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开价最高的少女, 名叫络央,亮绿色的紧身衣裙包裹着她曼妙的身躯,精致的锁骨,修长的臂膀和纤细的腰身却恰到好处地曝露。更难得的是,她五官深邃,如同大部分南境人,可皮肤并不是十分黑,只是比普通中土人士看着深一些,肤质细腻透亮,犹如珍珠。
正当众人看得目不转睛之时,在人贩头儿的示意下,她开口了。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语气温柔,却有些吐不清字音的蹩脚感,不过阿媛倒是听懂了她念的是韦庄的词。
“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阿媛回味这两句,心道,这位南境美人会念诗,却不知懂不懂其中的意思。
从南境漂洋过海卖到中土,户籍问题得不到解决,主家可以随意贩卖,就算买到青楼楚馆也得认命,更甚者被主家虐待致死也没有申冤的地方。还能不能回到故乡,实在是未知的命数。
阿媛看着南境美人,突然多了几分同情。
众人惊讶于南境女子竟然还会中土语言,想来人贩们为了卖出高价没有少费功夫。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后来的挤不进去,便想了办法往牌楼的石墩上站。
其间有对过路的父子,父亲背着背篓,牵着七八岁儿子的手飞快地走着,儿子手里摇着拨浪鼓,兴高采烈。儿子瞧见有热闹,笑嘻嘻地便往人群里钻,父亲却似乎赶时间不愿看这热闹,拉着儿子的手要继续走。可小孩子哪有不愿凑热闹的,如此便一个使劲往里钻,一个使劲往外拽。那小孩大约是被拽得疼了,哇哇大哭起来。父亲却不理会,一把抓起扛在肩头,径直往前走了。
阿媛见了,觉得这父亲当真狠心,也不怕把儿子的手拉脱臼了,却见他们很快消失在人流中。
深怕错过与颜青竹的会面,阿媛转过头没再瞧这热闹。
等了又约莫一刻钟,终于见到颜青竹从一个巷口出来,却不见他眼中有喜色。
颜青竹见到阿媛在摆摊处望着自己,便又微笑着走过来。
“怎么?伞卖得不好吗?”阿媛关切地问。
颜青竹将背篓放下,里面还剩了五六把伞,他看着伞,眼里满是心疼。
“刚刚去伞行交伞,店家正在修葺铺面。又是漆又是木屑的,我怕弄脏了伞,就把背篓放在了门口台阶上,又脱了外衫搭上。我想着先去跟老板打声招呼,然后一起出来验伞。没想到,出来的时候,背篓上的外衫早被风吹到地上,招牌上的油漆没干,正好滴了些在伞上。伞上涂了桐油,光滑得很,漆一来就顺着流,伞跟伞又挨得紧,这么一来,就废了五六把伞。”
阿媛取了一把伞出来,见伞面确被黑漆染了,虽然面积不大,看着却很刺目。又撑开来看,见伞衬处都用五色丝线做了装饰,显然花了许多功夫。
阿媛也是觉得可惜,只得安慰颜青竹道:“回头把伞面拆了,重新糊上,还是能用的。”
颜青竹怕那些黑漆糊到阿媛手上,便接过伞小心合上,道:“只能这么办了,不过改出来也是次品了。按理说,我这次没交足货,要压些钱才是,不过老板说,毕竟是他的漆毁了这伞,就让我补做好了交货,钱就不压了。我想着就这么办吧,毕竟是我自己没保护好伞,回头还是重新做过。”
颜青竹将伞放好,见阿媛还是心疼的模样,便又笑道:“好了,我们不想这些事儿了。重做几把伞而已,对我来说小事一桩!不是还有粽子吗?卖了粽子,钱又回来了!”
阿媛见他浑不在意,便也点头称好。
两人见码头处的人都被南境美人们吸引走了,并不是个好卖处,便合计着分头去叫卖,这样能早些买完,便有时间再去瞧瞧妆台、喜服、被面等需要添补的物事。
只是二人又不愿分别太久,于是约定一个时辰后,不管卖没卖完,都到码头处汇合。商量好了,二人便各自行去。
……
镇东的福庆桥今日好生热闹,桥下是处汇流,游鱼多不胜数。每逢端午节,往桥上过的人,便往桥下扔一个粽子,有祈福之意。今日虽不是端午正日,但桥上桥下已汇集了不少人。桥上的人剥开粽子,一点一点捏着往水里扔,桥下的人划着船,看着各色游鱼激烈争食的模样,趁着机会网上一两只黄鱼。
端午节食“五黄”,黄鱼便是其中之一。
网到鱼的人赢得周围一片喝彩,却并不炫耀,也并不继续投网,只是朝桥上喂鱼的人道声谢,默默划着船走了。
桥上的人也并不多喂,深怕把鱼撑死了,将手上那点粽子慢慢扔完,就换位置给其他人。
正当热闹之际,天公却不作美,一阵暴雨倾盆而至。梅雨季节,时而阴雨连绵,时而大雨滂沱。所谓“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便是描绘的这种天气。
桥上的人撑伞的撑伞,抱头的抱头,奔串进各个巷口,顺着屋檐树荫跑了个没影儿。桥下的人赶紧戴上斗笠,缩进船舱,桨一划,篙一撑,只一会儿功夫,就行出几丈。
一时间,桥上桥下没了人的踪迹。只一些米粒还漂浮在荡漾的水面,仍有游鱼争相取食。
与桥相距七八丈,有个八角亭,亭中正有两位少女避雨。两位少女,看似主仆,小姐样貌秀丽,衣着不俗,看去明艳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