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6页
    他长得英武,轮廓深邃,星目剑眉,个子也高,只是平日里有些冷冷的,笑起来的时候棱角倒是少了几分。
    “你们年轻人不必陪我这老婆子了,都玩儿去吧。”
    大长公主看他俩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双,心里欢喜,“只一条,不许欺负令善,不然我就把你撵出城去。”
    奉安大长公主府是按照亲王规格建造的,占地极大,后院一大片竹林,风一吹仿佛如洞箫声,二人闲转着就在竹海中迷了路。
    “殿下平日里都喜欢做些什么?”萧勋打破沉默,他这个小未婚妻真有意思,就喜欢捂着脸,这么好看遮着做什么啊。
    霍令善犹豫了一下,她自然喜欢骑马打球,可是说出来是不是会让人觉得她过于爱玩闹。
    “并没有做什么,就是无事看几本闲书,平日里都在随着母妃管家。”
    “管家啊,等咱们成亲了正好你就把我们家管起来,我母亲早就不想管家了。”萧勋觉得真是说到点子上了,一拍即合。
    一般大户人家媳妇进门都没有先开始管家的,不过领上几个差事做做而已,时间久了才能慢慢接过手。
    但是他们家不同,母亲就想着赶紧把担子卸下来,这不正好新妇当家既体面又能让母亲轻松。
    “对了,你父王会给你修公主府吧?”萧勋一想又觉得不妥,公主哪有住在夫家的,都有自己的府邸居住。
    霍令善摇摇头,她不过一个挂名的异姓公主,哪里比得了奉安大长公主这种有封地的平室帝姬,所以她还是要住进夫家的。
    这样好,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公主这么好的女孩儿,母亲一定会对她好的。
    萧勋越想越美,恨不得立刻就成亲呢。
    竹下少女一身月白的衫裙,挽着坠马髻,插着一支华美的金钗,微低着头,露出一段纤长洁白的脖颈。
    因为他的注视而有些紧张,又长又弯的睫羽微微颤动着,好不可爱,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好的女子。
    一阵清风徐来,将霍令善额前的碎发吹起,露出光洁的额头,眉心点了梅花样的朱红,看得萧勋有些愣了。
    这天怎么有点儿热啊,萧勋有些手足无措,赶紧别开眼睛不敢再看未婚妻。
    心里琢磨着她怎么这么安静,要是像前几日那般斥他几句多好啊,至少多说几句话。
    但是还是忍不住偷偷看过去,等等,不对啊,这花钗怎么有些眼熟呢?
    “这是那天射箭的凤凰花钗吧?”萧勋问道。
    他眼力极好且过目不忘,刚才只忙活着看人忽略了这一点,仔细一瞧就想了起来。
    那不是王泽赢来的?怎么在这里?
    “嗯。”霍令善扶了一下花钗点点头:“前日王公子送来的,说是那日在渭水河畔捉弄之事的赔礼。”
    王泽不仅送了这支凤凰花钗过来,还打听到霍令善喜欢看话本,亲自去书肆选了一些闲话类的本子一同送了过去。
    琅琊王家是诗书传世之大族,本就备受世人崇敬,族中子弟一般都成才且品行端正。
    霍令善见人如此诚恳早就把气消了,心里还赞叹这王泽真是善解人意,送的礼物都别出心裁,不想她那个未婚夫,送来些胭脂钗环等俗物。
    “你就收了?!”萧勋皱眉,连声音都不自觉拔高了。
    “王公子诚意十足。。。”
    话还没有说完只觉得耳边一阵风声,她发髻上的凤凰花钗已经被身边的人取下。
    “你是我未婚妻,我送去的玩具你不收,反而收下外男之物!”
    “这王泽是我至交好友,明知你是我未婚妻却背着我私下送你礼物!”
    “你们这是将我置于何地!”
    作者有话要说:  不太开窍的未婚夫真愁人。
    第105章 豫章公主番外三
    既然是在奉安大长公主府中发生的事情, 只要是公主想知道的,必然会在第一时间传到蓬莱郡夫人耳中。
    雕栏画柱的内室正中央摆着半人高的紫金香炉,燃着淡淡的檀香。
    一位蓝色的锦衣夫人端坐在榻上眯着眼睛, 任由小侍女拿着美人锤在小腿上敲打着,这几日宴会热闹, 但是她真是没少跑腿,如今腿还酸着呢。
    不过该出的风头也出了,再苦再累也值得。
    珠帘被轻轻撩起, 一个鹅黄色衣裙的贴身侍女进来, 一番耳语后,蓬莱郡夫人扯起嘴角漫不经心的一笑。
    “这萧世子真是傻, 豫章公主何等尊贵,他还敢当面要未婚妻下不来台。”
    “夫人这就说与殿下听去?”侍女问道。
    “可不是,母亲可是看中这位和她一样身份的公主呢,毕竟宗室南渡后,咱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三十年前匈奴人大肆进攻中原, 平室不敌,君臣慌忙南渡, 在百姓心中威望大减。
    最后靠的是幽州萧氏及并州郭氏联合,力阻匈奴大军在淮河边, 收复了失土。
    此后平室再也没有回过长安, 而北境被四家诸侯瓜分占据,各自为政, 近些年是越来越不听平帝使唤了。
    蓬莱郡夫人极为了解自己婆母的心思, 二十多年察言观色投其所好,不然不可能把二房三房两个精明的妯娌压得翻不了身。
    现在各路诸侯势力渐渐壮大,越来越不把宗室放在眼中, 奉安公主要不是靠老底撑着,只怕每年春宴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