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百零二章阖家欢喜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

    第九百零二章阖家欢喜

    自己关心的几个人都中了,连蔓儿也格外的高兴。

    这个年代,除非皇上开恩科,否则乡试都是三年举行一次,童生试则不同。连老爷子的去世,使得小七推迟了一年才参加童生试,但是却并没有影响到五郎的乡试。所以,五郎依旧是和王幼恒、沈谦一起参加的考试。

    说完考试的事情,大家又问五郎在京城的情形,以及鲁先生的情况。五郎也不嫌絮烦,都一一地回答了。京城,对于连蔓儿一家人来说,是无比新奇、向往的所在,他们对五郎的叙述听的津津有味。

    “哥,你和小七都考中了,有没有给鲁先生写信报喜?”连蔓儿就问五郎道。

    “已经写了。”五郎就点头道,“在府城,知道了考试的成绩,我立刻给鲁先生写了信。”

    “捎东西过去没有?”连守信就问。

    “捎了。”五郎答道,“捎了几张好皮子,还有些咱们庄子上的土产。”

    “这就对了。”连守信点头表示赞许,“咱们家能有今天,你们兄弟都能考上,多亏遇见鲁先生这个大贵人啊。”

    “恩师的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的。”五郎和小七就都说道。

    张氏就又问五郎这些日子在外头吃的好不好,身体好不好,还问他一会想吃什么。由于是久别重逢,张氏甚至将五郎放在了平时一直最疼爱的小七的前头。

    “……想娘和蔓儿做的家常菜,还有爹擀的面条……”五郎回答一切都好,让张氏尽管放心,最后,又笑着说道。

    五郎这么说,连守信、张氏和连蔓儿都是又高兴、又有些心酸。

    “这有啥难的,等一会。就让你爹先给你擀面,做炸酱面给你吃,待会,我和蔓儿亲自下厨,给你们哥俩做一桌子的菜。”张氏就说道。

    一家人絮絮地说着,越说越是稠密。连蔓儿突然间就想到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哥,”连蔓儿叫了五郎一声,就住了口。

    “啥事,蔓儿?”五郎抬头看着连蔓儿。

    连蔓儿想了想,就将屋内伺候的人都打发了出去。这才重新开口向五郎询问。

    “哥你来信说,六爷交代你办的事情,是什么事情。可都办好了?”等人都出去了,连蔓儿才压低了声音问道。

    当时五郎在来信中,并没有提到沈六交办的具体事情,连蔓儿认为是不便说,因此。今天才屏退众人,问五郎。

    “都不办好了,我才和小七一起回来的。”五郎就道,略作沉吟,这才也压低了声音,将沈六交代的事情大体说了一遍。

    “这么重要的事情。六爷交代给你办,六爷是真看重咱们。五郎,你往后可要加倍的勤谨。可不要让六爷失望,觉得信错了人,认为咱们是那不可靠的。”连守信听了,就道。

    “爹,你放心吧。我都知道。”五郎就道。

    “嗯,我知道。你这孩子,原来就比一般人懂事早。你现在又念书,又在外头历练啥的,说话办事,都比我强。……我也没啥不放心的。”连守信就道。

    “爹,你别这么说。”五郎忙道。

    “这是实话,爹是高兴才说的。”连守信就道,“别人都说我和你娘有福,我也觉得我们有福。不在别的上头,就你们几个都懂事、能干,这就是我们的福。”

    一家人又说了一会话,连守信果然亲自动手擀了面条,张氏和连蔓儿亲自准备面码和炸酱,一家人简简单单地吃了晌午饭。晚上,张氏则带着连蔓儿下厨,母女俩亲手做了一桌子的家常饭食。因为要补上中秋节没能团聚的遗憾,还特意打了月饼,一家人吃了一顿吃到的中秋团圆饭。

    五郎和小七高中,远近的亲友、锦阳县各官宦、乡绅都纷纷来贺喜。连蔓儿家干脆连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将锦阳县几个有名的戏班子、有名的红角以及杂耍班子都请到了,就在牌楼底下摆开戏台,连着唱了三天的大戏。

    秧歌队自然也被请了来。

    因为这边这么热闹,学堂里干脆也放了三天的假。连家伺候的上下人等均有赏赐,另外还给学堂的学生们都发肉和点心,是大家同喜的意思。

    在青阳镇上,除了一个王家的王举人,五郎是第二个开中举人的。王举人考中举人的时候,已近中年,而五郎风华正茂,不用想,谁都知道,五郎将来定是前程远大,这锦阳县内,怕是没人能敌的上他的。

    至于小七,虽如今才中了秀才,前程却是不可限量。他不仅有五郎所有的优势,还有五郎没有的。小七念书的年纪比五郎笑,有五郎这么一个哥哥,而五郎却没有。

    三十里营子因为先有王举人,如今又有连举人和连秀才,顿时在锦阳县就出了名。也不知道是谁开始传出去的,都说三十里营子的风水好,说村里的墓地,也就是南山是最发旺子孙后代的,就有临近村镇的人家里老人过世的,千方百计地想要将老人也葬到南山上来的。

    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五郎和小七高中,王举人全家来道贺,从此称与连家为世交。至于其他前来趋奉、攀亲的,则是数不胜数。便在宴席中,就有好几个要给五郎做媒的。

    张青山一家自然也都来了,住了三天,李氏、张王氏、胡氏和张氏一起高高兴兴地听了三天的戏。这回的戏,都是选那热闹、兆头好的,什么满床笏、四进士、金印记、天官赐福、富贵长春等。

    张青山的心思却不在戏上头。两个外孙,一个新晋的举人,一个新中的秀才,张青山可高兴坏了。他带来了几坛亲自酿的烧酒,和连守信喝的大醉。

    “我闺女啊,算是熬出来了,熬出来了……”醉后,张青山就会这样感叹道。

    “……外孙们出息大发了,我也跟着借光。现在我走出去,也有管我叫老爷的了。我们那屯子里人说,要保举我做里正,哈哈……我可不耐烦做那个……”

    张青山本来就很有威望,如今自然是更上一层楼。

    吴家一家、陆家一家也都来了。他们不仅来贺喜,还帮着连蔓儿家各处料理、照管事情。两个兄弟都越来越有出息,连枝儿当然最高兴。

    小胖娃大宝在五郎离家的时候,还不会叫舅。现在会了,却只认小七,不认五郎。五郎拿了好些玩意儿出来,哄得大宝开心了,大宝才和他亲近起来,叫了一声舅。五郎虽然老成,抱着大宝也不由得眉开眼笑。

    三天的宴席过后,连蔓儿又留下唱的最好的一班戏班子,自家人,包括张青山一家、吴家兴一家,陆炳武一家,还有连叶儿一家,自在地乐呵了一天,大家这才散了。

    庆祝过后,一切收拾停当,大家的心也静了下来。一家人难免坐在一起,慢慢地就谈到了将来的打算。

    五郎中了举人,下一步就是参加会试。以后,他一年中还是会有大部分时间在京城,跟随鲁先生念书、历练。小七的下一步是参加乡试,因此除了继续念书之外,也应该出外游历游历,就如同当年的五郎一样。

    五郎能有如今这样的沉稳和见识,与他的历练是分不开的。因此连家人都知道,死读书是不成的,历练同样重要。他们当然要为小七提供这样的机会。

    连守信和张氏还背着几个孩子,说起了悄悄话。

    “他们兄弟俩这次都考中了,因为急着回家,府城那边还没摆宴席请客。”连守信就道,“也该去操办操办……”

    “是啊,”张氏就点头,“本来还打算在家过完年,去府城过上元节就行了。”

    这几天,连守信和张氏心里都有考虑,再加上来道喜的贺客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他们两口子也都想到了这一点。

    为了孩子们都将来,以后只怕不能总待在三十里营子,县城不用说,府城那边,是该多去住一住的。

    而这个将来,还不仅仅是指几个孩子的前程……

    “……看着大宝啊,我这眼馋啊。”张氏就小声地跟连守信道,“是,外孙也是孙,可毕竟大宝姓吴。这要是咱五郎也有这么大的儿子了,该多好。咱自家的孙子,成天都能在眼前。……五郎这年纪也差不多了,虽说是男子汉,年纪啥的不急,可也差不多到时候了。当初不就是说,等考中了举人,就该议这个事了。”

    说来说去,张氏着急想抱孙子了。

    连守信在这上面,和张氏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

    “还有咱蔓儿,”张氏又将声音押的更低了些,“也是时候该定亲了,咱这县城里,十里八村的,我都想了一圈,还真没有啥合适的,又知根知底的。咱往府城住着去,也能多了解点,快些定下来。”

    “嗯。”连守信点头。

    两口子这正商量着,外面就有人进来禀报,说是老宅来人了。

    蒋氏带着连芽儿和大妞妞来了,蒋氏还递上来一个包袱。

    “……这是老太太打发我给送过来的。”

    ……

    二更,求粉红。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大家中秋快乐!

    第九百零二章阖家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