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记 作者:石头与水
谢莫如一挑眉,“不听你的?又不是咱们请他来的,他既是来参军打仗的,军人,第一要事就是得服从命令。他不听,立刻捆起来派亲卫送他回帝都!还治不了他!”李宇能离家出走,这性子就不是好驯的,只是若事事哄着他,要他有何用?这时候降伏了他,以后才有用处。若降伏不了,也不必留他,免得反生波澜。
五皇子沉默片刻,点头,“实在不成也只得如此了。我琢磨着,还是得把这事跟九江说一声。”
李樵虽是永安侯庶子,也是永安侯府的人,李宇要来的事,不好不与他说的。谢莫如道,“这也有理,九江与李世子是极好的,李宇小一些,他们兄弟情也不错。”
李宇此事,夫妻俩就闲话了几句,转而说起搬家的事。巡视回闽安州,闽王府已建好了,屋子都用炭火烤过,并不潮湿,这就准备搬家的事了。
搬家什么的,谢莫如是能手,当初从帝都说走就走,也是样样妥当。到了闽安,这么些人安置在总督府,也处处周全。此次搬家,也没什么难的。倒比上遭在总督府安置更加迅速,因为藩王府宽敞,前面属官住的地方,平日藩王理事之所,属官各理事之所,都是按制修建,清楚明白。
待得正式迁居藩王府,藩王府大办乔居宴。
这也是五皇子一行巡视闽地回闽安州的第一场宴会。
大家的心都搁回了肚子里,且这两月相处,感情也是有了一些的,故而,气氛与五皇子到闽安城的第一次宴会大有不同。
谢莫如在长春宫招待闽地臣子家眷,女人间,无非是说些首饰衣裳、闽地风物,再说一说官学的招生问题。谢莫如笑,“官学的屋舍都收拾出来了,就在前头的弘仁院。一会儿咱们去看看。”
唐夫人笑,“就是不知什么考试?”听说书院也不是啥官宦子弟都收,还得有入学考试,所以,这个年适龄的官宦子弟也没过好年,都被家长压在家里温书了。
谢莫如道,“五天后。”
“唉哟,这可快了。”接话的是宋太太,宋双成是彻底投诚五皇子了,宋太太又狠狠的巴结了江行云一回,故而此次她仍在谢莫如的邀请名单内。宋太太道,“娘娘,我只听说这次是招会念书的孩子们。像我们武门出身,孩子念香人家子弟的,倒是摔摔打打、刀枪剑戟的还成。咱们这书院,只招文官家子弟,不招武官家子弟么?”
谢莫如笑,“这并不是,只是学里考试,分开来考。文试与武试的内容不大相同而已。”
宋太太笑,“这可是我们武将家的福音。”
其实开始真的没想到武官家子嗣,这是后来补上的。既是收买人心,不能只照顾文官子弟哪。
大家说笑一回,又去参观了弘仁院。谢莫如的理念非常先进,她介绍了各位先生的授课的房屋,然后说,“倘有文官家子嗣愿意学些武事的,也可以到武师傅这边听课就读。武官家子嗣也是一样的。”
之后,一行女人又去了安排给武官家子嗣用的校场,学生们可以借阅书籍的文馆,住宿的房舍,以及吃饭的食堂,谢莫如道,“孩子们正是长身子的时候,他们与王爷的属官用一个膳厨房。”
于是,大家愈发交口相赞。
五皇子一家子乔迁了新居,官学的事也安排好了,募兵的事也在进行中,然后,进了三月还未见到李宇过来,倒是永安侯府的家将先来了,而且带来坏消息:他家二爷不见了。
谢莫如直接道,“去募兵那里看看。”这种离家出走的二货,就得按二货的神经思维来揣测。
五皇子很是担心表兄,“宇表兄难不成直接去募兵那里了?”
“这也无妨,九江与永定侯主持募兵之事,他们都认得李宇。”谢莫如吩咐永安侯府的几位家将,“不过,为求稳妥,你们还是过去吧。”
家将们谢过五皇子夫妇,跟着闽王府的侍卫去了募兵处打听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87章 兵事
五皇子搬完家后,主持了官学的开学仪式,就是忙着海民回迁之事了。
五皇子还感叹了一回,道,“海民回迁的事也要开始了。”
谢莫如道,“王爷为何叹息?”
“哎,再有海匪扰边,百姓岂不无辜?”
“王爷已给过他们选择,是他们不愿内迁。”其实有诸多人愿意留在开荒的地方,开荒的田地是给他们的,而且五年内免赋税。但有人故土难离,也强求不得。谢莫如并不似五皇子这般长吁短叹,也不觉着有什么好惋叹的。
五皇子天生一幅忧国忧民的心肠,唉声叹气了一回,见媳妇不再理他,他也就不叹了。其实他也不完全是为了海民回迁的事唉声叹气,五皇子有发愁的事,道,“咱们闽地与吴地商贸的事儿,父皇的意思,朝廷不大好表态。”
“总督巡抚们的意思呢?”
“他们的意思,要稳妥,自然要跟着朝廷走。不过,他们听我的。”
谢莫如想了想,“当其位,谋其政。他们不过地方官,这种事,自然得王爷先表态才行。”
“我先时与九江、扶风商量了,要禁止贸易,不大合适,但要设贸易关卡,如同西宁、南安、北昌的榷场一般,你看如何?”五皇子还是乐于听一听妻子的意见的。
“早该如此了。靖江虽一地藩王,这些年称臣不纳贡,朝廷睁只眼闭只眼,坐大了他,才有今日局面。”谢莫如道,“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殿下现在,将一事做好就成。”
五皇子挑眉,谢莫如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这些贸易的事先让臣下去商量出个条陈再说不迟,天下百样事,倏关性命的只有一样。若不能在兵事上与靖江抗衡,商贸之事最终只是空谈。”谢莫如道。
五皇子看向谢莫如,谢莫如回望,五皇子道,“那就先调一调兵?”
“早该如此了。”
这也是夫妻俩早商量好的,募兵之事急不得,就是将兵募来了,也且得训练呢,眼下先将领互调一二。原是在泉州城就商量好的,回闽安后又是搬家又是官学的,五皇子不提,谢莫如倒替他着急。
夫妻多年,彼此了解,五皇子知道妻子的耐性,问,“你觉着形势这般不好了?”
谢莫如道,“将心比心,倘我是靖江王,必要试一试殿下的份量。”
这个,五皇子也想到了,只是没有谢莫如看得这样急。五皇子道,“那你说,靖江要从哪里试?”
“这就不晓得了,如果要我说的,当仍是沿海。”
“为何不是山匪?”闽地本就与靖江封地相接。
“如果出现山匪,那彼此也就不必再顾什么脸皮了。立刻着大军开进靖江,索性替靖江靖匪!”谢莫如道,“靖江王比陛下年长十七岁,他已经老了。不过,老人脾气不定。永定侯当初怎么败的,王爷万不可步其后尘。”永定侯一败,还有人捞他。眼下他们已将太子与大皇子得罪透了,他们倘有一败,这些人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而且,再进一步也不可能了。
五皇子郑重道,“你说的很是。”
将领对调之事,唐总督并没什么意见,五皇子还叫来永定侯一并商量海防之事,反正现在海军没了,就是海沿的防守问题,五皇子先说,“再败一次,我等无颜回帝都。”
五皇子这里就天天搞军建了,而且,五皇子想一招儿,对闽地上下发了自己的谕令,鼓励百姓以村为单位建设保安队啥的,各村还给发武器,主要是经过五皇子上次去密折给他爹打小报告的事,兵部此次给闽地补充军备那都是挑一流的给,就怕五皇子再找穆元帝告小状。五皇子把军士换下来的一些刀枪,重命人锻造了,发给各县,让各县按各村保安队的规模发给各村。
五皇子同时还对全境百姓说了,再有匪类,也不必怕,打死一个赏银五十,打死十个,直接就给官做。就是军中,不分新兵老军当地兵招募兵,都一样算,按人头行赏。
另外,倘有奸细自沿海走私的,抓住之后,所有货物充公,若是当地官差所得,官差得其七,三成交予州府。若是军队所得,亦是一般。
总之,五皇子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不惜官不惜财,他豁出去了。
谢莫如听说后笑道,“这法子倒是好。”
五皇子道,“扶风想出来的。”
谢莫如心下一动,道,“柳大人有没有练兵的兴致,说来平国公府也是武将起家呢。”
五皇子道,“扶风倒是个能任事的,苏巡抚还在我跟前赞过他两遭,只是他身子不好,也没听说过他通兵事。”
“殿下不妨问问他。”
五皇子道,“永定侯也还稳妥。”这些日子接触,五皇子对永定侯的才干也是认可的,公允的说,永定侯不是无能之人。
谢莫如笑,“将才谁还嫌多呢?我看柳扶风举止有杀伐气,有为将之才。”还有句话谢莫如没说,柳扶风是追随五皇子之人,而永定侯的政治关系太过复杂,如今永定侯与闽地共荣辱,但以后呢?
五皇子待唐总督苏巡抚等当地官员,还有永定侯一系帝都穆元帝所派将领都很亲切,与自己属官看不出亲疏来,但在心底,五皇子自然也有亲疏远近之分。五皇子道,“也好,我问问他,他若有此才干,埋没也可惜。”五皇子的班底本身也少武将。
李九江与永定侯一并主持募兵之事,柳扶风同苏巡抚忙着海民回迁,五皇子问柳扶风可对新军训练有兴趣,柳扶风想了想,道,“臣少时受伤,不良于行,更不通武功。”
五皇子道,“要推兵法大家,如孙膑如张良,哪个又是绝世武功之人。将领,原就与剑客不同。我并不是一定要你去,只是想着,扶风你有兵家之风,若你有此意,如今正是便宜。”
柳扶风沉吟片刻,五皇子的建议,他倒还真有几分心动,柳扶风思量道,“臣也曾读过几本兵书,只是臣到底身体有碍,还得殿下派一名副将辅助。另外,臣现只要一千人,先试试手。只是,臣要的人,想亲去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