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前夫高能_分节阅读_285
    前夫高能 作者:绝世猫痞

    战火中的家族分外凄惨,也分外团结,荣家二少支持父亲带着母亲与大嫂去英国避难,但自己曾经答应过大哥要一起回家,现在荣靳之没回来,他就不能走。

    兄弟情深,荣老太爷拗不过自己的二儿子,只好同意他一个人留下等着大哥,自己带领一家老小远渡重洋去英国和三儿子以及女儿会和。

    一行人在海上漂了数月,里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英国,谁知纳粹的战火已经烧到了那里,英国的局势也开始恶化,荣氏开办的工厂和商行陆续倒闭,全家入不敷出。

    再这么下去,不等仗打完整个家族就败落了,荣老太爷多方计划,决定去当时相对稳定的美国发展。为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和老妻带走了长媳和小孙子,把一对儿女留在英国,继续寻找翻身的机会。

    自此,整个荣家分成了三支,荣老太爷带着荣靳之一脉在美国扎根,荣家三少和大小姐在英国从商,而荣家二少则留在国内,经历了抗战、内战、十年浩劫,成了新中国的一份子。

    此后的大半个世纪,这三支人马各自发展,随着局势动荡、血缘稀释而彻底失去了联系,留在美国的那一支更是改姓为“Reeves”,变成了标准的美国公民。

    “所以,我们就是荣靳之一脉的后人,你的曾祖父就是当年荣家大少的独生子。”伊登说,“关于家族旧事我原本知道的并不多,你曾祖父记事的时候二战已经结束了,他也只是在荣老太爷口中听说过一些片段,转述给我的更是少之又少。”

    顿了一下,他的眼神变得凝重,轻声说:“我真正了解这些事,知道我们荣家承受的这些苦难与仇恨,是在和你母亲结婚以后。”

    伊登在高中时代便认识了李维斯的母亲李珍,因为相近的血统,相似的性格,两个人很快便互相产生了好感。考上同一所大学以后,他们更是立刻坠入爱河,如胶似漆地粘在了一起。

    频繁的约会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李珍怀孕了。彼时伊登不过二十一岁,刚刚考上商学院的研究生。

    Reeves家和李家都保持着一定的中国传统,既然有了孩子,两个人又如此相爱,双方家长顺理成章地为他们举办了婚礼。蜜月过后,这对新婚小夫妻从学生宿舍搬了出来,租了一个小公寓建立小家,伊登的父亲便将儿子从小到大的书籍玩具统统打包给他寄了过去。

    说到这里伊登忽然打住了,低眉敛目,似乎陷在了某种深刻的回忆里。

    宗铭等了片刻,打开一罐咖啡递过去。伊登仿佛被他惊醒了了,抬眼说了一声“谢谢”,继续道:“我在收拾父亲寄给我的东西时,发现了一个小木箱。箱子里装着一捆用油纸包裹的手札,我怕是什么重要文件,便打电话问父亲要不要寄回去,结果他说那是爷爷生前留给我的,指明要让我继承,所以这些年家里其他人从来都没有打开过,包括他自己在内。”

    李维斯心中一动,脑海中依稀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

    伊登呷了一口咖啡,沙哑地说:“那是荣靳之的日记,确切地说,是他和一个叫于骅的记者共同撰写的《南石头集中营札记》。”

    1942年初,荣靳之乘坐一种船头画着红色圆圈,俗称“大眼鸡”的三轭帆船从水路去往广州,上岸之前被驻守广州的日军以“检疫”为名扣押在了珠江边的南石头惩戒所。

    和他一起被扣下的,还有一名年轻的记者——于骅。

    于骅也是广州人,中学毕业后在香港《申报》工作,这次是想回老家探亲才傻乎乎上了日军的贼船。他随身带着相机,一路走一路拍,将“大眼鸡船”从香港出发以后沿路发生的一切都用照片记录了下来。而荣靳之有写日记的习惯,在船上闲来无事,写了许多沿途见闻以及自己的回忆。

    两人一个爱拍一个爱写,惺惺相惜,逐渐变成了好朋友。

    进入南石头惩戒所以后,他们被分在同一个监房里,更是共同见证和记载了“波字第8604部 队”对返乡难民做下的不见天日的暴行。

    也正是在那里,荣靳之遇到了他曾经的学生——伊藤光。

    伊藤光当时受极端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变得完全不可理喻,先是试图说服荣靳之为波字第8604部 队服务,遭到拒绝以后又威胁他要曝光他共产党的身份,把他送到东北受审。

    荣靳之始终没有屈服,甚至没有绝望,他在被关进集中营以后就意识到这些难民可能都出不去了,日军恐怕从始至终就没打算送他们回广州,之所以用“遣返”的名义把他们从香港赶出来,不过是为了缓解港岛的生存压力,顺便给波字第8604部 队提供大量的实验活体而已。

    一想到望眼欲穿的家人,襁褓之中的儿子,他的心就像刀割一样难受。他想设法带着难民逃出去,但这里驻扎着大批日军,守卫极为森严,连和外界联系的机会都没有,遑论逃走。

    他唯一的希望,只有伊藤光。

    他熟悉这个年轻的医学生,在医学部的时候他们经常一起喝酒,他相信这个曾经发誓治病救人的年轻人并未彻底泯灭人性,只要设法将之从极端军国主义思想当中唤醒,就能帮难民们逃离南石头集中营。

    “他成功了?”李维斯想起伊藤健太的讲述,伊藤光最后因为难民逃亡而被遣返回本土受审,差点死于非命……

    难道是荣靳之说服了他?

    “算是成功了吧。”伊登苦笑了一下,说,“他用自己的死说服了伊藤光——当亲手把他的大脑从颅腔中取出来的时候,伊藤光顿悟了,向上级隐藏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帮难民传递信息给广州民众,并间接帮助了他们的大逃亡。”

    “虽然绝大多数难民最终都被杀害,活下来的也因为各种传染病而死亡,但荣靳之毕竟还是成功了。他让南石头的秘密大白于天下,让仅剩的几千名难民回到了亲人的身边。他也让伊藤光找到了人性的救赎,彻底背叛了心中曾经坚如铁石的军国主义思想。”

    “只是,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第200章E18.茕茕路

    那是一个最黑暗的年代, 也是一个最光辉的年代。

    在那个年代里, 卑鄙者肆无忌惮地显露出了他们的卑鄙,伟大者也毫不畏惧地展现出了他们的伟大。

    伊藤光在重遇荣靳之以前,从未怀疑过自己神圣的信仰, 从未质疑过天皇的英明。那些愚弱的中国人在他眼中就像家畜一样卑微,像蛆虫一样肮脏,他从未把他们当做和自己一样平等的存在, 从不觉得那些死在手术台上的生物也配称之为“人”。

    直到他有一天在那些“家畜”中发现了自己曾经仰望的, 甚至奉为神明的老师——荣靳之。

    在他的记忆中,荣靳之一向是养尊处优、温文尔雅的, 双目永远湛亮,嘴角永远带着微笑, 即使上课遇到打瞌睡的学生,也从来不像其他日本老师一样严厉地训斥, 反而会关心你是不是不舒服,是不是昨夜温书温得太晚。

    “人体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尤其是你的大脑。”荣靳之曾经对他说, “伊藤君, 你要学会善待自己聪明的大脑,不要强迫它在疲劳抵触的状态下运转。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你要学会和自己的求知欲达成和解,懂吗?”

    那是伊藤光第一次知道,原来拼尽全力熬夜学习并不会让自己更聪明, 反而会伤害自己长期的学习力。

    荣靳之对于大脑的研究有一种跨越科学与哲学的洞察力,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伊藤光才对脑外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被学校推荐参军,成为波字第8604部 队的骨干军官。

    所以在难民中发现荣靳之以后,伊藤光立刻将他调出了监房,邀请他与自己一起领导“特别一课”的研究工作。

    他有信心说服自己的上司接受这个中国人作为大日本皇军的一员,荣靳之在欧洲甚至在日本医学界的影响足以弥补他人种的劣势。

    但他失败了,荣靳之拒绝了他,就像许多年前他们在医学院因为战争而发生争吵的那一次一样,荣靳之用一种极为陌生的悲悯的眼神看着他,说:“伊藤君,人性并不会因为武力的强大、技术的精湛而变得高尚,拿着刀的不一定是医生,还可能是屠夫。请你想一想,当你拿起刀向自己的同类割下去的那一刻,到底是前者还是后者。”

    在南石头惩戒所的军官宿舍里,荣靳之将桌上精美的银质餐刀递到伊藤光手里,淡淡说:“人性会给你答案。”

    时隔多年,伊藤光再次从老师的话里得到了醍醐灌顶的感受,不同的是上一次这种感受是美妙的,而这一次却是恐怖的——他不再对军部灌输给他的信念坚信不疑了。

    他意识到他不再是一个称职的军人。

    他在矛盾的漩涡中挣扎,而荣靳之用自己的生命给了他致命的一击。

    上级发现了伊藤光和荣靳之的关系,并得到了一份荣靳之曾经的颅脑研究资料。日本军部如获至宝,立刻要求特别一课参照资料尽快研究出可以激发战士潜能的方法。

    伊藤光在军人的天职和人性的底线之间挣扎,荣靳之得知一切之后替他做出了选择。

    他的老师作为志愿者亲自躺在了他的手术台上,像平时一样平静地对他微笑,说:“如果必须有人承受这个实验,那就让我来吧,伊藤君,希望你在切开我的大脑之后,能够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大和民族是不是真的生来高贵,是不是真的天选之命,注定要成为世界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