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傻,谁还能不清楚纸张和书籍的出现,又是一场变革。
一场决定百家位置的变局。
因此,睿辉立刻附和道,其他儒家各派子弟,也是同样附和着。
随后他们就开始讨论起了。
接下来具体该怎么办?
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无非就还是过去那一套,想方设法的派人联系大秦朝堂当中的大臣,想要见嬴政,然后游说嬴政,当然,因为这次事情比较大,他们不敢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游说嬴政这一点上。
所以他们还做好了贿赂大秦官员,想方设法弄到纸张和书籍的制作方法的准备,除此之外,想办法买通一些游侠,让游侠帮他们搞到纸张和书籍的制作方法,也在他们计划内,不过这些都算预备计划。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当然还是想正大光明的获取这两样技术。
或者说获取大量纸张。
以及批量印刷儒学典籍。
这是儒家讨论的核心重点,而与此同时,其他门派讨论的内容虽然跟儒家或多或少有些差异,但是总体核心问题还是没多大变化的。
基本都是想要借着纸张和书籍大量印刷他们本学派的知识,靠着大量书籍,多多培养本学派弟子。
扩大本学派在各国的影响力。
这些情况百家学派心知肚明。
嬴政和乔木也心知肚明。
这时候,无论是乔木还是嬴政都还是蛮需要人手的,特别是需要会读书会写字,有些能力的人手。
因此他们并没有让百家学派在咸阳等的太久,百家还没来得及开始游说嬴政的时候,嬴政就已经提前一步下了诏令,下了纸书诏令。
诏令里面明确写明了纸张批量售卖的要求以及印刷书籍的要求。
纸张批量售卖要求比较低。
只要有钱有地位就行。
不论是学术地位,还是政治地位,只要有一样,并且有足够的钱或者其他能以物易物的东西就行。
至于另一样印刷书籍的要求。
那要求就比较苛刻了。
钱肯定是要的,但是除了钱之外,嬴政的诏令还特别要求,百学派想要印刷他们学派的书籍,必须得留人下来,留人下来进入乔木办的那个学宫当中当教书先生,或者留人下来,给他们大秦做几年事。
而且留的人还有要求,不是说随便找几个人就行了的,得必须是能通过乔木或嬴政考核的人才行。
印刷一百本得留一个人下来。
一千本留十个人。
一万本就得留一百个人下来。
这诏令一出,百家学派虽然有那么一点点不太愿意,但是为了不落后于人,不管怎么样,也只能捏着鼻子同意,有些比较穷的学派甚至愿意多留点人下来,希望能够用更低的价格印刷或者免费给他们。
而具体的花销用弟子工资抵。
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嬴政的印刷厂是一直没有停下来过,新鲜印刷出炉的各派典籍,也是不断的运送到咸阳城百家的居住地点。
而百学派提供的弟子,则是进乔木学宫当老师的进乔木学宫当老师,进大秦各地基层扫盲的扫盲。
这些都是没明显一技之长的。
有一技之长的那些,基本都进了新成立的各大格物院,除了一些暂时还保密的火药以及精钢之类的需要对他们保密之外,剩下的地方都在尽可能使唤他们去发挥所长。
不得不说,这些人真是精英。
有了他们的加入,整个大秦的综合国力以及识字率,都在攀升。
以远超过去百年速度攀升着。
第1893章 始皇祖母夏太后(30)
这种繁华热闹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年多,直到一年多之后,各大学派基本都拿到了他们印刷的典籍。
也就是这时候,嬴政总算做好了攻打韩国的准备,无论是粮草还是火药,亦或者接管韩国国土的官吏,嬴政已经在近两年准备好了。
而随即而来的,就是进军。
找个借口进军攻韩。
找借口这种事不要太简单,厚起脸来,就是说十几年前我们打仗的时候,在你们韩国死了不少人。
现在要报仇这种话都能用。
不过,嬴政的脸皮显然还没有修炼到那么厚的程度,因此他最终找的攻伐借口是,郑国疲秦事件。
也就是自秦王政元年开始。
由韩国派来的,名字叫郑国的这个人游说嬴政修建郑国渠这事。
当初韩国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修建郑国渠这件事,削弱秦国民力。
秦国后来虽然发觉了,但是因为考虑到郑国渠的修建的确有利于关中地区的富饶,所以最终也就没有就此深究,或者处死郑国此人。
依旧还是让他修建郑国渠。
不过现在正好想攻打韩国。
所以就索性把十年前的事情再次提出来,充当借口,免得理亏。
免得再跟当年楚国似的。
当随国说出我无罪的时候。
得厚着脸说出我蛮夷的话。
有了借口之后,嬴政很快就派遣王翦率领十万大军,外带着他新成立的火药队伍,迅速逼近韩国。
然后以火药开路破城。
攻打韩国。
之后的情况可以说,除了乔木不感觉惊讶之外,其他所有人,从嬴政到王翦,再到其他五个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