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瑾暗道,是不是这俞观之昨天给昭德帝许了什么好处,所以今天才急急的立储?
虽然昭德帝是坐上了皇位了,可他的皇位还有些不稳,上有太上皇活着,下有一直得太上皇宠爱的汉王一派在朝廷里占据一席之地,笼络权臣是必要手段。
就像去年还是太子的昭德帝监国时,俞观之要开童子科,昭德帝就同意了,这也是笼络的一种手段。可惜后来太上皇知道了有意见,这事又已成定局,到最后就成了加大考试难度。
肯定又是昨天许了什么好处。
下午下值了以后,唐瑾回了家,就见到大院里有轿子,估摸着可能是宫里来了人。
进去以后,果然看到汪升在上首坐着,见了他以后连忙起身,笑着道:“来叨扰唐大人了。”
两人一番客套,汪升也不念圣旨,直接双手交到了唐瑾手上,笑道:“虽是外放,但是好事,恭喜唐大人了,我就不叨扰您了。”
唐瑾明白这话里的意思,童子科出身的人前途有些艰难,不好升官,不像正科那样可以直入翰林院后外放,一步步升官。
一般而言,没有背景,他要在秘书省熬到年龄大了以后,再找机会外放,然后再一步步向上爬。
在秘书省熬资历和在翰林院熬资历完全不同。后者是天子近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他在秘书省熬资历又见不到皇帝拉不了关系,不几年皇帝就忘记你了,其实没有什么好处。现在直接外放等于少努力几年。
唐瑾双手接过,恭敬的放到了案上的盘子里,拿了个荷包递给汪升:“麻烦您跑一趟了。”
汪升接过后就笑着离开了。
唐瑾等人走了以后,打开圣旨一看,果然是任命他为木饶县县长的圣旨。
他合起了圣旨,对着唐老爷子道:“你说我们直接去任上行吗?”
唐老爷子示意唐瑾看向一边的盒子:“那边还有一个呢。”
唐瑾打开来一看,只见一张纸上写着一段公文,意思就是说皇帝对他另有所命的意思,后边还盖了国玺印。
这张纸可以说是很正式了,只是并不会像圣旨那样有存档,这是防止他多心乱想吗?不过他还是会乱想啊。
事到如今,唐瑾反而看开了,去就去吧,希望俞观之是真的想让他查钦差暴毙一案,而不是存着别的心思。真这样,希望他忙完的时候,俞观之还活着,能给他升职。
第二天上值以后,唐瑾就去东府求见俞观之。
一路通畅的见到了人,跟上次一样,没有外人,一看就是安排好了能说悄悄话的地方,唐瑾行了礼后,无奈的道:“大人什么情况都不说,下官如何去做。”
俞观之早有准备,拿出了一本小册子,给唐瑾看。
待唐瑾看完以后,俞观之就问:“背过了么?”
唐瑾:“……”
他摇了摇头,认真道:“早就听说大人有过目不忘之能,但下官真的只是一个平常人。”所以我没本事看一遍就背过,跟你这种怪胎不一样!
俞观之也没失望,只道:“最后一页背过就行,现在就背。”
最后一页都是一些案情的事,并不多,唐瑾很快就背过了。
然后,俞观之就细细的给唐瑾讲起了始未来。
其实故事也不长,就是当时的太子如今的皇帝手下的人暴漏出浙江盐税有问题,当时的皇帝现在的太上皇派了人去查,结果没查出什么来。最后又派了汤甫去查,人一到任就死了,后来又派了人去,盐税是查清了,死一大批人,但汤甫死因成秘。
唐瑾奇怪道:“盐税的事肯定有帐吧,一查就能查出来,害死人有什么用?”到最后还不是查出来死一大批?
这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的清楚的了,俞观之简洁道:“你没在户部待过,不了解盐税这一块的事,总之就算死一大批,背后主谋逃脱了。”
唐瑾试探的道:“您怀疑是……汉王?”最后两个字,说的很小声。要不然的话,昨天送那样的信给他做什么。
俞观之笑了:“怀疑没有用。”
唐瑾疑惑,这种事,平章事怎么会同意自己的学生去查?这一看就是水深的事啊。难道是权大不怕?这也不好问,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唐瑾就没问。
两人又说了很多话,俞观之将自己的计划和安排都说了出来,唐瑾只好应承下来,道:“我一定会认真查,不过大人也知道,时间过去这么久,可能七八年也什么都查不出来,不过是白白浪费时间。”
俞观之叹道:“我又何尝不知,只是为免心中遗憾,你只需尽力而为。”
唐瑾心下不免担心唐老爷子,皱着眉。
俞观之看唐瑾不说话,极满意他的稳重,不见他提条件,主动道:“你家里不是很多人都在念书么?明年就去考试,考上了,县府衙里各房差事都可以挑着干。”
唐瑾一听后,只是笑了下。
对于百姓来说,当不了官,做吏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商量好了一切,唐瑾离开时俞观之交给了唐瑾一封信,让他交给唐老爷子。
唐瑾拿着信后出来,发现都快下值了,就直接回了家,跟唐老爷子说了这事,把信拿给他看。
等唐老爷子看完后,就问:“说的什么?”
“说他学孙汤玄交给我,让我好生照料。”唐老爷子将信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