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节阅读_144
    重生之不嫁高门 作者:白清词

    杨雁回道:“既舍不得,那你别去了。每日里来回跑,我还怕累着你的腿。”

    闵氏拍开杨雁回的手,道:“别拉扯了,都在一个村子里,你胡乱矫情什么?”

    杨雁回复又拉住杨莺的小手,道:“小莺,你好狠的心肠,你果真要走么?”

    杨莺凑近她,耳语道:“雁回姐,我那村学是早就不上了的,如今天天闷在家里,也怪没意思。待我去了焦家,往后便是出个门,人只说这是焦云尚的老婆,不会说是杨秀才的妹子。你还是让我去罢。”

    语罢,随着焦师娘,大摇大摆的去了。

    杨雁回在人后恨得直说:“她多早晚变得这般没良心的?生生的拿话馋我。”

    杨鹤道:“和你厮混久了,好好的丫头自然要学出些坏毛病来的。小莺没变成你那样子,已是很好了。你道焦师娘早早将小莺接走是为何?那都是怕跟着你学坏呀!”

    杨雁回恼道:“不听你胡说八道,我自去写我的本子去。上回那个本儿卖得极好,邢先生叫我再多写几个哩。”

    杨鹤道:“去吧。你多出几个本子,待声名鹊起,又得人人夸赞后,我也好跟人说李传书是我的妹子。”

    杨雁回一手指着二哥,道:“小莺必是跟你学的,所以才变得这般没良心。我若是写不好,便不是你妹子了么?”

    杨鹤笑道:“我的好妹妹,你不用气。再过两日便是清明了,到时候,咱们村郊也要竖几架秋千,你去荡个痛快。”

    杨雁回道:“我怕你脸上不好看哩。”

    杨鹤道:“我脸上有甚不好看?那秋千就是给你们女人去荡的。往年你年年去,今年反倒不去了?哥哥考了秀才,你就不跟以前的小姐妹们在一处耍了?”

    不等杨雁回开言,杨鹤又道:“大哥说了,你不用总这么憋屈着自己,倒显得咱们家看不起人似的。”

    “你真不怕学里的同窗们笑?”杨雁回又试探着问。

    “怕什么?”杨鹤道,“你看秦家的老太太,还有萧夫人、温夫人,哪个在你和娘面前是端着架子的?反而那些门户实在够不着的人家,才不过出了几个读书人罢了,便急急忙忙跟市井人家划开界限,动不动就说人家不是正经人家。别人家的女人去赶个庙会,看个灯,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他们偏要说人家都不是正经妇人,还不许自家的女人去。你不必理会那些穷酸。”

    杨雁回又感动的两眼泪汪汪了,拉着二哥的手,道:“不亏是我的哥,真是体贴我。怎么不早体贴?!”

    杨鹤纳罕的看了妹妹两眼,道:“雁回,你近来这眼泪有点儿多呀。”

    杨雁回甩开他,道:“跟你闹着玩罢了,我写我的本子去。”

    ……

    杨莺果然说话算话,虽去了焦家,仍旧时常来和杨雁回作伴。因焦家前头院子里日日都有大小伙子练习拳脚,焦家在后院里也盖着一排屋子,焦师娘和杨莺平日都是在后院里。焦家收拾出一间敞亮干净的屋子给杨莺住,而且又重新修葺粉刷过。里头的家具也都是崭新的,唯有床不合焦师娘心意。焦师娘便打发焦云尚去重新买了木材,另寻了工匠,给杨莺订做一张拔步床。焦师娘还满村里夸杨莺能干、乖巧、贴心,炒的菜、炖的汤都好吃,又会收拾屋子,随手摆弄摆弄,那屋子就变得比以往好看多了。简直好像得了个金蛋似的,每日里喜得合不拢嘴。

    杨崎和闵氏瞧着焦家果然不曾亏待杨莺,也就放了心。

    杨雁回甚是关心焦云尚待杨莺好不好,生怕小妹受了委屈。但想想焦云尚的心思,杨家其实早已人尽皆知,她也就不好问杨莺了。没得再招来误会。不过瞧着杨莺倒也没什么不高兴的。想想焦云尚不是欺负媳妇的人,杨莺又是个招人疼的,往后处处,说不定就如胶似漆分不开了。

    一日,杨莺拿了杨雁回新写的本子来看,看着看着,不由轻声念道:“积雨酿春寒,看繁花树残。泥途江眼登临倦,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这是杨雁回所写话本里的姑娘,因思念情郎,信口吟诵的《黄莺儿》。

    杨莺念着念着,人便痴了,过了一会,才醒了神,道:“姐姐也开始写才子佳人的故事了?才子远走滇南,独留佳人于空闺。这份相思情,真是愁煞人了,我看着都怪伤感的。”

    杨雁回看了她一眼,道:“听说焦大哥近来要往口外走一趟。”

    杨莺立刻听出她话里的意思来,不由红了脸,道:“我还没笑你,好端端的姑娘,写这情情爱爱写得愁煞人了。你是如何体会得人家的一片情长?你倒先来笑我!”

    杨雁回只是看着她笑,不说话,把个杨莺看得越发羞了。

    杨莺恼道:“你再这么,我以后可不来了。”

    杨雁回道:“嫁出去的妹妹泼出去的水,你都成人家的人了,可不就忘了我这姐姐了,我……”

    杨莺着实恼了,狠狠胳肢了她一番:“你再混说,我真的不来了。”

    杨雁回这才告饶:“好妹子,你饶了我,改明儿带你去打秋千。”

    杨莺这才放过了她,又道:“咱们叫上秀云姐,一起去。”

    两个人正说着,崔妈妈忽然上门来了。她是来问闵氏取绣品的。

    杨雁回是去年薛皇后千秋节时,才知道罗氏要将绣品是送给谁了。薛皇后礼佛成痴,那绣品是献给薛皇后的寿礼。那绣的一沓《佛本生经》送入宫中,薛皇后喜得夸了好几回。

    别的官宦人家,便是料到了薛氏将为新后,也不见得知晓皇后喜好。待薛皇后入主中宫后,距千秋节已很近了。那些人便是知晓了皇后喜好,也未见得就能来得及新绣出这么些绣品。听说倒也有命妇紧赶慢赶绣了佛经的,却远不及五彩斑斓,鲜丽夺目的《佛本生经》讨薛皇后喜欢。

    这寿礼并不奢华昂贵,但薛皇后和今上一样崇尚节俭,焉能不喜?是以,这份寿礼送的实在讨巧。

    杨雁回不由咋舌,罗氏实在是很有政治眼光。得过皇后金口称赞的老人家,秦明杰还不更得礼遇?

    另有忠烈侯、一品诰命夫人萧桐,献上一架玉石屏风,也甚是稀奇。

    这架屏风的用料,乃是从西川一座玉矿直接出产的一块未经雕琢的大璞玉,高一米五,厚五寸,长二米,上有天生的玉石纹理。那纹理在近前瞧不出有甚稀奇,但走远些便能看出,里头竟影影绰绰的酷似坐着个如来佛祖。

    萧桐命人以上好的金丝楠木制成底座,做成屏风,献给薛皇后做寿礼。这架屏风虽说奢华昂贵,但以萧桐的身份,寒碜东西她也拿不出手。这份大礼,也极受薛皇后的青睐,且在京中贵族之间成为奇谈。

    原本杨家不想再跟秦家有牵扯,说定了不再往秦家送鱼,让他们另寻卖家。但罗氏也是礼佛之人,皇后有了,她还没有,这心里自然也挠得慌。便将价钱又加了数倍,央闵氏再绣一套。闵氏本欲拒绝,但对那价钱实在心动,便又同意了。

    是以,这鱼是不送了,但杨家还是跟秦家有牵扯。不过秦芳在侯府屡屡莫名其妙犯错,惹得婆婆和夫婿十分不喜,早已消停了。苏慧男这边也被逼得步步后退。秦明杰“无意”间发现,苏慧男的娘家兄弟在帮秦府重修旧宅时,大肆中饱私囊。其余管事因忌惮苏姨娘,是以,眼睁睁看着他大把大把往家里搂银子,却不敢报上去。秦家的旧宅修好后,苏慧男娘家也另起了一座规模略小一些的宅子。秦明杰怒不可遏,是以,苏慧男如今已混到协理太太管家的地步了。要不是因为太太生了一对龙凤胎需要照顾,她连个协理也混不上。

    看来葛倩容认为现在还不到放出杀手锏的时候。或许也是因为,搜集的证据不够,秦明杰未必肯信。但瞧这阵势,她是占尽了上风。不过,苏慧男颇有心机,绝不会就此轻易倒下,想来必会找准机会反扑。

    只是如今的杨雁回,已不大想理会这些事了。她不想再让心绪被仇恨填满。一个人若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实在太容易行差踏错了。她之前坑害的绿萍,不能算多么无辜,但她害怕再这么下去,她会迷失到陷害无辜者的地步。

    所幸现在那什么秦夫人、罗姨娘的,也都不来找杨家的麻烦了。

    当初罗氏担心闵氏不愿再帮她绣佛经,便从葛倩容处借调了崔姨妈,让崔姨妈从中说合。既是崔姨妈说成的事,后来便是崔姨妈来问闵氏拿绣品。闵氏和杨雁回已是很久没踏进过秦家的门槛了。以前杨雁回总撺掇着闵氏去,现在躲还来不及。不见仇人,也就不想那些事了。

    崔姨妈此次取了绣品后,稍稍坐了一会,和闵氏拉了拉家常。闵氏甚是挂念绿萍,崔姨妈便道:“她现如今自己住着一处院子,呼奴唤婢的,久已不伺候别人了,过得也没比谁差。那罗姨娘也倒了。原本侯府的人只当她家是在京里开生药铺子的,后来你那官司传开了,人才知道她娘家还做过那许多恶毒事。申老夫人不喜她,刻意打压,她凄凉着呢。”

    闵氏担忧道:“一枝独秀未必好,指不定碍了多少人的眼。”

    崔姨妈道:“绿萍会小心的。”

    坐了一会后,崔姨妈便告辞离去了。

    ……

    转眼即是清明。京中人家纷纷出城踏青,乡野小路上,游人仕女众多,桃红柳绿,彩衣飘飘,比往常热闹多了。单青梅村附近的官道上,一日间便有五位贵妇人,坐着大轿,前前后后簇拥着七八十位媳妇、丫头、并管家、小厮等,另有军牢前边执棕棍开道,后边下人扛着大红柄金掌扇,一路往小潭山的觉明寺去了。

    杨雁回看这阵势,心说,乖乖,这觉明寺越来越红火了。看阵势,这几位可都是勋贵之家的夫人。

    那几位夫人因清明时节,郊野景色喜人,各个都让敞着轿帘。那一身身华丽的通袖宫袍,雕花玉带,真真是贵气逼人。

    杨雁回心说,京中女子真是越发了不得了。才多久的工夫啊,贵妇们便都敢抛头露面了。想当初,萧桐掀开帘子随意露个脸,惹得多少人发狂啊!

    又想,怪不得大哥二哥肯让她多多放松一把了呢!哼,白叫她感动一回!

    庄秀云带着杨雁回和杨莺在路边看了一回贵妇出行的热闹,便又和她们去了青梅村田间竖着的几架秋千旁,和村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一起荡秋千。

    女人们难得有这等大显身手的机会,各个拿出真本事,荡起来时,恨不能将自己荡到云彩上。下来时,一个个轻巧巧落地,没有一丝丝狼狈。

    有游人远远瞧见了,还高声吟诵着什么:“彩架傍长河,女郎笑且歌。身轻如过鸟,手捷类飞梭……”

    引得一众女子哈哈大笑。杨雁回不由撇撇嘴:“咱们这秋千可没傍着长河,生搬硬套,俗不可耐。”

    轮到她时,她自也不会客气,轻巧巧上了秋千,高高荡起来。那天上的云彩,在她眼里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她只觉自己能变成鸟,离了秋千架也能飞就好了。

    ……

    清明过后,杨雁回复又将心思投入到了话本里。她一连写了几个话本,都被邢先生拿去刊刻了。邢先生给她的润笔也越来越丰厚。其中一个本儿刊刻后,足足卖了三个月,还有人嚷着要买,且买家多是女客。有人因为这个本儿,猜测李传书或有可能是女子。

    杨雁回将自己卖得最好的话本给杨莺看。杨莺还说:“我那日才看了一半,便觉这本子写得极好。那男女相思之情,全不似男人家写得那般生硬造作。里头有一首《黄莺儿》,读来实在伤感。上回姐还笑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