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9页
    黎明月皱眉点头,程果粒压低声音,“他就是那个向你挑战的人!”
    男生转头看了过来,露出得意一笑。
    黎明月:“哦。”
    程果粒气馁,“你这,一点意思都没有。”
    “这为什么会有意思。”黎明月转身往沈砚冰那边走,手指忍不住捏出握笔的姿势,虚空中小幅度地摆动。
    她闭眼,甚至能感受到不同笔刷在生宣上的触感和舒展。
    沈砚冰按住了她的肩膀。
    “再走就要撞上玻璃柜了。”
    黎明月睁眼,撞进沈砚冰含笑的眼眸里。
    她牵住沈砚冰的手,射灯下一幅行书骤然闯入她眼前,原本的低气压瞬间被打破,黎明月心头大动,凑近,看清了印章和展柜下的标注。
    ——特邀评审,章庆留念作。
    章庆,和郑德行齐名的当代大书法家,一人擅草书,一人擅行书,素有“南郑北章”的说法。
    沈砚冰也看到了,略感意外,“没想到滨大还请到了章先生。”
    光是这幅留念之作,价值就难以估量——章老这些年,已经很少拍卖字画了。
    专业的人往往对自身领域的顶尖作品更具敬畏,沈砚冰虽然功底不差,但在这幅作品面前,还是难以领会黎明月心中的惊涛骇浪。
    “很喜欢?”沈砚冰问。
    黎明月点头,“是我目前达不到的水平。”
    这算是顶高顶高的评价了,沈砚冰有些意外,也感到了一丝不妙的脱轨。
    她斟酌着开口,“章老和郑老,你更偏向谁呢?”
    以黎明月的资质,只要有途径同两位见面,拜入门下简直不成问题。
    黎明月顿了片刻,轻声:“我更擅长行书。”
    回答她的是良久的沉默。
    沈砚冰垂眸:“也好。”
    一如她当年拒绝走郑曼的路,黎明月也拒绝了她准备的康庄大道。
    心声是不会为他物所改变的,她们确实是同类人。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阅读,预收文换了另一本,看在远歌这么纠结痛苦的份上,点个收藏吧,爱你们~
    PS:坑都会填的,不会跑路!
    第六十六章 怡情
    黎明月的这件事并没有立马提上日程。
    “兰亭展的参展作品完成了?”沈砚冰问起她,距离滨大书法展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她趁着时间把另一枚印章也刻好了,黎明月这几天状态也很好。
    具体表现在,每天动不动就凑过来撩她一下——也不知道是在什么网站学的。
    公主殿下有时大胆得过分,有时有莫名羞涩,让沈砚冰简直无处是好。
    黎明月把毡子收了起来,印章已经盖上,宣纸被搁平晾干,她给了沈砚冰肯定的回答后,问,“是要把作品寄过去吗?”
    “稍微装裱一下。”沈砚冰走近看清了她的内容,挑眉,“兰亭集序?”
    黎明月点头,理所应当:“很符合参展的主题。”
    沈砚冰斟酌着,话到嘴边,看着这幅韵味不减、风格迥异的行书作品,最后只说:“你很有勇气。”
    公主殿下轻松地把它归到了赞美里。
    十月中旬,滨城的温度终于降了下来,但阳光不减,阳台新买的菜盆和泥土已经归整摆好,只等着播种。
    种子是黎明月挑的,韭菜、蒜苗、小葱、生菜,零零碎碎买了许多种。
    “韭菜就算了吧。”沈砚冰看着软件上的购物车,帮她移出,“看着不好。”
    黎明月笑了出来,改成了一旁推送的满天星花种。
    种子第二天就寄到了,黎明月按说明浸泡好些个小时后,蹲在菜槽前小心翼翼地播种。
    “你这也伺候得太上心了。”沈砚冰躺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一脸肃穆、手上却翻着泥土的公主殿下,“哪有这么麻烦,放轻松点。”
    黎明月看着说明书,一步步走,一点也不肯懈怠。
    “你又没养过。”黎明月还在计算着3*3厘米的距离点,0.5厘米的覆盖土层,要是家里有尺子,立马就得拿出来。
    沈砚冰没再打击她的积极性,难得毫无畏惧地享受着秋日阳光。
    滨城的秋季依旧是一片青翠,不落叶不枯黄,萧条之感浅淡。
    就算是冬天,也只是气温更低些,阳光、绿树分毫不改——这也是沈砚冰喜欢滨城的原因之一。
    然而,安宁总是不长久。
    周迎发来消息,神秘兮兮,“刘显明出事了!”
    刘显明是滨大文学院院长的弟子,也是沈砚冰这次评副高的竞争对手,院里明里暗里都隐晦地知道,这次评选的优胜者八成是要花落这位。
    没等沈砚冰回复,周迎立马转发了一个链接过来,是一个匿名的作风问题检举。
    沈砚冰有些意外,“他孩子都有了吧?”
    “他老婆还是院长的亲戚呢!”周迎发来吃瓜的表情包,“他脑子真这么不清楚?”
    风声没有压下,看来院长没有力保对方,胜率最高的这位评选显然是要黄了。
    “嘿你说这时间怎么这么巧。”周迎对她向来口无遮拦,“李岩疯狂攻击完你,转身就背刺刘显明,这次是势在必得啊。”
    沈砚冰轻笑,起身进了书房,她的竞争者们手段一个比一个不堪,拿不出瓷实的学术材料又有什么关系,多泼几盆脏水,管它真假,先把对方名声搞臭再说——媒体、学生自然会闻风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