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页
    他心思微动,很快就吞吞吐吐交代:“昨日的桃花饼并非有意送到掌印面前,是杨禀笔闻到了,闹了一会儿,这才说的。”
    明沉舟惊讶地嗯了一声,柳眉微扬。
    英景立刻察觉到不对,追问着:“娘娘不是说问这个?”
    “所以你的意思是谢病春早就知道我昨日做了桃花饼。”明沉舟摸摸下巴,反问着,“怪不得昨日那掌印把我拦着闲聊,特意点了一下这个桃花饼。”
    “我送他东西,怎还我不够真诚,真是难伺候。”她慢吞吞地抱怨着。
    英景自觉说错话,便是一声不吭。
    “不过没听说他爱吃桃花饼啊,大晚上阴阳怪气,怪不得没得吃。”
    明沉舟自言自语后,只觉得掌印大人位高权重惯了,大概是觉得被人糊弄了这才给她脸色看。
    昨日只是来提点一下,已经是大发慈悲。
    终于明白谢病春奇怪的举动,她颇有闲心地开了一个玩笑,没心没肺。
    “昨日掌印的态度,我还以为掌印当真对我有啥想法。”
    “不是为此事,那娘娘为何拦着奴婢。”英景只觉头皮发麻,小声问道。
    明沉舟抱臂,冷笑一声:“让你见证一下。”
    英景敛眉不语。
    “我,亲手摘的,你下次回话可别记得特意强调一下。”
    英景闻言,不得不小声解释着:“掌印从不问奴婢,娘娘的私事。”
    明沉舟扬扬眉,明显不信。
    英景抿了抿唇,小声说道:“掌印每次让奴婢去司礼监,不过是处理公事,从未谈及私事。”
    明沉舟也不知信了没信,大咧咧地挥挥手:“那你下次主动和他说这个事,让我显得真诚一点。”
    英景无奈点头应下。
    “行吧,今日不是你上值,特意过来是查的事情有眉目了?”
    英景脸色严肃。
    “是,四位侍读或多或少都提及到掌印。”他沉声说着,“其中以胡承光最为激烈,夏义提及次数最少,其余两位白荣行和沐辛则是从策论中提及更多。”
    明沉舟古怪地笑了一声:“倒是符合各自的立场。”
    “然后呢?他们可有提及太皇太后和内阁?”
    “也有,胡承光性格最是刚正激烈,对司礼监,内阁和太皇太后都不假颜色,每每都要求万岁尽快亲政,肃清朝堂。”
    “果然是敷文书院出来的学生,早就听闻罗松文性格刚正,嫉恶如仇。”明沉舟摇着扇子,笑说着。
    英景点头:“胡承光说这些话从不遮遮掩掩,看来也是光明磊落的性子。”
    “其余几人呢,都是背着他人说的吗?”
    “夏义最爱讲孝道,是以提及太皇太后次数最多,其次提及最多是内阁,因为他是明德十年的第十三名进士,那年主考官正是郑相,两人多年来一直都有联系。”
    英景对这些人的身份背景早已了如指掌,对朝堂明争暗斗也看得清楚。
    “他偏郑相,立场上对万岁还算认真。”
    “其余两位呢,是不是对掌印颇为不满。”明沉舟笑问着。
    英景脸色凝重点头。
    “他们对司礼监态度最为激烈,也最是抗拒,但他们很少主动谈论掌印,只是打着司礼监的名义,但每每在万岁提出问题时,对司礼监总是不掩恶意。”
    两人都是清流出生,一边厌恶,一边自持身份,乃是清流一贯的做法。
    只是这种高傲的态度,这些年并没有让他们在面对司礼监时讨到一点好处。
    “那他们对胡承光作为帝师可有意见?”明沉舟沉吟片刻后,问道。
    “那倒不曾,胡承光国子监出身,且是罗松文的爱徒,学问乃是一等一的好。”英景解释着,复又多说了一句,“敷文书院出来的学生总能让人高看一眼,且不说他还是罗松文的爱徒。”
    “罗松文一生只收了六个弟子,其中最小的弟子多年前意外去世,其余四人在当世都已功成名就,堪称大儒。”
    “胡承光是第五个弟子,也是唯一科举入世的弟子,只是这些年性格刚正不阿,得罪了许多人,这才被先帝放在国子监磨炼。”
    “原来如此。”明沉舟点头,沉默片刻后说道,“万岁读书时绥阳可都在他身侧陪着。”
    英景摇头。
    “读书乃是严肃大事,侍读们不许黄门宫娥在屋内旁听。”他委婉说着。
    明沉舟冷笑一声。
    “严肃大事还敢夹带私货,明日开始,让绥阳侍在左右,若是再有人不安分守己,便厉声打断,若是还有再犯者,送到瑶光殿来。”
    英景犹豫:“娘娘之前不是一直不干预万岁读书吗?”
    明沉舟眉眼沉静,认真说道:“谢延年纪小,不曾见过太多人,是非功过难以分清,但只要给他时间,他是个聪明人,长大了,读书多了,自然能分辨,也会平衡朝堂。”
    “恕奴婢直言,即使把四位侍读换了,下一位也许依旧会这样,出生决定立场,万岁耳边依旧会充斥着各种带有偏见的议论。”
    英景直截了当说道,甚至直言不讳:“三方制约虽最牢固,但也最纷乱。”
    明沉舟不曾想英景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沉吟片刻后,解释道。
    “我并不是要换人,且这四人没有大错,短时间内是换不得的,但我是为了敲山震虎,敲打他们一番,但实际上是做给万岁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