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5页
    周楹打出生开始,身体就没好过,与灵骨融合需要适应,端睿在他身上打了三百骨钉,隔一段时间拆一点。
    五年后,端睿大长公主检查过他灵骨的情况,终于将全部的骨钉收回了:“你灵骨已经归位,可以下山。”
    “多谢端睿殿下,”周楹道,“这些年有劳您亲自护法。”
    “不必,这里面本就有我的因果。”端睿道,“周家的事,与小辈无关,你回去好自为之,仙山会秉公处事。”
    “是。”周楹虚心受教,见端睿要走,又叫住她道,“不知晚辈离开仙山之前,能否替外祖母见士庸一面?他五年没写过家信了,老人家十分挂念。”
    端睿大长公主一摇头:“我来时途径飞琼峰,仍在封山。”
    周楹闻言垂下眼,很快又若无其事地起身恭送她,笑道:“是么,那不巧了。”
    这时,端睿大长公主忽然瞥见窗台上摆着只木雕的因果兽。
    周楹顺着她的目光看了一眼,便说道:“士庸之前在潜修寺,不懂事讨来玩的,是殿下所作吧?”
    端睿大长公主:“苏管事说的?”
    周楹摇摇头:“不曾,是我能感觉到它与殿下气息相连。”
    端睿大长公主脚步一顿,转头看了周楹一眼,罕见地主动问道:“你眼中所见,是什么样的?”
    “顶级灵感么,”周楹一挑眉,摇头道,“与生俱来,晚辈也无从比较。没什么稀奇的,也就是比普通半仙耳聪目明些吧。若是有很强的因果纽带——譬如这因殿下而生的小把件放在您身边,我能感觉到一点。”
    他眼里,憨态可掬的因果兽摆件和高不可攀的端睿大长公主一样,身上蒙着一层清清楚楚的阴霾。
    周楹眼也不眨地笑道:“都有同源的中正无尘之气。”
    这种拜年一样的恭维话端睿向来不往耳朵里听,只一摆手,嘱咐道:“寻常修士灵感与修为相符,独你不同。五感乱人心,灵感太强未必是好事,你虽拿回灵骨,不至于早夭,也比同等修为之人体弱,维养丹药不可少。”
    周楹点头应是,目送着她的背影,笑容四平八稳,心想:“半步蝉蜕,道心蒙尘。”
    大长公主常年闭关,二十三年前,周坤偷走的心魔种不可能种在她身上,但眼下连她都受了影响,可见那魔种在仙山上长起来了。
    他轻轻点着自己的手指关节,像司命一脉观天象一样掐算着自己的计划:不着急,半仙的日子长着呢。
    黑猫凑过来,本想蹭他的腿,一抬头看见他的笑容,不知怎的往后缩了一步。
    庄王一低头对上猫瞳,脸上好似刻印上去的笑容就消失了。
    十四年前,他挣脱无渡海,九死一生,肉身在人间大病一场,有个小混蛋以己度人,以为他是为死了条老狗伤心,不知从哪捡来了这只小东西,偷偷塞进了他书房。
    幼猫吓得要死,尿了他一套前朝大儒手注的四书……净糟践东西。
    “把你托付给苏长老吧。”周楹一俯身抱起猫,“在灵山上你能多活几年,我不用你陪了。”
    十四岁的老猫多少能听懂一点人话,睁大了眼睛看着他。
    周楹弹指打出一道符咒,几个稻童应召进来,给他收拾东西。
    “别碰那个。”一个稻童端起桌上锦盒的时候,忽然被一道符咒打开,周楹冷冷地说道,“别碰有锦鲤的东西,收拾别的去。”
    掀开盖的锦盒里是一打避尘符咒。
    笔法稚拙,一看就不很熟练,保存得十分精心,灵气一点也没流失,同五年前一模一样……在常人看来。
    然而顶级灵感的眼睛里,避尘符咒上,那个人的气息早就消失了。
    第71章 不平蝉(五)
    大宛各地都设有“开明司”,因人员众多、琐事庞杂,开明司的数量比天机阁分部足足多出三倍。
    金平城里的“开明司”就设在南城,此时,院里有一小撮准备加入漕运的开明修士正笨拙地学画水龙符。
    这些开明修士们衣着打扮都很光鲜——光鲜得过于隆重,个个跟要参加什么封禅大典似的。穿得这样里三层外三层,在炎炎夏日里“吭哧吭哧”画符,不一会儿就一身热汗。
    但没有人笑话他们,开明司主簿进来看了一眼,只是悄悄让人在院里加了些冰。
    开明司里常驻的人大多也是开明修士,刚洗干净一身的泥,还没忘了出身,自然不会笑话这些跟自己一样出身的兄弟们……哪怕过些年忘了本,应该也不敢,他们头顶的庄王殿下可不是什么活菩萨。
    开明司刚成立那会儿,人少事杂,忙不过来,正好玄隐山裁撤了驻矿办,原来南矿的外门修士们就给调进了开明司。
    南矿的水被周氏兄妹搅得浑浑的,能从中全身而退的,基本都是大家族子弟、正经潜修寺出身,当年开了灵窍但没能入选天机阁的。这些人不因自己是废物而屈辱,反倒因为被迫与这些乡下贱民为伍不痛快,在南矿有安阳长公主压着还好,来了开明司,鼻孔都翘到了天上,里头能栽几排向阳花。
    这帮“向阳花盆”这辈子跟筑基是没什么关系了,也不打算精进修为,平时奢侈放纵,拿雪酿当水喝。吃多了迷人心智的琼芳瘴,行事越发没了人样。开明司刚开局,就有几个“前辈修士”喝多了,欺负了一个开明女修,致其吞符自尽。她的同乡同伴悲愤地讨说法,没人承认,高人一等的“前辈”们抱团。当地开明司无可奈何,只好一边上报,一边徒劳地命人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