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分析说:“可实际上,马拉生前并没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力。他过于偏激嗜血,在他死前的几个月中,已经出现许多批判的声音,反而是他的横死为他招来广泛的同情。雅各宾派抓住这样的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受欢迎,进而加剧了恐怖统治,其中也包括了拉瓦锡之死。”
科学家赞叹他的洞悉力,“您说的没错,拉瓦锡死于马拉的小册子,并死于马拉之后。倘若马拉没有死,或者马拉死在写那本小册子之前,拉瓦锡都不会死。”
“正是如此。”
“上校,您是否也认为马拉比丹东和罗伯斯比尔更有罪?”
“这很难说。”艾伦回道。
他的谨慎在科学家脸上引起聊天无法尽兴的失落,但科学家马上就讽刺地笑了一声,“《马拉之死》,那不是一幅上佳的古典艺术画,但绝对是一幅最成功的的政治画。”
“正是如此。”
格蕾丝这时插嘴道:“马拉死了,但是他的影响反而变得更大,因为他的主张其实不是他个人的主张,而是那个‘雅阁宾派’的主张。虽然他死了,但是他的同盟者还在,并利用他的死亡,将他当做殉难者来宣传,是这样吗?”
科学家惊讶地看了格蕾丝一眼,没想到这个看起来过于漂亮的年轻女性还在跟着他们的谈话,而且竟然听懂了。
“正是如此。”科学家也这样说。
“您刚刚提到,马拉是国民公会代表。”
“是这样的。”
“他是由人们选出来的。”
“是这样的。”
格蕾丝愣了半晌,又问他:“马拉是怎么死的?死于法庭的判决吗?”
“不,他死于刺杀,一名叫夏洛蒂.科黛的保守派女性杀了他。”说道这里,科学家自己都愣了一下,喃喃道:“一名女性刺杀者,一个历史的改变者。”
“她是受什么人指使呢?”格蕾丝问。
“她自称是完全个人的行为,但也可能是撒谎,掩护真正的指使,维护吉伦特派的利益。”又有人被他们的谈话吸引,加入了进来。
“据说是位漂亮的女性,十分年轻,独自进入马拉的浴室,在浴缸里用小刀将人杀死。”
“您在暗示什么吗?”
“并没有!但据说她被逮捕时表现得极为镇定,既没哭哭啼啼,也没有企图逃跑。她在断头台前亦是如此,连刽子手都被她临死前绽放出的平静的美丽所折服。据说她只激动过一次,是因为有议员用手搜查她的胸前有没有藏匿文件,导致她胸前衣服完全敞开,露出乳房……”
格蕾丝感到恶心地扭头离开,艾伦和科学家制止了那些不尊重的谈话,跟着格蕾丝来到更安静的地方。
但格蕾丝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了,“她为什么要那么做?她知道自己会因此付出生命,对吗?”
科学家回答说:“科黛小姐临死前说,她杀死一个男人,是为拯救千千万万。”
“可事实上,马拉死后,你们刚才提到的血腥统治变得更加血腥。”
科学家脸上露出震撼的表情,“……是这样的。”
格蕾丝想了很久,又说:“人们选马拉做自己的代表时,并不知道他会变成嗜血者。”
艾伦接着他的话说道:“马拉自己当选为代表时,也一定没想到自己日后会做出那种选择。”
科学家忍不住来回地看他们,很想说些什么,却连一个有价值的字眼都想不出了。
从科学院回去的路上,艾伦和格蕾丝坐了同一辆马车,因为格蕾丝请他进到车厢里。
他沉默了许久,突然问艾伦:“化学有什么用?”
艾伦想了想,说:“我是在火药课上知道的拉瓦锡,他的燃烧理论为火药和枪炮的改进提供了原理基础——想要改进,不能只靠盲目地实验,还要有理论做指导。”
“威廉曾经研究过阿伦德尔的枪,他的出枪速度比我们的枪快,他工厂里生产的也都是这种更快的,已经接近美国最先进的型号,所以军队现在都用从他那里买的枪。他一定是用了一些方法,可能是偷的,可能是行贿收买的,把美国的专利弄到手;而美国能有那样的专利,是因为他们有更好的科学家。”
“为什么美国有更多的科学家?是因为美国人比我们聪明吗?……也不对,美国都是大陆坐船过去的移民。”
“格蕾丝,你想过为什么是英国发明了飞梭织布机和珍妮纺织机吗?”
格蕾丝摇了摇头,期待地看着艾伦。
可惜艾伦也不知道,他只是惆怅地叹了口气,“我们也有大量的殖民地可以种植棉花,有海军和商船可以去拓宽市场,如果珍妮纺织机是出现在我们的国家,一切都将大不一样了。”
作者有话说:
拉瓦锡和马拉作为一对生死敌人,一个以现代化学之父的名义出现在中学化学课本里,一个以《马拉之死》的天使面容出现在中学美术课本里。
文中人物观点仅限其本人,不代表作者。
第138章 以后
艾伦总能想到新鲜好玩儿的去处,格蕾丝怀疑他已经带着自己把首都逛遍了,只除了妓院——格蕾丝曾经提议过,但是被艾伦否决了。
当天迅速变冷后,晴天开始变得稀罕。艾伦在一个难得的晴日里提议去湖边钓鱼。他在信里写道:“这个季节的鱼已经长到最肥,但水又没有太冷,让鱼都潜进深水区……太阳升高一些后,不仅阳光照在人身上十分温暖,鱼也因为浅层的水温升高而浮上来,乐意咬住鱼钩……我们可以在岸边找舒服的石头坐下,也可以待在船上,划到湖中心……只需钓到几条大鱼,当天的食物就不需要人去操心了。湖边的枯草是最好的篝火燃料,将鱼插到木棍上烤到外皮发焦,鱼皮下的油脂被烤得‘滋滋’地冒出来,里面是鲜嫩的白肉,直接吃就很美味,如果再洒些盐和胡椒就是最馋人的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