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页
    对咸鱼来说,太高大上了。
    高大上到船上的东西都看不懂是干啥的。
    不对,有眼镜!
    陆笛又想吹夏教授的产品了。
    自带数据库!
    存有地图与海图不说,还有扫描识别功能,对陌生仪器特别好使。
    对学渣特别友好!
    否则陆笛对着那些仪器,真是两眼一抹黑。
    陆笛兴致勃勃地左扫一下,右扫一下,扫了一阵子,眼镜的视野忽然一阵闪动,冒出一行文字提示:你已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判断目标为地球联邦在印度洋执行长期海洋地震探测任务的‘美杜莎’号科考船,是否需要该科考船公布的官方数据。
    陆笛:“……”
    这是什么特工神器?
    太好用了!
    陆笛看了一眼眼镜给出的具体数据,是排水量,长度高度这些技术参数,还有动力系统的说明与雷达设施的型号。
    嗯,有看没有懂。
    陆笛悄悄问晏龙:“你有吗?”
    “有,直接看官网。”笔记本电脑低声说。
    朱祝轻轻拍了拍背包,把拉链关上,跟着队伍开始登船。
    陆笛一动不动,下飞机之前,晏龙提醒过他,这条科考船的探测技术很强,而且每台仪器都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不到执行任务的时候,陆笛绝对不能离开载体,避免暴露。
    晏龙也一样。
    在抵达目标海域之前,他们都要老老实实地伪装笔记本电脑与扫描眼镜。
    ——只能开个摄像头,观察周围情况什么的。
    晏龙的建议是,在离开甲板或者抵达下层舱室之前,陆笛最好连手套都不要操纵。
    陆笛静静地倾听着外面的动静。
    脚步声,说话声。
    对话基本毫无意义,不是在打招呼,就是在介绍人。
    陆笛努力在一堆让人晕头转向的外国名字里分辨有用的信息。
    唔,这个叫杜克博士的,是英国团的带队人。
    那个姓牛顿的,是美利坚的带队人,靠!竟然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大学,正在跟当年的校友一个法国团队的人热情地打招呼。讲道理,你们就不能让姓氏更符合你们的国籍吗?
    这是在为难咸鱼的记忆!
    算了算了,继续听这边……在说俄语,听不懂。
    眼镜只有扫描功能,不能翻译。
    陆笛郁闷地蹲在包里。
    他忽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感觉,自己与晏龙仿佛是两只困在宠物包里的猫,听不懂外面的人类在说什么,公共交通工具不许携带宠物,只能不发出任何声音,让朱祝背着猫包混上去。
    艹,越想越像。
    之前朱祝给他与晏龙留一条拉链缝隙。
    现在眼前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背包还摇来晃去,外面说的还是猫星人听不懂的话。
    包里还有一副手套,理论上陆笛可以用手套挠包,挠笔记本电脑……
    陆笛陷入沉思。
    难道这就是他喜欢变成幽灵,在小区逗猫的报应吗?
    “……其实,这两块陨石的落点附近也有危机潜伏。”
    嗯?中文!
    突然出现的熟悉语言,让陆笛精神一振,竖起了耳朵偷听。
    “如果它们的体积再大两圈,落点再往这边去一截,事情就难说了。”
    “这,刘博士您的意思难道是——”
    “是啊,装在安达曼海域的石英压力传感器有不好的消息。”
    说话的刘博士似乎是这条科考船的工作人员,为地球联邦工作。
    “怎么会?这里不是在2004年才发生过一次大地震吗?理论上至少两百年都不会再发生强震的。”
    “著名的印度洋海啸,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所以一监测到压力数值不正常,地球联邦就派遣我们这条科考船来了啊。这里是马六甲海峡的出口,至关重要。”
    刘博士叹了口气,低声说,“都说2051G2陨石碎片撞火山中头奖,可是没有人知道,2051G3与G4碎片落点区域也有大奖,当然了,这个大奖,普通的陨石是开不出来的,水深三千米呢。”
    “刘博士你可别吓我了,看我的助手小朱,脸都给你吓白了。”
    “呵呵,年轻人,别怕,地球就是一个在沉睡中打呼噜的巨人,我们躲着点就行。”
    然后是朱祝的声音:“刘博士您好……那现在,海底的情况怎么样。”
    “嗯,不乐观!问题出在板块边界的消亡地带,跟上次大地震是同一片区域,但是位置更靠北,就在上次地震形成的板块裂缝前方。科考团的结论是,最多十年,最少三年,就要释放压力了。”
    “嗨,还有三年……”
    朱祝跟着的那个专家松了口气。
    地球可没有三年可等了。
    小行星一年半之后就来。
    刘博士低声说:“三年是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这一年半再来一块陨石砸中这里的可能是不大,但是那颗小行星是切切实实挂在我们头顶的一把剑,我们科考船这次回地球联邦,会向航天太空总署提出,如果要炸,必须要把陨石炸得足够碎!否则成千上百块的陨石往下掉,全球那么多危险地点,只要有一个中奖,就够我们喝一壶的了!”
    “哎呀,现在都是支持地面拦截。”
    大块才好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