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4页
    只可惜教皇生不逢时,要是搁在和平年代里,一定能做出一番名垂青史的事业。
    “你知道艾瑞娜在哪儿吗?”丹希尔深吸一口气,在阿斯塔罗斯的警告下,算是明白了自己的目前的处境,所以换上了堪称请求的语气:“拜托了,这对我真的很重要。”
    在父亲去世后,艾瑞娜的安危便是丹希尔在愤怒之余最关心的事。
    尤其是在教皇的遗体还未运回教皇国,奥丁的小皇帝还没摆脱谋杀教皇的嫌疑下,艾瑞娜身为教皇的女儿,又是唯一知道教皇遗言的人,便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毫不客气地说,丹希尔很担心艾瑞娜会被奥丁的小皇帝无期限的扣押下去,或是在奥丁莫名其妙的死去。而现在的他又没有拯救妹妹的力量,连跟阿斯塔罗斯平等交流都做不到,更别提去和奥丁的小皇帝正面硬刚。
    “玛丽安娜是要放弃我了吗?”丹希尔见阿斯塔罗斯半天都不回话,于是继续发问道:“我会被玛丽安娜收回爵位吗?”
    毕竟当初为了将丹希尔名正言顺的留在布列塔尼亚公国,玛丽安娜可是给了丹希尔一个爵位,这也让教皇一直犹豫着要不要用强硬的手段要回自己的儿子。毕竟抛开教皇之子的身份,丹希尔连个骑士的儿子都不如。而玛丽安娜一出手就是伯爵,这让教皇怎么选。
    “不会。”阿斯塔罗斯瞧着这个被父亲惯坏了的青年人,觉得他也没有恶劣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至少跟阿斯塔罗斯所见过的一部分人相比,丹希尔还没丧失最基本的人性。即便是在教皇国里的名声不好,但也没借父亲的权势作奸犯科,或是谋求些惹人侧目的私利。
    这样的二世祖,你是说他愚蠢好呢?还是说他大智若愚。
    “女王陛下不会收回您在布列塔尼亚公国的爵位,甚至能让您以布列塔尼亚公国臣民的身份,向奥丁的皇帝陛下请求接回艾瑞娜女士。”阿斯塔罗斯仔细琢磨着玛丽安娜的命令,选择性说道:“你难道不想替教皇报仇吗?”
    “……”
    “抛开他在民间的各类评价不谈,对你而言,他应该算是个好父亲吧!”
    “……可我不希望艾瑞娜和已经长眠的父亲沦为你们博弈的棋子。”丹希尔虽笨,但也不是一无所知之人。
    “这话说的可真不讨喜。”阿斯塔罗斯咧嘴笑道:“要是没有利用价值的话,玛丽安娜留你做什么?”
    “……”
    “高兴点吧!正是因为你能成为博弈中的棋子,才有机会站在这儿跟我说话。否则玛丽安娜直接将你扔给奥丁的小皇帝,岂不是更有价值。”
    第171章
    “……”丹希尔很清楚他现在连狐假虎威的本事都没有。离了教皇,他跟艾瑞娜就是人人可欺的稚鸟。而要是在离了教皇后,又失去玛丽安娜这张虎旗,那么不必阿斯塔罗斯赘言,丹希尔就能想象得出自己的下场——无非是在奥丁的小皇帝洗清嫌疑后,被教皇的政敌秘密处死。
    因为奥丁的小皇帝不会给人留下用以攻击自己的借口,所以那些跟教皇有仇的人,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接下这笔脏活。
    “如果我愿意按照奥布斯达女王所说的去做,她有多少把握将艾瑞娜解救出来。”丹希尔在利弊权衡后,向阿斯塔罗斯询问道:“想一锤子敲死奥丁的皇帝陛下是不可能的。”
    且不谈教皇一死,其他人根本没必要与奥丁结怨,就说玛丽安娜是否想过与奥丁结怨后所要面临的挑战,以及奥丁有可能与坎特罗联手的最坏状况,最重要的是……
    “阿基奎女大公知道奥布斯达女王想将奥丁的皇帝陛下捶死在谋杀教皇的嫌疑上吗?”丹希尔总觉这里面有不合理的地方,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这令他终于有了教皇年轻时的样子。
    “孩子只有在离开父母后才会成长。”阿斯塔罗斯突然冒出一句没头没尾的话:“你认为现在的奥布斯达女王还会听从阿基奎女大公的命令吗?”
    “……”别说是大权在握的玛丽安娜,就连偶尔会被元老院压制住的奥丁皇帝,也会有一意孤行的时候。况且理查德在教皇当权时,也没少借着父亲的权势狐假虎威。
    “奥丁与奥布斯达闹崩也只是时间问题。”阿斯塔罗斯回想起前任布列塔尼亚女公爵在位时,奥丁的各个动向,便能猜得出玛丽安娜对付奥丁皇帝的真实用意。
    都说枪打出头鸟。
    奥丁不同于被前几代国王疯狂拖累的索林斯,也不同于因为跟奥布斯达死磕而负债累累的坎特罗。这是个在近代史中巧妙避开大型战争的国家,而且在多米提乌斯(奥丁小皇帝)之前的统治者们也没有做出惊世骇俗的举动,属于中规中矩的守成之君,所以奥丁在近百年里积蓄了不容小觑的力量。这也是玛丽女王在位时,为何要与奥丁保持良好关系的原因。
    然而玛丽女王对奥丁抱有互不干涉的敬意,但奥丁却不会对一个逐渐强大的女王视若无睹。
    更糟糕的是,玛丽女王的布局使得阿基奎大公国总有一天会并入奥布斯达,所以为了避免做大做强的洛林家族将主意打到奥丁身上,多米提乌斯的父亲便找机会与前任布列塔尼亚女公爵结盟,然后借机扰乱了奥布斯达与阿基奎大公国的亲密关系,甚至还支持玛丽安娜的大伯父将丧夫后的玛丽女王囚禁起来。
    否则仅凭奥布斯达前任国王的能力与那些观望中的贵族,是不可能将支持者众多又颇具民心的玛丽女王拉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