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一惊,立马弓起背来,小心翼翼地打开袋子,往里面瞅了一眼,随后啪地一声盖了回去。
“衣裙相赠,私相授受,怕是,不妥。”
谢病春似笑非笑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作者有话要说: 七日来复,其间无不断续,阳已复生,是以物极必返——朱熹
第51章
院考拢共要考三天,钱得安还未考完时明沉舟就让英景备好礼物,打算第二日一大早亲自送出宫。
寅时正刻,明沉舟难得早起,准备出门,却见来柳行脚步匆匆自外面走来。
“还没轮到你换值,不必着急。”她打了个哈欠,笑着打趣着。
今日是柳行接迎春的夜值,她性格稳重,一向来得早。
柳行却是神色严肃,附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明沉舟脸上的笑意缓缓敛下,最后不由皱了皱眉。
“当真?”她捏着手中的金凤大簪,定声问道。
“因为闹得不小,这才传开了。”柳行低声说着。
明沉舟半晌没说话,随后低叹一声,无奈说道:“真是一天也不省心。”
“让英景等天亮之后直接出宫替我把东西送了,再让绥阳等万岁醒了和他说这些事,不必去,但要让戴力备轿。”
柳行了然,点头应下,随后踩着高高屋檐下摇曳下来的的烛光出去了。
明沉舟打量着铜镜中的人,眸光放空,最后选了一只简单的碧玉莲花簪出门。
这簪子还是之前在金玉阁里谢病春送的,模样简单,但玉极好,雕工精致,哪怕只带这一只也不会寒碜,最合适去伺疾。
等沙漏发出叮咚一声,明沉舟这才起身,对着迎春笑说着:“随我去看看老祖宗。”
迎春见她这般打扮,不由抿唇笑了一下,低头应是。
——半个时辰前,柏寿殿传来太皇太后病了的消息。
年逾六十的太皇太后一向身体健康,历经两任帝王,平日请平安脉也并无异样,甚至还颇为硬朗,却不料今日天还未亮,柏寿殿便慌慌张张去太医院请人。
听说姜院正更是被誉王直接从宫外带入宫中。
明沉舟闭上眼靠在软靠上。
这几日并未有大事,前朝谈论最多的就是这几日的科举,太皇太后好端端闹这一出,想来想去也只能为了科举。
她想起那日贡院前舅舅说的话。
薛家子嗣不说纨绔子弟,但也可以说是不学无术,好端端来科举,还如此低调行事,怎么想都不像改过自新的人。
明沉舟看着已经能看到轮廓的柏寿殿,冷笑一声。
这位太皇太后心机太深,手段太狠,相处起来着实令人不愉快。
“怎么没什么人?”迎春把人扶下来,小声说着,“好似就寻常值夜的人。”
明沉舟扫了一眼,随口说道:“请君入瓮,总该欲擒故纵,免得打草惊蛇。”
等她来到内殿更是只看到门口守门的小黄门。
小黄门见了人连忙低声请安着:“老祖宗刚醒,正在和誉王说话呢,太后娘娘直接进去吧。”
迎春犹豫地看了眼明沉舟。
明沉舟挑眉,直接上了台阶。
这场局做给她看,她总不能太过小心。
寝殿大门半敞开着,还未进门就听到太皇太后断断续续的虚弱声音。
“……不用请薛家了……何必给他惹麻烦……活久了,总是招人厌弃的……”
誉王殿下早他们一步来,如今正坐在床边温声宽慰着。
“哪里话,祖母不必多想,能入宫伺疾是薛家的福气。”
他自幼体弱,后师承名师,说起话来斯斯文文,这般宽慰人,更是如沐春风,说的人格外妥帖。
“恕奴婢直言,薛家人每次一来就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何苦扰了老祖宗休息。”
悯心站在身侧委屈说着:“老祖宗就是被人气病的。”
“不许胡说。”太皇太后轻声呵斥着,颇为严厉。
悯心不服气,嘴里嘟囔了一声。
两人一唱一和,或者说三人携手做戏,场面自然是生动无比。
偌大的柏寿殿宫殿门口空无一人,好似内殿说话的三人,还有大门处站着的明沉舟。
果不其然,誉王殿下蹙眉,眼角朝着外面扫去,随后不解问着:“这是怎么回事?”
门口明沉舟绕了绕手中的帕子,琥珀色的瞳仁在还未熄灭的宫灯出一扫而过,目光闪过刹那促狭,坏心思骤起,高声说道。
“太医呢,去拿万岁的手令把所有太医都请来,门口怎么连着伺候的人都没有,迎春你速去惩戒这些刁奴。”
这连声急促担忧的声音在东方欲晓的安静院中显得格外清亮,也瞬间打断了悯心的话。
迎春也瞬间激灵起来,她声音又高又亮,一旦大声起来越发清脆。
“奴婢定要好好整治这些刁奴,娘娘听闻老祖宗身边,连着发髻都急得没梳,可这些刁奴竟然连老祖宗都敢怠慢,定要他们都赶出宫去……”
明沉舟抿唇,伸出手肘推了一下她,示意她收着点。
迎春到嘴边的话立马咕噜转了一个圈,另说道:“免得耽误了老祖宗病情。”
誉王握着太皇太后的手一顿,随后连忙起身,对着屏风处转出的人恭敬行礼:“太后娘娘。”
明沉舟好似刚见到他一般,惊讶问道:“今日即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誉王殿下怎么这么早入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