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4页
    若是甲的父亲被乙所杀,此后甲为了报复仇杀了乙和乙的妻子。
    这按律法判,是死罪。
    可如果按照你所谓的春秋决狱来判,此乃大复仇,君子九世之仇亦可复仇,是为正义之大复仇。
    杀父之仇,当报之。
    无罪。
    你觉得这公平吗?
    乙的妻子又何辜?
    而且,若是之后乙的儿子再次报复,杀了甲和甲的儿子,那这还是大复仇,按经义判,还是无罪。
    如此世代仇怨,何时是休。
    莫非要将某家人杀绝了才行?
    而且,这还只是浅显的问题。
    一旦案子只能由经义来判,而不以律法为根基,那么律法还有什么用,律法就成了一纸空文,而经义的意思是可以扭曲的,这将彻底将国家的制度从法制改为人治。
    人治就有私心。
    而且比法治更容易寻找漏洞。
    若是法律严苛严谨,那么就算想寻找漏洞,那也极其困难,可如果改换成人治,只要想方设法给犯罪的人安上一个好心做坏事,那就能算是无罪了,要对付某个人也可以给他安上坏心做好事,或者坏心做坏事没有做成,人心好坏全凭判案的人一张嘴,可他说的就对吗?
    我现在说你要造反。
    不管你造没有造反,府里面有没有兵器,但我就觉得你已经在想造反了,所以你必须要死,大臣也都觉得我说的对,那你就该死吗?”
    乔木呵笑了一声。
    直戳春秋决狱的弱点。
    春秋决狱看着的确是好的,好像十分符合大家的道德理念,可是他将道德与法律混合到一起,道德凌驾于法律的时候,就有问题了。
    最关键的是,现在经义的解释权全部都在儒生手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春秋决狱正式启动,那律法的制定权也会转移到儒生手里。
    到时候,鬼知道他们为了逢迎帝王会将经义给扭曲成什么样子?
    后世的文字狱,莫须有,全部都是春秋决狱的遗留,上位者的主观意愿成为判断某个人有没有罪的重要依据,我觉得你有罪,我觉得你这两个字是在讽刺我,我觉得你这段话,这首诗有不好的影响,那你就是有罪,你就该砍头流放。
    窦婴听了乔木的话,不由陷入了思考,沉默思考了许久,他也不得不承认,乔木的担心是对的。
    春秋决狱的初心是好的。
    可是人心思变,再好的东西被人扭曲之后,也会变成坏的恶的。
    第333章 实权在握窦太皇太后(19)
    “姑母,你是担心陛下滥用吧。
    陛下的脾气的确很极端,而且受王太后影响很深,前期多喜欢用些诡计,也就如今势力大涨,有了威望,这才相对光明正大了许多。
    他的确很有可能借之泄愤。”
    窦婴这时也不得不承认,刘彻的确很有可能会滥用春秋决狱法。
    俗话说的好,最了解你的永远是你的对手,窦婴在前期的确对刘彻很有好感,但是他如今都坐了这么多年冷板凳了,再多的好感也消磨没了,所以说是敌人对手是没有问题的,况且他每天也没事,就待在府里,闲下来只能琢磨刘彻了。
    琢磨他的行为举动。
    琢磨他每个举动的深意。
    琢磨他的情绪变动和性格。
    根据窦婴这些年的琢磨,刘彻是一个相当自我的人,也就是如今他实力不够强,头上还有个太皇太后和太后压着,所以才会显得稍微克制些,一旦没有太皇太后或太后压着,那绝对是个唯我独尊的人。
    刚登基的时候,刘彻的一些行为举动还会受到他母亲王太后的影响,有些政策变动,明显能看出背后有王太后的插手,但是自从六年前乔木彻底放权,并且表明自己底线后,刘彻的一些行为举动,就已经明显的开始摆脱王太后的影响。
    到如今,除了一些小事可能还会受到王太后的影响,剩余大事几乎已经彻底摆脱了王太后的影响。
    而且脾气也变的越来越直。
    很多时候都不能受气。
    受了气,只要没报复回去。
    没把对方弄死。
    他能一直记着。
    这么一个极端自我又极端记仇的人,不用春秋决狱泄私怨才怪。
    “难道刘彻不是这样的人吗?
    说实在话,哀家不知道你为什么就这么偏爱儒家学术,他们家的学问除了听起来不错,还有什么好的,学儒家学问是能让粮食产量增加,还是能让天下百姓吃饱喝足。
    上古圣人哪个学的是儒家?
    伏羲神农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共主,能够成为人皇,那是因为他们创造的东西对百姓有好处,百姓能够因之获利,这可都是你们儒家所谓的奇技淫巧,没有这些个奇技淫巧,现在大家还在茹毛饮血呢!
    哪有什么孔子孟子。
    你别以为哀家喜欢黄老,就没有读过你们儒家的那些书,你们那些理论想要实现,那得先让全天下的百姓懂礼识礼,克己复礼,你觉得可能吗,你们的那一套太虚了。
    犹如漂浮在云端上一样。
    根本就不切实际。
    如果不是哀家让墨家的人研究出了制纸的工艺,研究出了活字印刷技术,你们这些所谓的儒家子弟可能连一套儒学经典都凑不齐,就抱着一本诗经,或者抱着一本论语学,有的人手里的论语还不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