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页
    张柏觉得福娘白天夜里都要喂孩子太累了,于是不知从哪儿牵了只母羊回来, 在后院专门圈出一块地把这只羊喂着,可把杨氏高兴坏了,没事就去集市里捡些菜叶回来喂羊。这样,小鱼白天喝母亲的奶水,晚上饿了就喝羊奶,倒也长得白白胖胖的。
    过了年,快到小鱼的满月酒了,张柏便和福娘商量道:“咱们把爹和小昭都叫过来吧?我们一家人很久没团聚了。”
    福娘月子里格外多愁善感,张柏不说还好,他一说,就让她想起从前还未出嫁时,在孙家的点点滴滴,眼泪很快积满了泪,把张柏唬了一跳,忙搂着她哄。
    “这是怎么了?想家了吗?那等你坐完月子,咱们就回去住几个月好不好?”张柏给她擦着眼泪。
    福娘知道他这话是在哄他呢,让爹和弟弟上京还好说,他们要回去,可是难得很。一来,二月张柏就要回翰林院去,听他说,宋大人已经暗示过来年皇上有意升他为侍读,那时就会更忙了,二来,等她坐完月子,还得回去照看妙味斋的生意呢,再说让她把小鱼留在家里,自己回湖州,她也不放心。
    她轻声道:“那就给爹写封信吧,我还真是有些想他们了。”
    一年多没见了,也不知爹和小昭现在怎么样,爹在信里总是说一切都好,可福娘觉得,以她爹那软绵的性子,定是有被人欺负的时候,只是不想让她担心,所以没告诉她罢了。
    还有小昭,爹说他书读的越来越好了,这话福娘也不太信,她了解小昭,这孩子虽然聪明,但不是读书的料,她瞧着他耍枪弄棒倒还挺不错的。
    既然决定了,张柏很快就给孙进去了信,孙进的回信没几天也来了,说是已经收拾好东西了,大概五日后就能到京城。
    而孙进还说了一件让张家人震惊不已的消息。
    “你说爹想把书院关了?”福娘从床上坐起来,瞪大了眼,一脸不可置信。
    张柏把信递给她看,“爹是这样说的,说是年纪大了,累得很。”
    福娘立马摇了摇头,“不对,绝对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松南书院是娘还在时,爹办起来的,爹说最初的松南书院只有两间简陋的草屋,三四个学生,他和娘曾经敲遍了西城每一户人家的大门,劝说他们把孩子送来读书,好几年里,书院一直没有赚钱,甚至还拿了娘的嫁妆贴补,可是爹娘从没有想过把它关掉。
    那是爹娘美好的回忆,更是爹的一番热忱。
    出了张柏这个进士之后,只会有更多的人把孩子送来松南书院读书,这是爹最高兴的事,他绝不会因为累而放弃。
    一定还有别的原因。福娘左思右想,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而此时湖州长兴县,孙家门口,孙进正和左邻右舍道别。
    住孙家对门的王阿婆抹着眼泪道:“先生啊,你们这是不回来了吗?这书院……书院也不开啦?”
    福娘出嫁时她就难过了一阵,没人还会在凉棚里放上一桶金银花茶,也没人会在笑着喊她“阿婆”,王阿婆是看着福娘长大的,心里颇为不舍。
    如今孙家父子俩也要离开,她眼泪更是止不住了。
    孙进是个大好人,邻居们有个什么事他都愿意来帮忙,王阿婆家里没有人,每年下雨冲塌了院墙,都是孙进来帮她修补的,谁家小孩要是想进书院读书给不起束脩,孙进也不在意就收下了孩子。
    孙进也是一脸不舍,和声道:“阿婆,福娘在京里,我总是放心不下,况且我年龄也大咯,教不了几年书了,也让我这把老骨头歇几天吧!”
    王阿婆抹着泪点头,邻居们都出来送孙家父子俩,下了小桥,孙进回头再看了一眼这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还有这间他与瑶儿付出了诸多心血的书院,心里梗得慌,朝众人拱手道:“大伙儿就送到这儿吧!孙进在此别过了,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大家有缘再见!”
    他把小昭抱上马车,回头看了两眼,也上了车,朝车夫道:“走吧。”
    车夫一扬马鞭,马车缓缓动了起来,小昭掀起帘子回头朝他的那些小伙伴们挥手,哭的眼泪鼻涕糊成一团。
    爹说他们这一走,以后可能就不回来了。
    小昭不明白为什么要走,爹说是去京城看阿姐和小侄子,可是为什么要留在那里呢?他们的家就不要了吗?
    隔壁二牛还欠他一个陀螺呢!
    小昭伤心地抹着泪,哀怨地抬头瞪着孙进。
    孙进眼底也有泪花,马车驶过的这一条街,过去几十年里,他每天都会来往。街头的那家胭脂铺子,瑶儿曾经最喜欢那里的胭脂,那家书局,书院入不敷出时,他便常常抄了书拿去那里换钱……
    他不舍,难过,可是几番犹豫后,还是决定去守着福娘。
    大舅哥传来的消息,福娘说没有遇见什么奇怪的人,孙进却并没有放心,而是更加害怕了,福娘完全没有意识到,说明那人藏在暗处,说不定正在监视着张家呢。
    他不能让瑶儿的秘密暴露,哪怕是背井离乡,也要去找出那个人。
    他却不知,沈夫人派来调查他的人正站在人群中,看着载着孙家父子俩的马车缓缓朝城外驶去,皱起了眉若有所思的样子。
    “这谁家搬家呀?”有人好奇道。
    “这你都不知道啊?”一个卖木柴的壮汉大声道:“那你知不知道松南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