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存钱在钱庄,要给钱庄一笔保护费,这笔钱不低的;但是,薛湄不仅仅不收钱,还给利钱,这就让他们震惊了。
薛湄收到的存款极其丰厚,她便开始用“买空卖空”这个理念做事,同时不怕被挤兑,因为她的银库充足。
这样空手套白狼,她的钱庄越赚越多,每次遇到了大问题,都只有她的钱庄能解决。
商户彼此都有关系,私下里一打听,才知道宝隆钱庄是最靠谱的,薛湄也赢得了商户人的信任。
况且,她这里存钱有利息可以拿,商户最重利了,有点风险又能如何?
再说了,薛湄的钱庄是私人的,其他钱庄难道是朝廷的吗?大家都是私人钱庄,薛湄这里的风险,又凭什么比别人家高?
除了存放银子,薛湄还提出了“贷款”这个概念。
商户周转不开的时候,不需要去典当,也不需要去借钱,直接拿着自家的地契,到这里贷款,贷款的利钱也非常低。
比起典当的折损、借钱的艰难,贷款的利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贷款借款、还款时候的便宜,又让薛湄赚了不少。
她的钱庄越开越大,甚至在薛湄坐月子期间,皇帝主动问了她此事。
建弘帝一直都知道。
薛湄就把商业银行的理念,都告诉了皇帝,并且承诺自己绝不伤及现在的货币价值,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她提到的“通货膨胀”,把皇帝吓一大跳。
总之,皇帝特别信任她。
“……我以前对她那么好,她现在做如此大的事,赚这么多钱,居然不告诉我?”萧明钰震惊了片刻,突然就发怒了。
而后他才想到:“她的财产,现在是不是超过我了?”
这个想法一冒头,萧明钰差点崩溃了。
他不能接受!
萧靖承丢下一枚炸弹,让小郡王彻夜难眠之后,他进了客房,高高兴兴抱着自己老婆睡觉去了。
薛湄还不知他做的缺德事。
她正在满心激动,要去魏国考察、然后接收魏国。
此事关乎甚大。
建弘帝听说了,远在梁国的太皇太后和奚宝辰也听说了。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薛湄在趟雷。
魏国这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给自己找个金主。一旦沾惹上了,今后难以脱身。
况且,魏国皇室把地盘卖给了薛湄,若是民意沸腾,起兵造反,第一个杀的就是薛湄了,她那时候还能有什么呢?
魏国应对灾荒的能力很差,他们的百姓早已过得水深火热,哪怕低赋税,也不停有人逃走。
“若是魏国有一点油水,其他人早就吃了,哪里轮得到你?”建弘帝他们,都是这个想法。
而薛湄的回复是:“给我五年时间。五年之后,欢迎各国派使团去魏国参观。”
她等于是打了个赌。
太皇太后被她气得,懒得回信了;奚宝辰叮嘱她,处处要仔细,缺什么跟她说;梁国的宰相宋幕先,特意说了:“若我一把老骨头还能活五年,我一定要去参观。”
王妃的想法,跟旁人总是不一样。
萧明钰和薛池,也是观望态度。
建弘帝却说:“得让她吃点苦头。”
议论纷纷里,薛湄从岭南种植的第一批土豆到手了。
她带着三十条船队,装着她的钱财与一万斤红薯、一百斤土豆,前往魏国去了。
她要用五年的时间,给世人一个震惊的效果。
她身边跟着的人,仍是她的戴妈妈。丫鬟们除了几个小的,其他人都没有跟上。不是她们不忠诚,而是薛湄的生意太大了,处处都需要她们,恨不能把她们一个人当十个人用。
慢慢的,丫鬟们也有了自己的心腹。
以及家庭。
萧明钰没有跟着,因为薛湄给弥尘法师的海船造好了,萧明钰想跟着出海,去看看海上的生活。
这是他的好奇。
阿南由乳娘抱着,薛湄和萧靖承站在甲板上,俯瞰黄昏时候两岸风光。
“这次可是把牛皮吹大了,你真的能收场吧?”萧靖承问她。
第911章 尾声(26)
时间飞逝,一转眼就是五年。
五年光阴,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不一样的。
建弘帝在四年前就退位了,他现在是太上皇,皇位传给了太子姜瑾。
太子姜瑾登基,年号延平。新皇帝看似沉稳内敛,实则手段强硬。
楚国之前推广《千字文》,效果很不错。虽然不可能全民脱盲,但对于有心上进的寒门学子而言,是打开了一条通天之路。
他们不再需要昂贵的启蒙,就可以认字了。认字之后,只要心智坚毅,就能念书,就能打破望族对官场的垄断。
姜瑾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开恩科,全国大考,直接把梁国半遮半掩的科举制,推广到整个楚国。
应考学子高达五千人。
姜瑾依照薛湄那科举制的规矩来,先考秀才,再考举人,然后是进士。
进士设了三榜,取前十人,直接入官场,或下方地方历练,落在六部做闲差,慢慢熬资历;剩下的人进翰林院,继续读三年书。
这三年,就有专门的夫子,教导他们专门的治国策。
至于秀才,他可以免个人赋税,官府每年补贴他一个人的口粮;举人,他可以免全家赋税,官府补贴他全家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