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谭家,更让她心寒,谭和煦是有写信给谭家的,没有谭家人的隐瞒,又怎么做到停妻再娶。
比起什么背景都没有的秦香莲,傻子都知道选谁了。
谭家人甚至还有点后悔,为什么这么早给谭和煦娶妻,不然也就不会有这麻烦。
对这些人打的好主意,秦香莲都气笑了,她辛辛苦苦的孝敬谭和煦的爹娘,家里脏活累活都是她的,结果等谭和煦考上进士就想甩了她,世界上哪有这么美的事。
当然了,据说一开始,秦香莲是没有这么想的,本就是普通女子,因为陈霖开办书院,推崇女子读书,秦香莲也读了两年,这才能跟谭和煦和和美美的过了一年多,后来谭和煦便离开老家上汴京赶考,一直未归。
遇上了公孙策后,她才咬牙告御状,谭家人不给她活路,她不能就这么认命了。
还别说,谭家人也是胆大的很,居然想出彻底解决掉秦香莲,至于想了个什么法子,自然是要沉塘秦香莲,只能说这家人是又蠢又毒。
想着陷害公孙策,伪装成两人有染,没错,公孙策正是来给秦香莲通风报信,告知谭和煦停妻再娶的人。
公孙策是谁,他先一步洞察了这谭家人的打算,知道在谭家村他肯定落不得好,便鼓动秦香莲告御状,开玩笑,都不给他们活路了,自然是要拼上一把。
两人结伴上汴京,一开始还没人敢接这御状,这是要对上宰相的,都说官大一级就压死人了,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结果就遇上了回京复职的包拯,他因为在外头功绩卓越,提前回京。
当然这也是因为,陈霖先前跟小皇帝提过,他才记住了包拯的名字,知道包拯办案神速,便起了栽培之心。
第222章
接下来可想而知, 不光是包拯,他身边还有展昭,本是偶然救下包拯, 似乎是被包拯的人格魅力闪到了, 反正就在包拯身边做了护卫。
陈霖是没想到,包拯这般厉害,这么快就集齐了展昭, 很快公孙先生也要集到了。
还差张龙赵虎王朝马汉, 差不多就齐活了, 开封府全员。
汴京城许久没这般热闹了, 没办法,还真没见过这千里告御状的,能不热闹嘛,更何况这可是御状, 最后还得看皇帝怎么判。
这也是小皇帝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亮相, 以后在百姓的心目中是什么模样,就看这一次了。
不说包拯就这次过后,怕是在汴京百姓的心里,形象也树立起来,对小皇帝也是有所帮助的。
在太学那两年, 包拯可是学了不少东西, 除去科举方面的学习, 还有更多为人处世, 基本上从陈霖毕业后,太学增加了好几门的功课,都是因为陈霖。
如今太学还招收女子入学, 这是朝廷的一种态度,哪怕入学率少,好歹也是有的。
为这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区域,到底还是男女设防的时代,也不能太过分了。
对此陈霖只想翻白眼,要是他培养出来的小娘子们,看看设防什么,敢动手动脚,怕不是想挨揍。
他家的小娘子们,文能读书写字作诗弹曲,武能飞檐走壁抓贼安家,那都是不在话下的。
俗话说的好,有这么能干的小娘子,要老爷们做什么?
跟这些小娘子一比,男子就显得没有什么必要了,世人都觉得奇怪,陈霖一个男子,却如此推崇提高女子地位,实属奇怪。
他当然是也有私心在里面的,他七个姐姐,四个堂姐,若不提高地位,还有提神自身的水平,以后要是被欺负了可怎么办。
像那秦香莲,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瞧瞧她的遭遇,就明白了,女子不能将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放在一个男人身上,男人靠得住,母猪都上树!
首先女子就得有自己经济独立,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是所有女子都有丰厚的嫁妆的。
现代都重男轻女成那样,更不要指望古代了,那就跟刻复在骨子里一般的存在,当然了,这也是多年下来洗脑结果。
陈霖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反洗脑!
他不说改变整个大宋女子的思想,甚至是处境,至少他经过努力,让女子觉醒,不再一味的被男人驱使。
这秦香莲告御状,也是一个契机,陈霖还是很佩服秦香莲的勇气,这一次他也跟着旁听,虽说不算主审,却也是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
还别说,有皇帝坐镇的三堂会审,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就是围观的,没品级你都不好意思挤进去。
最上头坐的是小皇帝,他下边左右两侧分别是他八叔八婶,还有九叔和叔父。
再下头就是参与这次的官员,宰相自然是不能参加的,作为案件有牵扯的人员,是不能参与的,再加上宰相的品级摆在那里。
还被小皇帝勒令在家好好的管好族中人员,否则再出现此类的事,就准备回家吃自己吧!
这不光是对宰相,还有其他的文武百官们,如果管理不好组人,就别来说管理朝廷的大小事务了。
一时间朝中的文武百官们都人人自危,深怕自己的族人再搞点什么事,据说连榜下捉婿的这个习俗,也要改了。
开玩笑,谁知道会不会再捉个在老家娶妻了的,还心狠手辣的要弄死糟糠?这心黑的不要不要的,偏偏人家没死,还跑上汴京来告了御状,就问你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