀伐气,而是一片洋洋洒洒的春|情。
    木葛生想起自己那本连篇鬼画符的《西氏内科学》,打了个哈哈,写字太耗神,他通常的水准都是能看懂就行,好听点叫潇洒,说白了就是狗爬。
    接着是证婚人一栏,木葛生招呼三个小辈,“过来签个名。”
    柴宴宴已经迅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满脸都是喜闻乐见,安平还在适应,乌毕有则完全裂开。
    毕竟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昨天定情今天领证,简直就是闪婚。
    但是仔细想来,百年阴差阳错,又是何其漫长。
    柴宴宴已经喜滋滋地跑了过去,接过笔就要签名,乌毕有猛地反应过来,劈手夺过笔,三两下签上自己的姓名。
    柴宴宴当即不干,“你这人怎么回事?”
    乌毕有不甘示弱,“我要签在第一个!”
    安平看着吵吵嚷嚷的两人,无奈地叹了口气,接过笔,工工整整签上自己的姓名。
    最后一栏是主婚人,木葛生将笔递给崔子玉,笑了笑,“崔大人,有劳。”
    崔子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怂归怂,从当年的银杏书斋到城隍庙,他算是真正见证了两人一路走来。
    他没有推脱,接过笔,签上自己的名字。
    接着朝木葛生和柴束薪行了一礼,“有情人终成眷属。”
    “受之有幸。”
    天算子和罗刹子成亲,从十殿阎罗到阴阳家,整个酆都都被惊动,无数人从震惊到恍然再到悚然,最后马不停蹄地跑到阴律司道贺。木葛生把乌毕有推到人前挡锅,婚书往怀里一抄,拉着柴束薪溜之大吉。
    两人一路走到三生坊,木葛生指着一座高楼,笑道:“三九天,你记不记得这儿?”
    柴束薪嗯了一声。
    当初误闯城西关,他们俩一路逃出生天,最后跳上一座高楼,躺在楼檐上看灯。
    那晚阎王嫁女,金吾不禁夜。
    这里原是一座酒楼,后来不知被何人买去,改做私宅,木葛生看了看,问道:“三九天,这里是被你买了吗?”
    然而柴束薪摇了摇头,“这里不是我的房产,但我认识这座楼的主人。”
    木葛生来了兴趣,“主人是谁?”
    “酆都名姬,鬼三姬。”柴束薪道:“在她继承这座楼之前,这里住的是乌子虚的夫人。”
    鬼三姬是三嫂的弟子,木葛生绕明白了。
    “三嫂之前是关山月的清倌,是赵姨亲自教的。”木葛生道:“她的琵琶名技不曾失传,是一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