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还没等在场的老头子们开口,她便率先表示对裴绍支持。
“若无国师,我儿早已惨遭横祸,大宁江山落入叛臣之手,单凭国师之位,怎够报偿?”她看着诸位大臣,态度坚决,“如今京城还在秦王掌控之下,晋王虎视眈眈,诸位卿家谁能替我儿平定京中局势?”
前一句是说白子慕功劳是国师的位置都配不上的,另一句就是威胁群臣了,他们都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子,怎么可能和秦王对抗。而白子慕的能力有目共睹,只有他才能化解此时的危机。
相比裴绍,太后与这些老头子们打交道的时间更长,先帝在时她便参预朝政,因此半是讲道理半是胁迫,让大家都接受了裴绍的决定。
看着大臣们敢怒不敢言的样子,裴绍松了一口气,刚准备带着众人去吃晚饭,顺便做下一步的布置,便听到隐隐的轰鸣声。
这声音越来越大,渐渐能够听出是整齐的脚步声。大家纷纷停下脚步,没过多久,便看到一群列队整齐的兵士小跑过来,将他们团团围住,而秦王则骑着马,穿过士兵的队列,来到裴绍面前。
裴绍看着他这位三叔,向前跨出一步,一手握着白子慕的手,一手抓着太后的衣袖,将他们护在身后。白子慕握着他的手,看着面前的阵势,却没有使用法力。
太后挣脱儿子的束缚,从他身后走出来,挡在裴绍身前。
“娘。”裴绍小声叫道,他也来不及再将太后拉回来,只能站得离她更近一些。白子慕靠在裴绍身后,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秦王,只要裴绍说,他就会将秦王先擒住。
一时间,大家都绷紧了身体,现场的气氛剑拔弩张。诸位大臣都想着国师能不能赶快大发神威,解决这个祸患,而裴绍和太后都紧盯着秦王,等着看他想要做什么。
然而秦王却突然下马来,双膝着地冲着裴绍跪了下来。
“晋地叛臣正在攻城,如今臣已令人封闭城门,迎战晋王,望陛下允许臣代陛下出战,平定晋王之乱。”
他这话一说出口,不仅是裴绍,在场众人都愣住了,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白子慕还是看着秦王,别人不明白他自然也不明白,不过他握着裴绍的手,大概明白了那么一点。
对于裴绍来说,秦王和晋王都是叛臣,秦王打着小皇帝羽翼未丰,需要辅佐的名号,自封摄政王,将皇帝当作傀儡。
而晋王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要清的不仅是秦王这个君侧,还有他边上那个君,好自己当皇帝。
不过晋王打仗还行,脑子却不太好,刚到京城就被秦王忽悠住了,还替秦王追杀小皇帝,将他知道的事情分享给秦王。
大概是因为他身边的人还没那么蠢,所以提醒他被忽悠了,他才恼羞成怒,兵临城下。
如今在明面上的坏事都是晋王做的,秦王是那个无辜的君侧,如果他带兵出征,击败晋王,那他就是保护皇帝的忠臣,而非胁迫皇帝的反贼。
如今京城都在秦王控制下,他本来不需要大费周章讨好皇帝洗白自己,之所以他会有这样的行为,定然是因为他感觉到了威胁,他不能战胜的威胁。
这威胁只可能来自于一个人。
白子慕。
但新上任的国师这会儿对于这个逻辑半懂不懂,趁机靠在裴绍背上,放松了身体。裴绍想明白了秦王的意图,他心里当然不愿给他这个机会,做了一个月的傀儡皇帝,他已经受够了,怎么可能让秦王继续作摄政王?
可这事也由不得他,白子慕虽然能力超群,未必不能依靠一人之力抵抗百万大军,但这样必定耗费掉他全部的法力,得不偿失,裴绍也不可能让白子慕这么做。他也可以让白子慕先擒住晋王,但晋王大军跟随晋王多年,裴绍年纪轻轻尚不能服众,无法控制军队。
秦王毕竟多活几十年,老谋深算,裴绍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够做到。让他去平定晋王叛乱,何尝不是裴绍在利用他?秦王走出这一步,也实在是无奈之举,他听了黑甲军对于佘山情况的描述,便心生寒意。白子慕能够护住一座大山,就算不能把自己的党羽一网打尽,趁着自己不备把自己怎么样总是可以的。
他还不想走上先帝的老路,成为暴毙的秦王。
不止裴绍,其他大臣也都想通了这事情之中的关节,几乎也都支持裴绍委任秦王平叛,同时不仅对于裴绍封白子慕做国师的决定不再反对,还有人已经要着手给国师安排官邸,让国师尽快上任,守护大宁。
裴绍就让工部尚书安排国师府的相关事宜,选址当然要离皇宫近,还得是风水宝地,没完成前,白子慕就留在裴绍身边。
京城内的危局暂时缓解,裴绍下旨命秦王出征,名号还是摄政王。众位大臣也可以各回各家,稍作休息,不过出于安全考虑,裴绍还是让白子慕在他们身上留下一个印记,一旦他们受到攻击,不但可以挡下一切伤害,白子慕还能马上知道。
等到裴绍回到寝殿的时候,裴煦已经坐在桌前等得累了,他看到了裴绍过来,就立马挺身从椅子上跳下来,奔向裴绍,张着手臂让他抱。
“哥哥,你可回来了,我都要饿死了。”裴煦被裴绍抱起来,搂着他的脖子,黏糊糊地和他撒娇,裴绍也摸摸他的脑袋。
“母后!”裴煦刚才只注意到了裴绍,没注意到他身后的太后,这会儿看到了,又激动地喊了一声,从裴绍怀里又跑到太后怀里让太后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