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农家有点田_分节阅读_180
    农家有点田 作者:送君十里

    而整个过程中,玉屏郡主就只问了宋凝一些有关不夜镇的具体规划的事情,而宋凝也尽职尽责地给出答案,并且将之前韩度月画出来的图呈了上去。

    两人就此时谈论了约莫一个时辰后,玉屏郡主什么都没说,就直接让宋凝离开了。

    于是之前韩度月所说的那些经验和技巧竟然都没有用上,这让韩度月有那么一瞬间的傻眼和惋惜,不过下一刻就又轻松了起来,毕竟还是用不上的好啊,这样就说明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比起宋凝,反倒是之后韩度月面对的问题更让人觉得尴尬和浪费脑细胞。

    玉屏郡主问的是:“倘若有朝一日,宋凝他又有了新欢,想要纳妾,你会怎么做?”

    “宋凝是不会这样做的。”韩度月想都没想就给出这个答案。

    玉屏郡主愣了一下,锲而不舍地追问:“那如果呢?”

    韩度月很想说根本不存在这个如果,但是看着玉屏郡主那副十分认真的模样,韩度月还是强迫用仅剩下的脑细胞仔细思考了一番,然后很用心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不过如果他执意要这样做的话,那我就只好先同他和离,并且从他手中得到应有的赔偿,至于之后他要怎么做,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第193章

    “和离?你不知晓若是你阻拦他纳妾,便是善妒,乃是七出之一吗?”玉屏郡主善意地提醒道。

    对此,韩度月只是撇了撇嘴,十分不以为然地道:“那有什么,他之前可是给我写了保证书,还按了手印的。若是到时候他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把这份保证书给公诸于众,看谁掉的面子更多。”

    “保证书?”饶是玉屏郡主见多识广,在听到这个词的时候脸上还是流露出少许茫然和不解来。

    韩度月于是就把保证书的事儿当做业余话题和玉屏郡主说了一遍,说到最后,自己先忍不住笑了:“我当时就是提了一下,根本没有想到他竟然真的把这东西写出来了,我想想反正我也不吃亏,就收下了。”

    玉屏郡主沉默了,不知道是被这件事给震住了,还是因为她通过这件事找到了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贵人,我就是随口说说,您可别放在心上啊。”韩度月有些囧了,她这番话本来就是想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的,怎么气氛没活跃成,反倒好像带来了什么了不得的反应?

    韩度月前思后想了一下,这话难道也涉及到了皇家的权益?可是好像也没有啊?

    还是说这位玉屏郡主其实是一位严格奉行三从四德、以夫为天等标准的典型封建女性?要真是这样的话,自己刚刚那番话似乎就确实有些太过分了,可是这个话题不是玉屏郡主自己先挑起来的吗?

    一时间韩度月有些摸不清玉屏郡主的想法,只能有些忐忑地坐在那里,心中开始盘算着该怎么补救现在的场面。

    谁知她还没想出个答案来呢,就被玉屏郡主接下来的话给雷了个外焦里嫩:“若是可以,你可否将那份保证书拿来给我瞧瞧?我想……想看看他究竟是怎么写的。”

    没有想到韩度月这些打趣的话,竟然真的成功开启了玉屏郡主新世界的大门,她想着如果连一个小小的农家女都能让一个男子写下这种东西,那她堂堂郡主岂会做不到?

    当然,玉屏郡主并不是瞧不起韩度月,只是两人的身份、地位的差距就摆在那里,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真是想忽略都难。

    韩度月傻傻地坐在那里,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起的话语。

    “我只是想要看一看罢了,若是我也看到了那东西,往后你的未婚夫便更加不敢背叛你了,到时候我会帮你说话的。”玉屏郡主有些尴尬地端起茶杯,然后欲盖弥彰地解释了一番。

    虽然这个世道对女子的标榜都是诸如“三从四德、贤惠大方”,“幼时从父,嫁人从夫,夫死从子”,“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压制女性思想的准则,但女子的内心深处还是存在个人情绪的。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大户人家争风吃醋、明争暗斗的事情了,所以即便是自幼便介绍诸多传统封建教育的玉屏郡主,在面对一些事情时,也难免会有属于自己的想法。

    韩度月眨了眨眼睛,看着玉屏郡主那副严肃中透着尴尬的样子,心中觉得十分好笑,但是又不敢真的笑出来,只能硬憋着:“多谢贵人为我考虑,等我下次过来就把保证书给带过来。”

    “也好。”玉屏郡主一脸严肃地端起了茶杯。

    韩度月回去后,就忍不住一脸笑意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宋凝,然后忍不住调侃道:“亲爱的,你是不是觉得特别荣幸,连玉屏郡主都对你的保证书很感兴趣呢。哈哈,我觉得这份保证书说不定是这世上的独一份呢,我要不要好好地装裱一下,挂在床头?”

    宋凝一脸严肃地听韩度月把调侃的话说完,然后直接反问了一句:“小月,你方才叫我什么?”

    韩度月下意识地一愣,顿时有些脸红,果然调侃的技能不如人,还是少开口为好,否则一句话就被人翻盘了。

    “那个……我有点累了,还是早些回家去吧。”韩度月红着脸想要趁机撤离,却被宋凝给拉住了手。

    “亲爱的,你再这样叫我一次吧,好不好?”宋凝厚着脸皮拉着韩度月的小手,很轻柔地搓了两下。

    韩度月的脸顿时爆红起来,眼睛下意识地瞪向宋凝,却只换来对方爽朗的笑意,以及愈发凶残的揉手、揉脸行为。

    韩度月本是打算隔天再去拜访玉屏郡主的,可谁知道她还没登门呢,玉屏郡主竟然直接出现在了清源村,这简直比之前玉屏郡主对宋凝的保证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件事还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而且玉屏郡主还不是直接去了韩度月的家,而是先去了李昊那里,然后又派人过来把她叫了过去。

    一时间整个村里的人都被惊动了,大家纷纷跑去里正家门口去看那几架大气磅礴、且富丽堂皇的马车,还有那一排又一排的侍卫,然后小声地猜测今日来村里的人到底是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架势。

    韩度月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在众人的注视中,一步步走进了李昊家,以前韩度月来过这里不知多少次,可只有这一次让她觉得亚历山大。

    身后的村民在看到这一幕之后,顿时又议论了起来,有的人甚至企图模仿韩度月,看看能不能跟着进去,结果当然是被面无表情的侍卫给直接架了回去。

    专门跑过来看热闹的小凤在看到这一幕后,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两下,直接转身钻出了人群,朝家里跑去。

    进了院子,韩度月就看到了那几个守门的下人,因为见过几次面,加上韩度月每次给玉屏郡主准备东西,都没有忘了这几人,所以他们也能认识彼此了。她微笑着和这几人打了下招呼,就进了屋。

    屋里头,玉屏郡主坐在上座上,李昊则是端坐在下首的位置,两人之间保持着沉默,见到韩度月进来了,玉屏郡主这才抬起目光,笑着道:“你来了,快坐下吧。”

    “玉屏姐姐,您怎么到这里来了啊?”韩度月行了礼之后,有些疑惑地看着玉屏郡主。

    玉屏郡主微微一笑,颇有些神秘地道:“我今日过来,是给你送谢礼来的,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谢礼罢了。”

    韩度月有些诧异地挑了挑眉,接着才注意到桌子上摆着的用红布盖着的托盘,下面好像放了一层薄薄的东西。

    “玉屏姐姐,你太客气了,能帮到你,都是我应该做的,哪里需要什么谢礼啊。”韩度月心里乐滋滋的,嘴上还是装作客气地推辞了起来。

    “哦,其实这东西也不是我想给你的,只是毕竟圣上的手谕都已经下了,总不能再把这东西给推回去吧?”玉屏郡主挑了挑眉,浅笑着等待韩度月的反应。

    圣上的手谕?韩度月在听到这个词的那一瞬间,有了一种浓浓的茫然和遥远的感觉,便觉得心头一跳,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是有关玉米的事吗?玉屏姐姐你真是厉害,竟然都能请来圣上的手谕,你真是太厉害了。”

    “真是没规矩,你怎么能这样同郡主说话?”一直没开口的李昊,在这个时候忍不住轻喝了一句,给出提醒。

    一句话,倒是直接挑明了玉屏郡主的身份,韩度月因为早就猜到了,而且她也猜到当时玉屏郡主之所以让自己叫她“玉屏姐姐”,其实本身就是在给自己暗示。

    所以此时她也没有做出多么惊讶的表情,而是朝着玉屏郡主调皮地眨了眨眼睛:“原来姐姐是郡主啊,那民女在此给郡主请安啦。”

    “先别说这些了,还是先接了手谕再说吧。”玉屏郡主站起身来,神色恭敬地从怀中取出一张明黄的信封来,然后从里头取出一张纸来。

    韩度月有些懵,直到李昊在一旁提醒,她这才不情不愿地跪了下来,这个世道真是纠结,这样跪来跪去的真是讨厌。

    玉屏郡主也是正色以待,声音严肃地将纸上的内容读了出来:“朕闻玉屏郡主所言,清源村有女韩氏聪慧过人,熟识玉米种植之道,故朕特命其督促此事,若能将此法发扬光大,实乃大功一件。为此朕特赏韩氏百金,望其奋勉。”

    “谢……谢主隆恩。”韩度月嘴角抽搐着伸手把手谕接了过来,心中却升起一股违和感来,这里头所说的“韩氏”难道就是说的自己?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诵读完圣上的口谕,玉屏郡主的表情也舒缓了一些,指着那红布盖着的东西道:“这里乃是圣上赏下的百两黄金,你可要好生保管着。”

    “一定,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韩度月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笑容,心里却有些无语,据说皇帝赏赐的东西,就算是真金白银,也是不能拿出去花的,所以她就算不想好好保管好像都不行啊。

    不过这还是韩度月第一次见到金子,尤其还是这样整整一排的金锭子,看着这些闪着金光的小东西,韩度月心里还是十分开心的,就算不能花,但至少也能饱饱眼福不是?

    ☆、第194章

    “郡主,这件事真的多谢您了,否则我都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呢。”韩度月由衷地道谢,她虽然确实也在玉屏郡主的身上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但至少也得到了一些回报。

    “既然是答应你的事,我自然会做到,”玉屏郡主含笑摇头,似是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李昊,问道,“李先生在清源村也待了好几年了,不知可还习惯?”

    韩度月有些莫名地看向李昊,就见其神色镇定地应道:“有劳郡主挂心,草民早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