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3页
    旁侧的村民立刻点头应和:“可不是嘛,我还去看过呢,那富户在池塘旁差点哭晕过去,要不是他家小厮搀扶着,我估摸得栽进池塘里淹死呢!”
    这鱼不好养,鱼要是病了大夫也难找,毕竟这年头找个治人病的大夫都难,更莫说治鱼病的了。
    所以他们颇为忧心,生怕届时自家水田里全飘着死鱼,伤了稻谷又不好打理。
    一群村民抱着农具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讨论着,远处就传来女人的笑声:“草鱼在池塘中饲养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而稻田养鱼却能大大降低病死率!”
    一群村民寻声看去,就见远处走来一群人,看那衣着和样貌就晓得是官老爷们。
    村民忙扔了手里的农具,诚惶诚恐地跪下朝他们磕头。
    赵志民忙上前搀扶起他们:“我们不兴这一套,你们可千万别跪。”他也是农民出身。
    村民们迷茫,忙朝那些统一制服的官吏看去。
    一同前来的巴水郡郡守笑道:“这几位便是咱们蜀州的仙人。”
    方才说话之人正是王雪琴。
    此话一出,刚才才爬起来的村民心头大惊,眼中含着热泪又瞬间跪了下去,高呼:“见过仙人!你们才是真真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村民们都傻了,他们就没想到精贵的仙人们竟亲自来了,来他们泥腿子才会来的田坝!
    第63章 橡胶 你约我约会?
    赵志民扶了这个又扶不了那一个, 热得满头大汗,嘴里不住地让他们先起来。
    还是随行的官吏齐齐出动,才把这群诚惶诚恐的老百姓给搀扶了起来。
    面见仙人这些老百姓都很拘谨, 缩在一块都不敢多说话,倒是有一两个胆子大些的村民, 壮着胆子问道:“方才仙人说在这水稻田里养鱼, 鱼儿们病死的反而要少很多?”
    这个道理他们实在无法想明白, 那些养在池塘里的鱼儿可都是精心饲养的,听闻还请了不少人看顾,这随意养在水稻田里的鱼他们估摸是难以照顾得精细的, 这精养的还比不过糙养的?
    王雪琴在养殖方面是行家,当即笑道:“这是自然,这池塘易产生细菌,可这水稻田里就不一样了,这相当于自然环境。你们看那些大江里的鱼儿死得是不是少很多?这就是自然环境。”
    老百姓似懂非懂,反正仙人都这么说了应该就是真的了吧。
    王雪琴说到养殖就来精神,款款而谈道:“更莫说这些鱼儿可以吃杂草,吃稻田里的害虫,还能翻土, 大大增加水稻田的产量有何不好?”
    一群老百姓都听懵了,就这么混在一起养竟有这般多的好处?还能让水稻产量更高?不过他们觉得仙人说的有些道理, 那些鱼儿喜爱的可不就是这些东西么?
    听起来可行性颇高,另一村民问道:“不知要养何种鱼?养多少呢?”
    村民们心思活络起来, 真要是水稻田里能够养殖出鱼儿来, 那餐桌上就能多些肉可吃了。
    这鱼肉确实难抓且腥味重,可如今养殖了这难抓的问题就解决了,腥味重?蜀州现在推广辣椒生姜洋葱这些调味品, 压制腥味妥妥的。
    这法子好呀!
    王雪琴:“每亩水田最多只能养一千尾鱼苗,再多就不好了。若是养得好,一亩地能有个七八十斤鱼吧。”
    到底是第一次试验稻田养鱼,所以王雪琴也不好把产量说高了。哪怕只说是七八十斤鱼,也让在场村民心头一热。
    这年头谁家没有几十亩薄田?这般算下来,就是顿顿吃鱼肉都是吃得起的!吃不完的这不是还能卖吗?
    这下子在场的村民谁还抗拒?仙人总归不会骗他们的,一个个期待地看着赵志民和王雪琴,希望仙人传授稻田养鱼的技巧。
    赵志民都还没说他们现在从南边小国搞来了更高产的稻种呢!这要是说出去这些老百姓怕是会更激动。
    赵志民本就担心这些老百姓自己弄不好,准备这几日就在巴水郡搞指导,干脆挽起了裤腿,穿上了自带来的水桶胶鞋直接下了水田。
    这些村民惊得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仙……仙人竟下了田?
    本想着仙人能够在田埂旁指点就已是祖上冒青烟了,仙人竟一点架子都没有下了水田?
    特别是那水田的主人,那老汉激动地要在田埂上跳起舞来,不住地道:“看见没?仙人下的水田是咱家的,是咱家的!”
    一旁的村民满脸羡慕,仙人怎没下自家水田?也让他们沾沾仙气。
    赵曦默默地看着,觉着这些老百姓要是有相机的话肯定拍下来,照片要供起来传给后世子孙。
    既然仙人都下了水田,那家老汉赶忙也下了田,这初初下水被冷得一个哆嗦,缓了好一会儿才适应下来。
    那老汉有些好奇地看着赵志民腿上的翠绿水桶鞋,不由问道:“仙人,您这是什么鞋?”
    “胶鞋,好像是塑料还是橡胶做成的,穿这个下田免得被田里虫子咬。”赵志民相当和善。
    老汉打量着不住地点头,好东西啊。他们这些农家人在水田里,时常被咬,还有村民被水蛇咬过呢。这老了还有风湿腿,苦不堪言。
    老汉只是颇为羡慕,也没想过自己也能拥有,这毕竟是仙家的宝物,能看看涨点见识也是好的。
    王雪琴带着官吏和一些村民去安排鱼苗,村子里的村民都出来围观学习来了,生怕落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