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6页
    “一年,先住一年好不好?一年后我找地方让他们搬出去!”
    洪俦握着龚雁的手,“总不能人刚来就另寻地方,那别人岂不是会说你的不是,我也是为了你好。”
    好说歹说,洪俦又赌咒发誓,龚雁这才点头。
    洪婆他们到了边城,在松门县的明庭也引起了慧能大师的注意。
    这几个月,珍娘靠着好手艺,把豆腐摊子支棱了起来。
    因为她做的豆腐好吃,价格便宜,周围人都到这儿来买豆腐。渐渐地,名声打开,珍娘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虽然是薄利多销,但总算是比之前在洪家要好。挣的钱足够他们娘俩的开销,还能有结余。
    本来珍娘想送明庭去念书,可他说自己要先熟悉一下环境,每天溜达到听禅寺帮忙。
    无意中,他来到了慧能大师的草药园子。
    慧能大师年过半百,他给人看病只收些香火钱,很多普通药材都是自己种植炮制。
    明庭到草药园子的时候,正好遇到慧能大师在收拾园子,他连忙说自己是来帮忙的。
    本来对这么小的孩子,慧能大师也没指望他能做什么,没想到明庭手脚麻利,除草的时候动作又快又轻柔。
    很少有孩子对草药感兴趣,毕竟这是个非常无聊又枯燥的事情。
    在明庭做事儿的时候,慧能大师会跟他说一些草药的习性、用法,他只说一遍,明庭就能复述出来。
    之后每天,明庭都会过来帮忙。
    大师会随口考校他之前教过的一些草药,不管他怎么考,明庭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简直就是学医的料子啊!
    第177章 我弟弟是龙傲天(5)
    慧能大师一直想找传人,把医术传下去。
    可这一行很吃天分,虽然勤能补拙这句话很有道理,但一旦加上天分,那是如虎添翼。
    寺里的弟子很多,慧能这么多年都没有看中谁,猛地冒出来的明庭,还真是合了他的心意。
    不过,弟子也不是轻易收的。慧能考察了明庭几个月,对他的品性有了充分了解,又考验了一番,这才满意。
    很多聪明的人常常因为自己天资好而沾沾自喜,做事情喜欢走捷径。
    殊不知,聪明的大脑是上天赐给的财富,后天的努力和勤奋才是必不可缺的。
    慧能正是看到了明庭的闪光点,才决定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他。
    珍娘得知儿子被慧能大师收为弟子,非常高兴。
    慧能大师医术高超,哪怕儿子不考科举,学一身真本事,也能在这世道中立足。
    周围的邻居们知道明庭拜了师,纷纷前来恭喜。
    本来珍娘一个寡妇带着年幼的孩子,是弱势群体。
    可是现在,她儿子能干,跟慧能大师学医,珍娘一下子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大家纷纷夸珍娘会教孩子,明庭以后定会好好孝敬她,乐得珍娘送了邻居们很多豆腐和豆干,她还挑了一担子豆腐到听禅寺感谢慧能大师。
    慧能收了豆腐,让明庭每日上午来寺里跟他学习。
    珍娘见儿子有了好前程,每天会多做两格豆腐送到寺里,风雨无阻,只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对珍娘而言,只要是对孩子好,让她做什么都愿意。
    转眼一年多过去,明庭已经10岁。
    慧能大师看到长高了一大截的弟子,欣慰地点了点头。
    不是自夸,他这辈子有明庭一个弟子,实在是心满意足了。
    明庭已经能看诊,他诊脉写方子,慧能复诊。
    有时候明庭开的药比慧能想的还要绝妙,让他不得不感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一年多的时间,慧能并没有把明庭束在寺里,闭门造车。而是先带着他入门学习了三个月,后又领着明庭出去游历。
    游历是慧能每隔两年就会做的事情,他带着明庭去乡下,给偏远地方看不起病的百姓治病。
    同时,慧能也在实践中教学,教弟子认草药,让他了解民间各种疾病。
    他们去过很多地方,周边大大小小的乡镇村落几乎都走遍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明庭很喜欢,进步很快。
    现在能教的慧能已经全教了,他不擅长的,这孩子看了医书自己也琢磨了出来。
    慧能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的弟子该不是药王师转世吧?怎么一点就透,还能举一反三?
    给友人写信的时候,慧能忍不住夸耀弟子。
    当然,佛门中人夸奖的话很含蓄,可是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子得意劲儿。
    而且,这孩子有灵根,如果明庭不是家中独子,慧能甚至认为他入佛门也不错。
    让明庭名声大振的,还是他让一对多年未育的夫妻抱上了孩子。
    自从明庭学医后,邻里之间有什么小病小痛,只要他在家,都会帮人看病。
    住在他家隔壁,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
    马婶多年没有生育,对丈夫很愧疚。幸好马叔本人本人想得开,一是手里实在是没有余钱纳妾,二是夫妻多年,感情很好。
    本来,他们决定年底回老家过继一个孩子,结果马婶来江家买豆腐,遇到有被明庭治好的人提了一篮子蔬菜登门感谢。
    不知怎的心里,马婶突然想让明庭给自己看看。
    这些年,她吃过不少的药,大夫看了许多,各人说的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