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老侯爷更是不悦了,“他有事耽搁就不会让人传句话回来吗?你可别替他找借口了。”
现在已经是晚上了, 上午派人找他的, 到现在都没个回信。
老侯爷越想越生气, 低吼道:“我看他是不想进这个家门了!”
柳氏看老爷子这个样子, 也不敢再劝,只是关心了几句他的身体便回去了。
这人啊,虽然上了年纪, 可面子上的威严与虚荣只增不减, 即使老侯爷年纪大了,可私心里还是不愿有人挑战他的威严, 都到了这把年纪,还没有将侯位传下来, 在这侯府里还是他说了算。
不过现在博得老侯爷的欢心这些事对于姜远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他现在一心只想找到儿子。
姜远一路快马加鞭,几日之后到了西南境内你阳城,他先去见了一个朋友, 此人是在此地做官的县令, 也正是他把消息传给姜远的。
到了阳城后,姜远直奔县衙,这位朋友是他曾经在京都的旧识, 对方科考后外放到这里做官, 今年是最后一年, 年底回京述职之后就能升官了。
县令陈功见了姜远非常高兴,“阿远,你怎么今日就到了,比我预想的还要早上几日。”
“陈功,我担心阿瑜,你快讲,你打听到的事情细细说给我听。”
“阿远别急,刚好到晌午了,你先留下来吃顿饭,咱们边吃边说。你带来的这几个兄弟,我让人好好招呼招呼,你不累他们也累了,让人家好好歇歇。”
姜远被陈功拉着到了正厅吃饭。陈功是他们京都他们这一辈中经常在一起玩的,只是后来一个参了军,一个考取了功名,虽然多年不见,但依旧很亲切。
“我这地方偏僻,这些饭菜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你别嫌弃,走了那么多天,饿了吧?快尝尝。”
姜远点点头,他确实饿了,这几日风餐露宿,路上都是干饼就着白水,而且他为了赶路,根本没休息多长时间。
只是一想起儿子的事情,他便味同嚼蜡。
“阿远,自从你传消息给我让我帮忙寻找周边有没有阿瑜的踪迹,我便一直让下面的人暗中留意着。直到前几日,有消息说一个农妇见过阿瑜,听她那描述像是真的。”
姜远有几分急切,“具体是在哪里见过?可否让人带我前去看看?”
“阿远你别急,听我说。那是一片树林,一个农妇去林子里采蘑菇遇见的。你要是想去,吃过饭我让人带你去。只是阿远,那农妇也是几个月前见过的,又是一片林子,林中还有野兽出没,你要有个心里准备。”
姜远拿着筷子的手颤抖了一下,压抑着十分的痛苦沉声道:“我知道。”
可但凡只要有一丝消息他都要去看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
姜子延和林昭一行人从县里回来后生活又逐渐回归到正轨,林昭每日去听岑夫子教学,温书,姜子延则是忙生意的事情。
家里如今的家务有长临和长画,林星也十分乖巧,在姜子延的教导下,他不仅学会了好多字,画也画的像模像样了。
姜子延发现林星在画画上面很有天赋,也许是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一般用眼睛看的情况居多,观察的也仔细,他对线条的把握学习的十分迅速,让姜子延惊叹不已。
姜子延准备等搬到府城之后给他专门请一个教画画的老师,以后学会了算有一技之长。
对于姜远来西南的消息姜子延一概不知,未来林昭科举考试要去京都,到那时他回京都也是必然的,在此之前,他只想一心发展自己的事业,银子多了好傍身。
造纸坊规模越来越大,姜子延索性将小作坊改成了一个大工厂,招了很多附近的人在做工,还给造纸坊取了个名叫姜记纸业。
而酿酒坊随着时令水果的增多酿出来的口味也越来越多,果酒的种类繁多,令其更加的畅销,姜子延索性也将其扩大了规模。现在镇子上有很多人都在姜记下面的工厂做工。
超市有果酒和纸张供着,生意还算不错。
姜子延倒是不担心,加上县城的酒楼,他现在的产业总共是这四样。
现在已经六月,天气越来越热,姜子延让冯轲赶着车送他去了田里。
之前买的茶田已经收了,大部分都用来炒茶用作奶茶的原料了。
其他的地种的麦现在应该也到了收割的季节。
只是除了这些,姜子延还买了沙田,沙田自然是用来种西瓜的。地刚买回来那段时间他就让人买了瓜芽子种上了,现在满地的西瓜,快成熟了。
姜子延坐在马车上一路摇摇晃晃,顺着田间小路到了庄子上。
一路过来,金黄的麦穗被风吹起了一层麦浪,佃户们都带着草帽在田间拿着镰刀收麦。
刘富田在田埂上正大口大口的喝水,他干了半天活了,太阳晒的他的皮肤光亮黝黑,上面浮着一层厚厚的汗。家里小女儿给他送了碗水过来,他咕咚咕咚两口就喝没了。
喝完水扭头一看,竟然是东家来了,他忙慌着跑过来,累的一身汗,双眼却亮晶晶的道:“东家您来啦,今年风调雨顺,麦颗粒饱满,是大丰收。”
对于佃户们来说,收成多的话到时候除去上交给东家的,再除去交的赋税,他们还能剩好多,能卖不少钱攒下来。
“你们辛苦了,你让人去镇上多买些肉回来,分给大家伙,就说是我请的,不用客气。”姜子延递给了他一袋银子,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