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页
    “他的名字很好听,黎阳渡头人未归,煜亦随君渡湘水——黎煜。”
    “黎煜。”
    耳边骤然响起的声音让沉浸在日记里的黎煜恍然回神,他抬头便见是顾贺良端着茶壶茶杯回来了。
    当事人就站在眼前,黎煜将手里的日记合了合,视线无声地飘忽来飘忽去,显得有些紧张。
    顾贺良在他身边坐下,“看到哪里了?”
    “看到你偷我照片。”
    顾贺良抿唇笑了,“情窦初开,情难自已。”
    接着,他幽然地叹了口气,“这本日记承载了那阵子所有的心乱如麻,对于我来说珍贵无比。但你知道它为什么和这些课本放在一起吗?”
    黎煜托着茶碗,默默地摇了摇头。
    “因为我以为,我再也不会遇到你。就算是得幸再见面,你也不会原谅我。”
    黎煜微微有些惊愕地注视着顾贺良。
    顾贺良娓娓道来,“当时快要高考,虽然北大已经给我降线,但老师和家里给我的压力依然很大。我只得沉着性子,想着等高考之后,再和你近一些。谁想到,他们说你已经办理退学。我这才知道,在消息闭塞的高三楼,我以为平静的书桌之外,你竟然受了那么多委屈,其中一部分还与我有关。”
    黎煜低下头去,小口地啜饮茶水。苦涩的味道涌上舌尖,顺着喉咙而下,清甜掠过齿根,如若轻无。
    顾贺良只是去问了几个人,拿了一张照片,稍微体现出一些偏颇。但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丝倾慕和随口几句打听,经过层层发酵和流言,到黎煜这里则愈演愈烈。
    自那日惊鸿一舞之后,他本就有点名气和话题。再与风云学长顾贺良扯上关系,即便黎煜再怎么澄清和否定,故事就以讹传讹,越发沸沸扬扬地传播起来。甚至连班主任都来找他谈话。
    谈话的内容,黎煜现在还记得牢固。
    “黎煜,那位同学早就已经是准北大的学生了!你怎么能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打扰到他?他上不了北大,你能付得起这个责任吗?”
    “我没有,我根本不认识……”三人成虎,微弱的反抗毫无作用。
    “你自己还在靠别人接济来生活,怎么脑袋里就不上进呢?明天你叫你姑姑来办公室一趟。”
    自母亲去世之后,家里就再也没有经济来源。黎煜只得和奶奶一起,靠姑姑黎萍来生活。
    黎萍性子软弱,被夫家把持得紧,不敢待侄子和亲妈太殷勤,每月只给稀薄的生活费勉强维持他们祖孙俩的生活。
    黎煜当天回家,就明明白白地和黎萍讲了此事。黎萍本应了要来,但黎煜没想到第二日的大课间,和他同一级的表妹刘妍冲进了他的教室,当着同学们的面,指着黎煜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斥骂。
    “当爹的是大吸血鬼,吸人民和国家的血液!你这当儿子的就是小吸血鬼,吸我家的钱还不知恩图报,到处惹是生非,和学长搞同性恋,弄臭我们家的名声,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有你这样的亲戚。还让我妈来给老师赔礼道歉,凭什么啊?啊?凭什么!”
    凭什么?
    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层面,刘妍的话看似咄咄逼人,实际上不堪一击。
    但当年不谙世事的黎煜做不了唇枪舌战的理中客,他自小只听过喋喋不休的赞美和夸耀,何曾成为过众矢之的?
    那日,他又羞又恼地跑开或好奇或鄙夷的指指点点之间,半个月之后独自申请辍学,就没再回过校园。
    那是黎煜人生里极为灰败的半年。
    家族矛盾,声名狼藉,初次品尝到生活的苦难,顶起生活的大梁。
    起因是顾贺良,但就算没有顾贺良,也会有顾贺优顾贺差,导致他最终要与黎萍家分崩离析。
    他本就走艺术的路子,现在倒也没什么不好。
    再者,分明是一件“原来你一直知道真相却把我骗得团团转你这个大骗子”的事情,在电视剧里可以演六十级虐恋情深。黎煜却在看了顾贺良的“白月光”日记,早就心动得一塌糊涂。
    “黎煜。”
    正在黎煜消化这些过往之时,顾贺良的手伸了过来,轻缓地握住他搭在桌上的手腕。
    “我不想再错过你,你能明白吗?”
    作者有话要说:
    黎阳渡头人未归,煜亦随君渡湘水来自胡诌
    暗恋什么的最爽了
    第30章 并肩而行
    这只常年握折扇和醒木的手,手指瘦长挺直,骨节分明有力,掌心宽大干燥,许是平日里不甚注意防晒的缘故,手指呈健康麦色,衬得黎煜的手腕愈发白皙干净。
    黎煜垂下眸去。
    顾贺良好像很喜欢捉他的手腕,或轻按或紧握,似乎仍在怕他偷偷溜走。
    虽然他没谈过恋爱,但是也不至于太迟钝。
    “我、我明白你的意思。”黎煜没敢抬头直视顾贺良,舌头在嘴里有点捋不直,“但和我在一起,你会面临很多、很多舆论压力和烦恼。你的粉丝……”
    黎煜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顾贺良轻笑一声。
    “我如果在乎这些,何必惦记你这么久?”
    “嘻缘社会被连带受到影响,这样也能接受吗?”
    “相声本身就丰富于兼容并蓄,为人民百姓讲故事。如果反过来连最正常的感情都接纳不了,算得上是什么民间艺术?”顾贺良的手指微微收紧,“至于你家里的事,于礼于法,都已是过往,我向来不认同子承父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