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期过了,便自成定例。众人也就不敢再冒头说什么,私下窃窃私语,卢氏也不管,但别叫她听到。
允良这点对卢氏很是赞赏,卢氏心情愉悦了,身体就有劲,兴致更是好。
她着人收拾出许多旧厢房,旧厅堂,再盘点府库,挑了应景合宜的古董书画,珊瑚盆景,一一布置。
伯府各房,顿时焕然一新。
孙希得益最多,原本因她年少,一直挤在老太太的碧纱橱内。
这一次重新分房,卢敏赏了她一处空阔的大院,院子原名罗喜轩,孙希嫌这名字有点俗气,卢敏便让她自己起。
第36章 孙家有女初长成
孙希想了好几天,又翻阅了诗经楚辞,最终定下莫熙斋,音合自己前世今生的名。
她很满意自己的创作,卢敏却摇头说:“不知出自哪里,也不好听。但胜在是你自己取的,听着也还算和韵流畅,将就着用吧。”
原本孙宁和孙希,每个人配大丫鬟两个,妈妈一个,小丫头四个。
但原来伯府孙琼大丫鬟有四个,妈妈两个,小丫头八个,孙瑶配有大丫鬟两个,妈妈一个,小丫头六个。
卢氏虽裁撤了府中很多人手和出项,但若裁孙琼孙瑶的用度,怕被人说刻薄孤儿寡嫂,这是允良最讨厌的。但孙瑶一个庶出小姐,却比嫡出的孙宁和孙希排场还大,这说不过去。
于是她索性将伯府嫡出小姐都按照孙琼的定例。
孙蔓是庶出,便按照孙瑶的定例配置人手。
这样一来,孙宁、孙希、孙蔓三人的待遇就立马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除了原本就跟着孙希的两个大丫鬟抱竹和抱夏,赵妈妈,底下的四个小丫头全被卢敏找人牙子发卖了,又另给孙希精心挑选了一个圆脸和善的卢嬷嬷、两个大丫鬟和八个小丫鬟,和孙希一起,住进了莫熙斋。
孙希为叫的方便,新来两个大丫鬟便按照惯例,取名抱春、抱冬,小丫头分别取名秋纹、秋香、秋娟、秋柳、秋葵、秋梨、秋月、秋爽。
莫熙斋离寿安堂不远,孙希有空便去祖母处陪她说话。去祖母的小厨房跟厨子一起研究菜式,说笑话逗祖母开心,让祖母多进食。
允良见孙希如此孝顺懂事,大为高兴,在外头看见什么小玩意,好吃的,就都带给她。
孙希得了奖励,更是殷勤服侍老太太,当然,也带着七分真心。
病去虽如抽丝,待开了春,申老太太的身体终于大有好转,可以搀着林妈妈在院中散步了。
孙希自搬去了莫熙斋,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生活得无比自在惬意。
她除了看话本,其他技艺也开始认真学习起来。
崔然偶尔会来帖子邀她去文昌阁还书或借书,三次有一次,都会碰到崔夫人。
文昌阁的藏书很丰富,包含各种类别的书籍。
孙希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阅的书籍基本上为分为七大类:历史、菜谱、佛经、刺绣、话本、洞见和梦里芳华。
洞见,据说是大周朝最受读书人欢迎的民间小报,一月只发行一次。
这是一份颇有水准和规模的报纸。里面对于大周朝内外局势的分析很是准确和翔实,孙希曾在文昌阁的角落里看过大周朝的官方邸报,里面的文章毫无趣味性,流水账一般,她实在看不下去。
而洞见里的文章,类似于现代的杂文,言辞犀利,理据充足概括,比起邸报,着实吸引人多了。
孙希心想办这份小报的主人定是高官或者皇亲,并且有强大的信息网。
梦里芳华是比宋话本还精彩的民间小报,它和洞见走的路子完全不同。
在民间的受欢迎程度也比洞见高出百倍,若说洞见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那么梦里芳华就是下里巴人,雅俗共赏。
它每周便会发行一次,据说上面所写的故事都是王侯贵族的内帷私密,当然,也会有花魁娘子和落魄书生以及豪门贵公子的爱情绯闻,孙希觉得这基本上类似于现代人的名人富豪八卦周刊。
梦里芳华,孙希在文昌阁选书的时候,偷偷看过几次。
再后来有一次来还书,崔然便跟孙希说,梦里芳华,我也爱看,要不以我名字借出去,我们调换着看。
孙希严重怀疑崔然在藏书阁装了监控,但在这烦闷的古代闺帷,这种诱惑,怎抵得住?反正这和话本,也无太大区别,孙希索性破罐子破摔,看了再说。
孙希前世试着学过钢琴和古筝,但都没天分,半途而废。孙宁琵琶一绝,孙希在六岁的时候,也被卢敏逼着学过几个月,但她毫无长进,只好放弃。
琵琶不行,琴棋书画,总要选一样。最后孙希选了最实用的书画。她甚至偷偷想着,即便以后家族因为什么原因落魄了,好歹刺绣和书画都还能卖钱。
既然要学,卢敏自然延请名师。待孙希长到及笄之龄,她已经学书法十年,学画九年,并且在东京贵妇圈小有才名了。
画和刺绣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十来年下来,孙希的刺绣技艺精进得很快,有次,她让抱竹拿着她绣的一幅福禄寿,以抱竹的名义卖给城中顶级的锦绣绸缎庄,竟卖出了一百两银子的高价。老板还追着抱竹讨要更多的绣品。
孙希自然不会再给,被卢敏知道她一个伯爵府贵女,典卖绣品,非教训她辱没家声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