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八九章 绍兴元年
    临安!
    街市上一片熙熙攘攘,百姓们正在各种采买年货,准备欢度新年。
    虽说川陕、荆襄、淮北都在打仗,但是江南一片祥和,丝毫不影响新年氛围。
    尤其是捷报频频传到之后,整个临安都洋溢在喜庆中。
    襄阳的捷报到了。
    荆湖北路宣抚使岳飞奏报,于襄阳阻击金军,粘罕、兀术两路兵马,使其始终无法破襄阳、渡汉水。
    数日之前,更是抓住一次机会,在汉水畔歼敌千余,逼的金国元帅粘罕退兵南阳。
    这个消息,已然足够让人兴奋。
    金军最引以为傲的两位名将粘罕、兀术,在岳飞麾下连连吃瘪。
    继续驸马徐还之后,大宋又有一颗将星冉冉升起啊!
    局面喜人,让朝野为之振奋。
    紧随其后,大散关的捷报就来了。
    先有张浚设伏诱敌,在大散关前斩杀三千金军先锋。
    随后秦国公徐驸马亲率七千精兵,不畏严寒艰难,穿越秦岭,突袭和尚原,大破金贼。
    斩杀击溃金贼三万有余,夺回和尚原要冲之地。
    更重要的是,金将完颜娄室受伤,忧愤而亡。
    消息传到临安,朝野惊喜不已,激动人心。
    七千破三万余,以一敌五的胜利啊!
    这本就让人惊喜,而且夺回了和尚原,小半个关中又回到了大宋怀抱。
    要知道在此之前,富平、和尚原两战失败,大散关岌岌可危的时候,大宋朝野一片悲观。
    君臣几乎认定关中将会彻底丢失,也已经做好了放弃秦岭以北领土的心理准备。
    紧急调徐还入蜀,其实主要目的是守卫秦陇防线,确保蜀中无恙。
    现在的结果,出乎预料,算是超额完成任务。
    不仅蜀中无恙,秦陇安然,就连关中似也有保全,甚至收复的希望。
    徐驸马出手,果然非同凡响。
    完颜娄室之死,更是大快人心。
    交战以来,宋国阵亡的将领不在少数,整个宗室几乎全部被俘,宋庭上下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去岁江南之战,大军倒也有所斩获,比如拔离速、突合速等人,都姓完颜,乃是金国宗室。
    但他们身份资历相对有限,并不十分解气。
    完颜娄室就不同了,此人不仅是金国宗室,也是大部落首领,又是统兵一方的大将。
    虽说没有在战场上将其斩杀,但将其打败,令其忧愤而死,比之直接击杀更加大快人心。
    这里面,有一份羞辱在。
    三军士气大振,朝野也是一片欣然,就连皇帝赵构都为之开怀大笑。
    完颜娄室一死,金国三太子完颜宗辅按兵不动,不敢轻易出战。
    粘罕、兀术始终没能突破襄阳,淮水沿岸,挞懒也寸步难进。
    秋冬季节,金国发起的大规模南侵,虽不曾说失败,但至少毫无进展,大宋并未有严重损失。
    这个结果,实乃年终岁尾最大的喜讯。
    加之夏天平定了荆湖杨幺之乱,半壁江山而今格外稳定,这一年都显得十分完美。
    徐还与岳飞,这两位名将无疑是今年大宋最大的功臣,但前提是皇帝识人之明,有人得当。
    官家英明神武,策略得当,用人有方,这些足以记入史书帝王本纪的功劳簿上。
    平定荆湖是二人之功,而后一个在川陕,一个在荆襄,成功阻击金军,打造大宋边防战线,堪称是柱国大将。
    按理说,赏罚分明,当论功行赏。
    不过朝廷暂时并未提及此事,毕竟战事才过半,只是阶段性的胜利,并非论功合适时机。
    说句不好听的,前半程战事如火如荼,胜利在望,后面万一不小心吃了败仗,功过之说如何定论?
    为了避免尴尬,暂且不提,待战事结束,班师回朝之后在再做封赏最为恰当。
    再者,赵构也第一次意识到一个问题——以前似乎有些封赏太甚了。
    徐还、岳飞二人年纪轻轻,都已经是国公之位,接下来有功劳该怎么加封?
    比如徐还,关中之战倘若全胜,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是肯定的。如今正三品的云麾将军,多半得升任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至于实际职务,恐怕至少得失枢密副使,同时还得推恩妻子。
    往后立下的功劳越多,封赏也就棘。
    察觉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赵构突然发现,徐还的功劳似乎有点大……
    功高震主!
    这是所有皇帝的忌讳,哪怕是亲妹夫也不例外。
    好在赵构只是心里暂时泛起这么一个念头,并未深入想,更不会有什么实质行动。
    毕竟徐还刚刚立下大功,更重要的是关中局势需要徐还。
    不过拿下了一个和尚原而已,金军兵锋依旧强大,换了旁人,不说收复失地了。恐怕维持现有局势都难。
    秦陇防线关乎重大,哪敢大意?
    故而对两位主将,并未封赏,不过麾下武将却有适当提升。
    比如岳飞麾下的张宪、王贵,西军中坚守仙人关多日的吴璘,以及徐还从莫邪关招降的杨再兴。
    尤其是这个名字,朝野都有耳闻,以一敌二,独立斩杀两名金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而且还有个好名字——再兴!
    宰相吕颐浩笑称,此等猛将现世,意味着大宋将再次兴旺,乃中兴之兆。
    中兴!
    简单两个字,对赵构有些莫大的吸引力。
    毕竟他这个皇位来路有点特殊,往后要立足,要青史留名,着实需要点功绩。
    史书上,能被人铭记的帝王,要么是刘邦那样的开国之君,要么是刘秀那样的中兴之主。
    显然,赵构希望成为后者。
    有了中兴之兆,便有文臣提出顺应天意,更改年号。
    赵构原本的年号是“建炎”,建有建造、成立之意,炎则代指南方。
    取这个年号,大概是因为赵构当时在大宋的南京应天府登基,重建大宋社稷之故。
    而今局势有变,有中兴之兆,故而有臣子提出改元建议。
    绍兴!
    这是礼部给出的新年号建议。
    绍乃继承之意,兴为兴旺。
    继承大宋江山,并使之兴旺。
    何其美好的寓意啊!
    赵构一听,欣然应允,决定元日正式更年号为——绍兴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