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琰也不想把这些半大的孩子关起来。
她们的来历基本上猜都不用猜,应该跟宋佳没什么区别,不过就是宋佳是自己逃出来的,她们是别人送过来的而已。
在上火了好几天之后,宋琰终于收到了学堂已经修好的消息,顺顺利利的把孩子们送到了学堂里。
反正不能拘着不能放走,那就让她们去读书好了。
读书使人明理,说不定书读多了,她们就愿意说背后的人为什么送她们过来了呢。
终于把这些事情处理完,宋琰深深的松了口气。
最起码短时间之内,他不用再担心肃北县之内的事情了,她完全可以腾出手,将这几个县城里,一些碍眼的人处理掉,之后,便能放心的,冲着北面下手了。
算一算时间,发现还挺紧张的,宋琰看了看已经不早的天色,叹了口气,打开了手里的卷宗。
穿越了还要加班,这日子过的是真艰难。
第57章 改革吏治 自己选人
改革吏治这件事, 不是宋琰一个小小的县令说的能算的。
前提是皇权还在,城主愿意管理的情况下。
现如今政权旁落,军权四分五裂, 皇帝有心无力,世族无心于此,城主对吏治改革不熟悉, 但是愿意给她提供支持。
对宋琰来说,这就足够了。
只是为了稳妥, 宋琰决定范围先控制在自己有正统管辖权的四个县城之内。
不过第一个试水的, 不是肃北县, 而是金原。
肃北现在不仅仅只是宋琰手下的一个县城, 它原本是固原城的后院, 军备汇集之地,现在更是开始出产绸缎成品, 日进斗金。
所以在能保证万无一失之前,无论是为了固原城大军的后背, 还是为了每日流水一样入账的黄金,宋琰对肃北县的整治都必须慎重。
但是金原县不同, 金原县处在林城跟固原城中间的地方, 商路必经之地,前段时间邹家主的审讯结果出来之后, 更是被怀疑当地有私通外国的细作,现在除了当时的程校尉之外, 将军又派去了两个小队每日在金原县维护治安,搜捕逃犯。
而宋琰跟应劭的铺子最开始进固原的地方也是在金原县,到今天那个地方大一点的豪绅都相当识时务,宋琰能用的人手也更足, 综合一看,金原县正是最理想的实验之地。
这对于金原县新上任的乡老跟校尉来说,喜忧参半。
“您要废除推举制?”金原县乡老有些不可置信道。
由于宋琰在肃北县办公,因此每隔半个月,其余几个县城的乡老校尉都要带着文书到肃北县拜会述职,前两次这个新县令除了要了些旧案之外没什么大的动作,所有人都以为还是按照之前的规矩来,没想到今天一到这位县令就口出惊天之语。
“这,不再由乡贤推举贤才,这文书衙役从哪里来?”金原县程校尉也有些纠结。
军中之人本来就是凭借军工晋升,她们对于推举制没什么太大的感触,只是觉得不再推举之后找合适的任职人员是个麻烦。
乡老就不这么想了。
之所以一个县城的乡老能被人尊重,甚至是敬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推举制。
乡老甚至可以通过评价县令工作成果的途径来决定一个县尊能不能继续任职。
一旦推举制结束了,她不过就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文书兼衙役罢了,不再拥有辖制县令的资本。
就算是宋琰说只是在金原县内部实验,出了县城之后,她这个县尊的评价还是要看她乡老的,可是她难道看不出来城主也在推动这件事吗?
到时候县城不再推举,难道固原城还会再采纳推举的意见?
见乡老沉默不语,宋琰也明白她在纠结什么。
人是不会轻易放弃手里的权力的。
县令眨眨眼睛,从桌子上拿下来一份文书递到了乡老面前,道“并非是本官对诸位乡老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她对着另外三个正在看着她们的乡老拱了拱手,对金原县乡老道“实在是现在人才大多忠勇有余,可惜智计不足,本官再肃北县的纺织厂大家也都看见了,过段时间每个县城都会有类似的厂房,到时候所有产出直接关系到县城的税收,推举上来的贤才们没问题,只是让她们处理这种俗务实在是有些勉强。”
见几个人神情阴晴不定,宋琰就明白这件事情不是不可为。
她进一步道“诸位也是深明大义之人,想必明白,德行固然重要,但是乡贤们到底对工厂不了解,推上来的人也不一定适用,不如重新取士。”
几个乡老听完有些震惊,互相看了看,便不再反对,宋琰笑了笑,掩去了眼底的讽刺。
刚刚她的意思是把现在县衙的人都请出去,重新选拔人才,这请出去的人里可有不少是乡老推举上来的人,是什么关系大家也都清楚,现在同意不过是自己刚刚说让县城的人参与工厂运营,这些人想安插人手罢了。
不过也没什么,只要能够让厂房正常运转,她也不介意让她们分一杯羹。
最后宋琰的想法还是推广了下去,从此之后,金原县所有的衙役、文书等人都会在一个月之内离岗,然后让不是金原县本地,通过宋琰考试的人顶替。
这些人已经经历过相关的训练,倒是不怕她们短时间内不能上手,如果顺利的话,说不定还能替前任们整理一下不是很明确的账目,给县尊以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