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六章 盐法新政
    当王仙芝捡起霍去病射过来的箭,将箭上的黄布取下阅后,他便知道已经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
    因为嬴政所颁布的盐法,将义军最大的凭仗给直接打掉。对盐商来说,盐税重?那我直接不收盐税。对百姓来说,盐价高?我统一低价,还能保证质量。而且,在圣旨上,嬴政还许诺了新朝期间将会轻徭薄赋,重治官吏等等。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仅仅是统一盐价一条就已经足够了。
    王仙芝没有怀疑圣旨的真假,也没有去揣测嬴政是否能将这些都落实,本身就是盐贩的他知道这样的政策不论是对于来自哪个方面的人来说都是有利的。
    盐贩有利,不管是官盐还是私盐都将变成官盐,利润虽然有所减少,但胜在稳定。朝廷有利,不止利润,也利于统治的稳定。百姓有利,利在大多数人都能吃上低价的高质量盐,虽然仍有人可能会吃不上,然而此乃长久之计,全面覆盖是迟早的事。
    既然对所有人都有利,那么这盐法新政则是势在必行的了。
    于是王仙芝心动,动摇了。甚至对于霍去病提出的降表要交到人在汴州的刘彻手上的要求并未有任何的疑虑,况且并没有要求指定谁去交这个降表更是体现出了汉军一方的诚心。
    若是霍去病指定要让王仙芝亲自去汴州的话,或许王仙芝会有所生疑。但在与众人的商议下,王仙芝本来决定只派尚君长一人去汴州,最后又让蔡温球也一同前往,其中的想法各自心知肚明。
    有了粮草营被毁一事,虽然尚君长仍旧得到王仙芝的信任,但招降一事更为兹事体大,只能让更为稳重一些的蔡温球一同跟随前往。而王仙芝则在沂州继续指挥“义军”,若是尚君长两人到了汴州出现了什么“意外”的话,也不至于群龙无首。在“义军”的心中,也是断然不能让王仙芝去冒险的。
    最后,王仙芝方面拒绝了霍去病开城让尚君长与蔡温球两人穿过沂州去往汴州的好意,虽然这会缩短路程。而是由两人带着二十人组成的护卫队,绕过沂州城,选择只有王仙芝等人才知道的路线朝着汴州疾驰而去。
    此时,离尚君长等人离开沂州已经过去了三天。
    ——————————————————————————————————————————
    地京。
    早朝已毕,今日的议程主要是关于如何具体落实新的盐法以及各地对于新盐法的反馈,结果相对来说是喜人的。在嬴政下旨之后,朝廷强制执行新政,但其中也有软硬兼施在里面,对于多交盐的盐商加大了奖赏的力度。尽管如此,开始的时候仍旧有些盐商想要私底下联合起来抵制新政,至少要争取到谈判的机会,目的便是要在同一定价方面提高价格,这样他们在交盐的时候才有更多的利润。
    只是这些人没想到,不知道哪突然冒出了一个产盐大户,新盐法甫一开始实施的时候便全力支持朝廷,敢当朝廷的马前卒,虽然都知道这是朝廷的托。但奈何对方产盐量巨大,市场一下子便被朝廷独占让这些之前的盐商苦不堪言。
    这些盐商也不是没有想过将朝廷卖的低价盐全部买入,但一来朝廷下旨若是有盐商私购官盐,扰乱市场秩序的将要处以重罚,至于如何罚并没有明说,但却足以震慑人心。其二,这些盐商也不知道那个托到底能产多少盐,要是一直能产出盐来,那即使一直买入这些低价的官盐也于事无补,朝廷总有盐可卖,达不到造成市场供应缺口的效果的话,损失的只能是这些盐商,毕竟四两买入朝廷的官盐,最后再被朝廷以二两征收,没有人会这么傻。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这些盐商也并不是特别的团结。人心不齐的时候,就怕站在一块的人反水。盐商之间也有互相倾轧的时候,新盐法之前,各地的盐商都维持的相对的平衡,圈起地来各卖各的井水不犯河水。新政出来之后,这些盐商看似表面团结,私底下却是藏着自己的心思,都怂恿着别人去购入官盐,自己却保持着观望的态度,都想着让别人先出头,以致于到了最后却没有一个人敢出来抢先大量购入官盐。
    他们的想法无非是有人带头的话,如果朝廷真的被逼得跟盐商们谈判,他们再加码购入官盐,对他们盐商来说这是好的结果。而若是带头之人被惩处,其他的盐商只怕也是幸灾乐祸而已,通过朝廷的手段少了一个竞争的对手,何乐而不为。
    朝廷正是看中了盐商之间这种看似团结实则分崩离析的关系,接着又以王仙芝为例,在政治上进行攻势,使得一些大盐商嗅到了其中的意味,更加不敢与嬴政作对。
    所谓富贾不一定是盐商,但盐商一定是富贾。作为地京最大的富贾,孙富孙家最大的经营就是盐业,然而此次新政中却毅然决然的站在了朝廷一边。所有人都知道孙富的巨额财富就是来源与贩盐,若支持新政利润将会直接拦腰斩半以上,这对于习惯了逐利的商人来说有些看不明白。
    只有孙富知道,支持盐法新政才是所有盐商的唯一出路。因为在嬴政的近臣,宦官赵高的帮助下,孙富拿到了盐改的第一手消息,通过分析得出了嬴政对于盐改势在必行的决心,若是有人敢从中作梗的话,估计嬴政会凭着王仙芝作乱的机会一网打尽,杀人立威是下策,但是用民意杀盐商绝对是上上之策。孙富可不想在这个时候因触动到皇上的霉头,成了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
    而让孙富最不解的是,为何会有人愿意当出头鸟。虽然在赵高给的消息中知道了有人甘当朝廷的马前卒,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来势凶猛,不但产盐量巨大,而且之精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在他看来,有了一便有二,既然一没了自己何不去做二呢?何况那一是朝廷请来的托,而自己则是“心甘情愿”的,是以孙富才做出了全力支持朝廷新政的决策,这是孙富的一种投资————政治投资。
    其他的大盐商自然也不傻,虽然没有得到内幕消息,但是有着商人敏锐的嗅觉的他们,看到了孙富的举动也能推断出一些信息,也纷纷跟在孙富的后面支持朝廷的新政盐法。这也让孙富不禁在心中暗讽这些盐商都是老滑头。
    所以,嬴政的盐法推动了几天就得到了比想象中更好的结果,只是有些倒霉的小盐贩看不懂局势,竟然想着抵抗新政,不仅被老百姓不齿,更是被当做了鸡,被朝廷没收了盐产。而朝廷在没收了这些少量的盐产后,也做了顺水人情,以低于统一定价四两最终定价为二两的价格卖给了百姓。
    虽然这些只是少量的盐产,不过数万袋,但对于买到了这批盐的百姓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好事,纷纷夸赞朝廷,皇上英明。是以,朝廷在这场盐法新政当中竟然是以杀人立威的方式来收获了第一次好口碑,以致于后来没有哪个盐商敢明面或者暗中的抵抗新政,都心甘情愿的参与到这项利于万世的政策当中去。
    新政终究是顺利的开展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