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2页
    但到了林父和陈春华面前,话都还没说出两句来,陈春华就拿了个信封出来,直接塞到林建东手里说:“我和你爹这两年种地攒的一些钱,你拿去花。”
    林建东忙就往回送,“我不需要钱。”
    陈春华硬声道:“怎么不需要?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你们搞的这个事情,一直就在往里面砸钱,干什么都要钱。你现在没工作一分钱不赚,怎么生活?”
    林建东直接把信封塞回陈春华的口袋里,“生活费还是有的,这两年我自己一直有在学校摆摊做生意,哪能一点钱都不留在身上?”
    陈春华还是要把钱塞给他,“你可别跟我们逞这个强。”
    林建东一把捏住他的手腕不让她动,“真没有逞强,在城里有住的地方也有吃饭的地方,你们真的不用担心。只要你们不生气了,我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陈春华看着他的眼睛,又问一遍:“真有钱呀?”
    林建东点头,“绝对饿不死的。”
    片刻,陈春华松了手腕上的力气,这就没再往他手里送了。
    她站在林建东面前深深吸口气,看着林建东又说:“我们见识短,我们是真的不懂,但还是支持你。别的我们就不说了,好好干,说到就要做到,带咱们木湖的绣娘都富起来。”
    听完这个话,林建东低眉看着陈春华,眸底忽闪出光来。他不自觉笑了一下,然后伸手把陈春华抱怀里,深吸一口气对她说了句:“谢谢姆妈。”
    抱完他又要去抱林父,结果林父一把推开他,万分嫌弃道:“怪恶心人的。”
    林建东忍不住笑出声来,便没去抱林父。
    林父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这会还是开口问了一句:“你们这个店是什么时候开业?到时候我们一家一起过去,人多给你们凑个热闹。”
    林建东想一下道:“正月十五,刚好还有十天。”
    林父又问:“店面地址呢?”
    林建东忙转身找纸和笔,把怎么坐车到苏城,到了苏城又怎么坐公交车到店面,全部都写得非常详细,写完跟林父陈春华说:“让大哥二哥带着你们。”
    林父看着地址高冷地“嗯”一声,“知道了,我自己也能找到。”
    气氛轻松下来了,陈春华这会又想说点别的了,便看着林建东又说一句:“长大了翅膀变硬了,别的事管不了,你和阿香的事,我们八成更是管不了,那就送你四个字——你好自为之。”
    林建东又笑出来,“这是五个字。”
    陈春华伸手就捶他,“跟你娘也咬文嚼字!”
    林建东被陈春华捶得笑,在陈春华捶尽兴了以后,仍是满脸挂笑道:“那我就先去忙一忙准备开业的事情,你们在家好好照顾自己,等我以后有出息了,带你们享福。”
    陈春华直接又白他一眼,“先有出息再说吧!”
    第105章
    正月里没什么农活要忙,大家都是清闲地在家嗑瓜子唠闲嗑。陈春华最近就不大出去了,因为一出门就要被人追着问,她家阿三分配在什么单位干什么工作。
    乡下人都爱打听邻里这些事情,攀过来比过去的,谁家孩子有出息,谁家孩子娶了好媳妇嫁了好人家,或者干了什么更了不得的大事情。
    现在林建东毕业了没有工作,那陈春华出去就不好再说话了。人家问起来,她不好不说的,说了又怕人家在背后嚼舌根子说闲话,索性就直接不往人堆里头去了。
    当然他们心里也没什么憋屈气和怨气,说了要支持自己的娃娃,那就从心理到行动上都要支持,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的。应对闲言碎语这点子事,那都不算是个事。
    他们现在心里就想着,宁香的名气和影响力这么大,从上到大那都是打通了路让她走的。有和大领导握手的那张报纸在,这事怎么也不会做不成。
    再往好了去想,纯属他家阿三命好,能被宁香看上带着一起走,说起来就是捡了一个大便宜。以后如果真做大起来,带着乡镇致富,这是大成就,是镇上建设局的小办事员能比的么?
    做大事不能急的呀,也不能沉不住气,给孩子们一些时间吧。
    ***
    这样过了十天,到了宁香阁第一家店铺开业的日子。
    林建东的事林家人不出去多说,开店开业这件事林家人自然也没有出去说。
    所以除了他们家,村里别人都不知道宁香阁开业这件事情。
    不知道自然也好的,免得叫宁家人知道了,又气不顺过去作点妖出来。
    宁家这一家子没出息还都不讲道理,有时候甚至是不干人事。
    宁香和林建东准备这个事情已经准备一年了,手里的钱也全都砸进去了,还欠了他家老大老二和老四不少的钱。在这种关键时刻,绝不能被宁家那几口子跳出来拖后腿。
    不指望他们能支持点孩子辛苦打拼的事业,但绝不能让他们给毁了去。
    不过以他们家那几口子的出息,想到城里作一些大妖怕是不够本事,他们家阿三出出手都能解决掉。但总归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避开他们这个麻烦是最好的。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这天早上,林家人集体早起,老大老二和老四都搁了一天的生意,全家人一起出发坐车去苏城,去给宁香阁凑个人气。
    去之前还打听着买了一些花篮礼品什么的,本着绝不能丢了自己家儿子面子的原则,买的那都是贵气的东西。一家人到了地方,直接就把场子热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