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娇娥锦绣 作者:黑线
林天悻悻地松了手,摸了摸鼻子,洛嬷嬷醉了,夏婆子还醒着呢。
第二日,李功曹惊讶地发现,原来的那个苗公又回来了,甚至比原来的苗公还苗公,整个人神采飞扬,像是解决了一件什么大事一般。
苗公和林县令的关系好像更加亲密了,李功曹立即有了一种危机感,自觉也要多向前程远大的林大人靠近才是,免得被苗公比了下去。
那日林县令的豪华婚礼,让李功曹再一次确认了,林县令的前程远大。
首先,林县令本人非常能干,年纪轻轻就成了六百石的官吏,眼下家里又是脱了商籍的义商,仅此一项,就够让人膜拜的了。
其次,林大人的妻族得力,不仅是嫁妆丰厚,听说赵家是千石的大官,妻兄从西域回来就会封侯,这样的家族愿意将貌若天仙的女儿嫁给林大人,可见是对林大人的前程非常看好才是。
再次,林大人的朋友都非常了不得。那些小贵人们,个个相貌非凡,处处透露着一股子贵气,和那日前来巡视的二千石大官张太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综上所述,李功曹觉得自个兴许该走运了,眼前放着一个可靠的、能干的、重情义的上官可以紧紧跟随。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可要想成为上官的心腹,必须要帮着上官做几件不为人知或者旁人做不了的大事才成。
李功曹认为,自个比不上不远万里来投奔的苗公是正常的,但是若是比不过尚万年,就不正常了。
他找不到门路,正在愁苦之时,他的夫人却帮他想了个法子。
李功曹长吁短叹地回了家,见到夫人将家里翻得一团乱,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你这是做什么?”李功曹心烦,口气就有些不好。
李夫人丝毫不为他所影响,笑嘻嘻地道:“翻纺车啊,我许久都没有纺纱织布了。”
“……”李功曹心想,家里还用得着你纺纱织布换家用么?
见夫君是个木头,李夫人又笑着表功,道:“县令大人的弟弟找了长安城的许多贵人入份子,要在县里买荒山,种桑树,放羊,这件事你是知道的。听说县令夫人要做一县夫人的表率,亲自教化娘子们纺纱织布,绣花呢。我身为功曹的妻子,岂不应当紧紧跟随县令夫人,好好表现一番?”
“对啊,家有贤妻如有一宝啊!”李功曹大喜。
苗公最擅长的事情,他比不过,但是帮着县令引导百姓种桑养蚕,对他来说却是及简单不过了。
三年后林县令的考核为优,升职做了太守,苗公跟着去做都尉,可不就剩下他在县里做县令了吗?
在本县号召大家种桑织布,干得好了,众人都要念着他李功曹的好呢,也算是给祖宗积了阴德了。
原先李功曹不愿意升职,宁愿做个不离开家门的功曹,在本地经营势力,活得滋润。
如今结识了林天,李功曹觉得他可以试着升一升职,朝中有人罩着,才好做官呢,若是不行,大不了再回来做田舍翁。
总归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李功曹立即觉得前程远大,心中又咒了张延寿无数回,好死不死的来搅什么局。
就在平陵县各项事务紧张开展的时候,郡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尹翁归病逝。
尹太守病了许久,最终还是不治,办完了他的丧事,尹家便没有了余财,可见廉洁到了什么地步。
这位太守将扶风郡彻底变了个模样,之前盗贼横行,如今治安良好,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没有人不对他树大拇指。
知道尹家拮据,扶风郡的郡吏们联合上表朝廷。
刘询知道后,立即下旨,赏赐给尹翁归的三个儿子一百斤黄金,命他们用来尊奉尹翁归的祠堂。
而同时,新任太守张敞立即从山阳出发,赶往扶风郡就任。
多年来不停的向皇上表白忠心,终于得了离开山阳的机会,张敞觉得右扶风很不错,但若是能做京兆尹将更好。
张敞先到了长安城,拜见皇帝和魏相,并且打算顺道拜访一下萧望之和赵广汉,毕竟他们三人管辖的地区合起来,被称之为三辅地区,是京畿重地。
刘询见了张敞,询问了一些海昏候刘贺的事情,又对他多加安抚,希望他能接好尹翁归的班,在如今的大好局面上,好好做事。
又提到了林天这个平陵县的县令,让张敞多加关注,如果平陵县县令有什么难处,要想法子解决。
刘奭和刘念等人去了一趟平陵县,对平陵县的荒山有了莫大的兴趣,日日和广哥计划着要怎么教化百姓。
刘询自然乐意看到这样的儿女,而且更希望林天的尝试能够成功,这样大汉朝将会迅速强盛起来,何愁匈奴不灭,西域不平。
张敞的心中便牢牢地记住了林天的名字。
接着张敞去拜见了魏相。
魏相病得不能动弹,诸事都由丞相长史赵义来主管,赵义知道他与严延年的关系,心下就先有几分不喜,但还是中规中矩的接待了他,将扶风郡历年的考核情况,卷宗等全都交给了张敞。
最后赵义拜托他对平陵县的县令林天多加照顾。
张敞一惊,后来一打听,原来林天是赵长史的乘龙快婿。
这个平陵县的县令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人,张敞打听了一圈消息,明白了不少。
接下来,张敞去拜见了赵广汉,赵广汉心里还记恨着严延年想将自己拉下马,为好友张敞腾位置的事。
但如今的赵广汉,早已不是那个锋芒毕露,桀骜不驯的京兆尹,开始学着韬光养晦,装糊涂了。
就算严延年靠着张家得了势,赵广汉一样也会你好我好的打哈哈,更何况是当初尚未参与其中的张敞呢。
赵广汉和张敞交流了一些辖制京畿地区的经验,惋惜了一番尹太守的早逝,两人摆了席面,喝了几杯,张敞才离去。
张敞心想,百闻不如一见,人人都说赵广汉目下无尘,亲自接触一番,才知道京兆尹为人处事都很上道。
临别之际,赵广汉又拜托他对平陵县的县令林天多加照料,说这个林天聪慧过人,以前在京兆尹的时候就立下大功,被皇上点名,从一个小吏升为三百石的代主簿。
张敞又一次听说了林天的大名。
每月的大朝会,京畿地区的三个郡守都会参加,其中京兆尹因其特殊,每次的朝会都要参与议政。
所以三个郡守之中以京兆尹为最重,接下来是左冯翊,最后才是右扶风。
今日是大朝会,萧望之赶回了长安城,张敞又忙去拜见了萧望之。
萧望之穿着一身玄色的朝服,头戴着高高的进贤冠,正准备回冯翊郡。
见了张敞,随意的说了几句,便推说郡内有急事,要迅速赶回去处理,不便多聊。
大儒总是这么不拘小节,张敞笑着告了别。
转过身来,他收住了笑脸,萧望之也推崇他治下的平陵县县令林天,说此人擅长治狱,萧望之曾向皇帝多次讨要,结果都没有要到手,最终被点名去了扶风郡。
这个林天,名声竟然如此响亮。
张敞有些困惑。
接下来,他还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去张家拜访。严延年给他的一封信中,详细地解说了如今长安城的势力分布。
魏相对他并不赏识,太子一系难以靠近,不如学严延年投靠张家,在朝中找个依傍。
至于以后,魏相和张安世都过世了,朝野中定要大震动一番,那时他也许已经羽翼丰满,可以待价而沽。
张千秋在外征战,张彭祖是张安世名义上的侄子,能够拜访的便只有张太仆张延寿。
张延寿得知张敞是严延年的好友,便非常热情地招待了他。
张太仆先恭贺了一番,又笑着道:“扶风郡平陵县的县令林天,是个多事又狡猾的,凭三寸不烂之舌,将严少傅多次辩倒,受到了萧望之的喜爱,后来运气不错,被放到平陵县做县令。你可要多加管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