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都是人精,心里一下了然;皇帝与定国公府,在博弈,且目前看来,是各有凭恃,旗鼓相当。
崔然夫妇心里也一下确定了,定是皇帝授意长公主,务必请他们到府上参宴的。
看来,皇帝私蓄的暗卫首领的尸体,已被他们找到了。
想起那晚的狂风暴雨,崔然心想:匆忙之间,难道手下的洞挖得不够深?尸体被雨水冲刷出来了?
幸而秦悦伤重昏迷的消息早已传遍京城,皇帝心里可能还在猜想之中。
他大概以为暗卫首领处决秦悦的时候,才被崔然杀害,那么岩洞里的秘密,崔然还未必知晓。
糟糕,中计了,棋差一招,被皇帝诈了。
自己刚才就这么毫不客气地顶回去。
皇帝这下可以确定了:他们已知道了岩洞里的秘密!
孙希惶然之下看向崔然,只见他神情淡淡,只默默抚着腰间的玉珏。
他一向都是要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才会有这个动作。
他想干什么?
她情急之下,目光直愣愣射向长公主,却见她正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她比任何时候都要讨厌这张笑脸。
她觉得这笑,像是一道催命符。
那么宁姐姐,她此刻又是扮演着什么角色?
刚才她在门外为自己解围,显然是没有参与长公主和皇帝对他们夫妇俩的设计。
那么,难道,长公主因为她是自己的亲姐,而对她有所防范,瞒住了一些事?
她觉得此刻,姿态还是不要过高,跟皇帝硬杠,对崔家没什么好处:“臣妇小打小闹,让陛下见笑了。”
皇帝微微颔首,便看似不经意间,将这个话题岔开:“崔公,听闻你偶得了米芾的《蜀素帖》?”
众所周知,《蜀素帖》乃当世珍品,书写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纵,用笔俊迈,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
齐国公笑着答道:“陛下若喜欢,老臣这就献上。”
皇帝饮了口茶,语气柔和:“君子不夺人所好,崔公素爱书帖名画,还是自己留着欣赏吧。”
齐国公喜笑颜开,也不推辞:“谢陛下体恤,老臣也就这点爱好了。”
皇帝又朝孙河道:“孙爱卿最近辛苦,谢丞相上呈的《流民图》和奏折朕已看过,孙爱卿实地考察,是否言过其实?”
孙希想起崔然之前跟他说过的话:陛下痴迷政斗,疏于江山社稷。
百姓之福祉,朝廷之实情,他全然不顾,他只怀疑这是谢丞相趁机弄权,故意将灾情扩大,拿走国库的银子。
他美其名曰赈济灾民,实际上,是借此妖言惑众,说革新改制导致灾民增多,以此扰乱朝中正在观望革新改制的贵族世家的心。
自去年开始,中原大旱,滴雨未降,农作物全部枯死。
农民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到处逃荒。
而皇帝却罔顾民情,为了新法的顺利施行,增加赋税,充盈国库,以显示自己颁行的新法,是利国利民的。
第230章 前朝后院俱失火
孙希觉得,这个皇帝倒像是现代社会某些只追求政绩,以及表面数据好看的庸官。
孙河起身回禀:“革新改制以来,我朝国库充盈。
“个别地区有难民,那也是无可奈何,非新法之罪也。”
“谢丞相提议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的举措,实在是饮鸩止渴,浮于表面,沽名钓誉之举耳!”
孙希明显感觉到,崔然握着自己的手,指节咯咯作响。
她心里大骂,孙河说的这是什么屁话,不管哪朝哪代的明君,遇着大旱饥荒,不是开仓放粮,就是减免赋税。
他居然说,此举是饮鸩止渴,浮于表面,还沽名钓誉?
我倒想听听,他还能说出什么花来?
皇帝听了这话,却似乎十分受用。
他朝孙河笑了笑,举杯浮一大白。
孙河受到鼓励,继续慷慨陈词:“此天灾,非人祸也。”
“陛下应诏有司祠雷师、雨师,以甲、乙日择东方地作坛,届时陛下和国师亲上祭台祈雨!”
“取土造青龙,长吏斋三日,诣龙所,汲流水,设香案、茗果、糍饵,率群吏、乡老日再至祝酹,不得用音乐、巫觋。”
孙希心里一万头沙琪玛奔腾而过,原来这就是孙河所谓的治本之法?
这才是真正的沽名钓誉好吗?
在人间虚活五十多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说法。
作为一个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穿越者来说,皇帝用设坛祈雨这种方法去祈求天降大雨,无疑是痴人说梦。
果然当权者看你不爽的时候,你不管做什么都是别有用心,罪该万死!
但她扫了眼在座的宾客,全都一副非常赞同的表情。
崔然亦如是,只不知他是真赞同,还是假赞同。
皇帝龙心大悦,大笑道:“孙爱卿言之有理,这便着手去办吧。”
众人一道起身,跪谢皇恩浩荡。
孙希低着头,不断默念入乡随俗,入乡随俗,否则不被人当做妖怪给焚烧了,也会被皇帝给宰杀喽。
毕竟,皇帝小气,不舍得好不容易充盈的国库,又被灾情给掏空了。
皇帝奇葩,他信任重用的大臣,更是奇葩中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