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页
    梁帝又问道:不知易之如何看待清谈?
    苏易想了想,他有些摸不清梁帝为什么这么问,便道:陛下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梁帝失笑,你与朕十余年的交情,说真话朕还能怪罪你不成?当然是真话。
    苏易挑眉,道:依臣所见,这清谈,八个字足以形容。
    镜花水月,梦幻泡影。
    梁帝听完,久久不语,手指无意识的摩挲着指尖的白玉棋子,易之这话,若是流传出去,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苏易只是淡淡一笑,不敢欺君。
    他早就发现,梁帝似乎并不是真的像传闻一样喜欢清谈,虽然他总是请名士进宫,但私下却并不见有多热衷。
    就在方才,苏易以天魔秘法观之,刚才那场清谈中,梁帝真实的情绪可不是面上的喜爱,而是可以说得上厌恶。
    梁帝叹道:当下,士大夫人人钻研老庄、易理,整日谈玄论道,无不向往方外之人,做神仙隐士隐匿山林。
    朕把持朝政,时常觉得力有不逮,举目四望,朝堂之上,竟无人可用。
    苏易默然,时局如此,非人力一时所能改变。
    不过,梁帝为什么突然给自己说起这些。
    梁帝看着苏易,认真道:易之觉得,这可是朕之过?
    看着梁帝认真的眼神,苏易心中了然,原来是来求安慰了。
    便摇摇头,道:大梁崇玄之风,先皇时期就有,怎会是陛下之过。
    看着梁帝请继续的眼神,他想了想,又道:若究其原因,不过是时局动荡罢了。
    大梁如今虽表面安稳,但北有鲜卑,东有羌胡,极西之地还有匈奴虎视眈眈蛮夷无不视大梁如膏腴,垂涎欲滴。
    前朝战乱多年,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大梁建国方才百年,元气未复,百姓心中还存着对蛮夷掠劫的恐惧。
    内忧外患之下,无怪乎一些人把希望寄托于神鬼之上。
    其实苏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没说,就是世家。
    在大梁,真正有话语权的,不是皇室,而是八大世家,王谢陈萧,苏白魏赵。
    这八大世家经营数百年,底蕴深厚,势力盘根错节,互为姻亲,结合成一股庞大的力量。
    大梁的朝堂,半数上都是八大世家的子弟或是门下。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大梁的官制九品中正制。
    想在大梁做官,只有一条道路,就是由官员中选出德高望重的中正,从文采、德行、才貌三个方面对各郡县适龄青年进行推举和品评,拟定名单,最后交给吏部选拔。
    而这些选拔出的才德兼备者,自然多是世家子弟,从根本上垄断了从仕的道路。
    世家们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实力雄厚,其所在的地方,就好比土皇帝,不但有大量的田地和产业,还拥有自己的私军和营垒。
    可以说,这个时代的世家对于皇权其实没有什么敬畏之心,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底气。
    以至于在这个四方蛮夷虎视眈眈的战乱时代,竟然出现了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这种局面。
    而世家的势大,梁帝可以说是有切肤之痛,特别是其母族赵家。
    他如今,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罢了。
    梁帝长叹道:易之大才,清谈误国久矣,若朕能得到更多易之这样的俊才辅佐,大梁必是另一番气象。
    他仔细看了看苏易的脸色,轻咦一声:朕感觉易之最近的气色似乎好了一些,可是找到了良医?
    苏易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换了一个方子,最近吃着有些效果。
    见梁帝面露喜色,苏易又嘱咐道:不过,这件事陛下先不要透露出去。
    梁帝见苏易面色有异,看惯了宫廷阴私的他马上联想到了什么,追问道:这其中,可是有什么蹊跷?
    苏易垂眸,黯然道:最近刚有些眉目,还在调查中,所以请陛下千万替臣保密。
    梁帝想了想,又道:若有需要之处,易之不妨开口。
    这就是给自己撑腰的意思了,苏易笑了笑,心中承了梁帝的情,行了个礼,多谢陛下。
    正当梁帝与苏易相谈正欢时,守在湖心亭桥边的贴身内侍匆匆走了过来,梁帝面上的笑容一敛,沉声道:何事?
    内侍低着头,恭敬道;陛下,太后召见。
    苏易感受到梁帝心中升起一股烦躁的情绪,低头装作仔细看着棋局的样子,心中却想着。
    看来,梁帝与赵太后关系并不如传闻中的和睦。
    内侍又低声补充道:司徒家的小姐今日来给太后请安了。
    苏易了然,看来太后召见梁帝应该就是为这位赵司徒家的嫡女了。
    难道,太后有意立自家的侄女为后?
    这也不是不可能,亲上加亲,是巩固地位的最好方法,赵家若是能再出一位皇后,八大世家互相牵制的局面,必然会发生改变。
    不过,这肯定不是梁帝想要见到的。
    果不其然,苏易从梁帝身上感受到一股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