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0页
    只是看着好歹一个村的人,瑶瑶又对千岁村很有感情,不想她以后难过,这才肯说出这个消息。当然,顺带着还能收点恩情,让以后日子更好过点的想法。
    想到这,他往前站一步,高声说道:“我只说出自己得到的消息。你们信不信,都跟我没关系。以后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也跟我没关系。
    我只说三点:
    一,不要卖粮,还要多准备吃的用的囤在家里;
    二,今年冬天会很冷,多备棉衣棉被和煤炭柴禾;三,收了这一季的稻子,下一季不要再种水稻,种些收获期短的粮食作物。”
    说完,也不管下面怎么议论,拉起炼瑶的手就要退场。然后又想起什么,回头加了一句:“家里有人在外面打工的,赶紧让他们回来。”
    等巫庆峰一走,村民们就将朱孝武给围住了。
    有村民问:“村长,他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让人回家?不回家会怎样?”
    这个答案朱孝武也不知道,但他想着巫庆峰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想了想道:“大城市人口多,以后粮食紧张,买不到米不是只能饿肚子?听说有的城市已经开始限购粮食,据说很有可能以后要凭本地户口本才能买。
    到时候这些外地去打工的不回也得回。再说粮价涨了,这到外面打工的意义也就不大,挣这几个钱还不如回家种好自家的地。要是粮价真这么涨下去,打工的那点钱还不够塞那个窟窿。”
    众人默默点头。今年灾害不少,外面一点也不安全。家里有出去打工的,多少都有些担心。
    以前金水家的儿子巫一鸣不就是差点回不来吗?如果粮价真能涨上去,外出打工确实不如打理好自家几亩地。
    又有人问:“他说不让我们种稻子,那要种什么?为什么不能种稻子?我们村每年两季种了多少年,他说不种就不种?”
    “是啊,村长,咱们村还没这先例,不种稻子种别的。总不能种菜吧?这么多地都种菜,敞开吃也吃不完啊。”
    朱孝武皱了下眉,这事巫庆峰跟他商量过,他还是知道原因的。
    便回答道:“不是说了,还是种粮食作物,只是不种水稻。听说今年冷得快,下一季还种水稻只怕等不到熟。玉米、红薯、土豆都行。”
    大家都不做声了。千岁村从来都是种水稻,其他的象玉米、土豆、红薯也种过,不过是种在菜地里图个新鲜,从来没想过要大面积去种。
    大家都不太会种,小面积种着玩还行,没种好就没种好,也不心疼。
    要真是大面积种,也没人有经验,万一没种好,那就是整整亏了一季的粮。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样想着,于是很多人都没把这事放心上。自己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话题又岔到其他地方去了。
    “不知道今年会冷到什么程度。去年前年倒还好,暖冬。总不会一下子比北方还冷吧?”
    “我觉得不会。咱们这里三面环山,再冷也有限。家里多准备几床厚被子就成。”
    “那要去买煤吗?”
    “买点吧。反正这东西也放不坏,平时也能用,只是占点地方。”
    “说的是。除了粮食,还要准备哪些吃的用的?”
    “用不着吧。家家都有粮,也不会怕饿肚子。菜也自己种,鸡和猪也能自己养,吃新鲜的多好。”
    “得吃盐吧。多买点盐放着,这个也不会坏。村长,叫你家二小子给咱们捎点盐回来呗。”
    朱孝武点头:“你们每家要多少,写个单子给我,回头我让他一起送回来。”
    于是村民们头碰头,开始商量各家要多少盐。想起别的,也一起加了上去,最后列了一张长长的清单出来,交给了朱孝武。
    第151章
    爷们
    天还没亮,炼瑶就偷偷起床,小心地没有惊动睡在南间的胖婶和苏娅两人。
    先去后山林子里修炼了一会,整个人元气满满后,便直接去了厨房。
    厨房里有个比正常厨灶要矮一半的灶口,是专门方便用象水桶一样又高又大的大陶罐熬汤。
    炼瑶涮干净大陶罐,放到矮灶上,随后在里面加满水。
    千岁村水资源丰富,全村都没有装自来水,要么打井,要么从山上接水。
    不管哪种水,水质都十分好。炼瑶家前后院都打了井,这水就是从井里抽上来的。
    等水开了,炼瑶开始分批向里面投放药材。
    说是凉茶,只是因为大家习惯这么叫。正确的叫法是「消暑汤」,是炼瑶结合医典中的消暑汤,将改良版《青戊丹术》的消暑丸再次改良得来的。成分与外面卖的凉茶有些不同,效果会更好。
    药材投下,水沸了五分钟,炼瑶就将火关掉。从旁边拿来一大一小两个茶桶,将消暑汤分装到两个茶桶里。小的是给施工工人们喝的,大的是准备送给村民们喝的。
    分完后,没有盖盖,只是在桶口蒙上一层干净的细纱布,然后一手一桶,从厨房后门出去,将桶放进井边的浅池里,再从水井抽水将池子灌满。
    水堪堪淹过小桶的腰身,清凉的地下水迅速让桶内的温度降低。再降会温,等到送过去的时候,正好可以入口。
    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炼瑶并不赞同喝冰凉的东西解暑。一冷一热,更容易激发身体的毛病。带着一点温度的消暑汤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