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页
    二来,沈黎和林先生向来只有过年才通信,他知道先生在刻苦攻读,考科举,一般情况下,他不会贸然打扰。
    林文远高兴地拍拍沈黎的肩膀:“你长这么高了!今年已经十五岁,到了及冠的时候了!看到燕回被你管理得这样好,你替老师我省下不少力气啊!”
    沈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觉得自己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呢,哪里就值得内敛的林先生这样夸奖?
    “老师,晌午了,咱们入座吃饭,您也跟学生说说,您这几年过得怎样。”遇见故人是高兴的,而且这个故人还认可自己对燕回县的一系列改造,这简直喜上加喜。
    余氏也特别高兴,这几天家里的几个人因为即将离开燕回县,要回乡了,收拾得心里酸酸的。黎儿更是担心燕回县的产业会被新县令折腾,毕竟根基没稳定下来。现在好了,像林先生这样品行好的人,大家都对他放心。
    沈黎烧了一桌子的好菜,拿出上等的梨花白,给林先生倒了满满一碗酒。
    “先生,多年不见,先生还是这样年轻。我还觉得您当日教我读书的事情发生在昨日呢,没想到转眼间已经六七年过去了。”
    林文远跟沈黎对酌,“是啊,当年还要多谢你,要不是因为你,我也不会想到继续读书,去参加科考。”时也命也,若不是对科举失望,他也不会去母亲的老家教书。可是如果不去教书遇上沈黎,他也下不定决心破斧成舟地考科举。
    沈黎知道,当初林先生走的时候,说过类似的话,只是他还不知道原来自己对林先生的刺激这样大。
    林文远突然对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地方官员的沈黎道:“所说你已经为官,可是作为你曾经的教书先生,还是要叮嘱一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好好读书,不过你一向是勤勉的,这点我很放心。”
    沈黎有些惭愧,为了搞经济,他确实没有怎么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去书房了。不过他知道看书的重要性,一般不忙的时候,他会整日泡在书房里的。
    “先生说得对,如今我读书确实有懈怠,实在是惭愧。”
    林文远摇头:“燕回县变成如今这个繁华的县城,可见你的心力都在这里,你辛苦了呢。等这次任职结束,你可以多休息一会儿,一边看书,一边四处走访。”
    很明显,林先生是真的很有水平的,在大昭,根本不会有人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话,但是林先生能凭着自己的经历告诉沈黎这个道理。
    沈黎点点头,继续说燕回的各种不足之处。
    “我本想在燕回县多造书塾,可惜人才还是不够,到现在才造了四间大书塾,乡里许多百姓家里,许多仍然只愿意把孩子送到工坊去学手艺,学生劝不动,还是要靠着先生你继续劝学了。”
    林文远舒朗地笑道:“我以前就是开私塾的,这不必你说,我也会好好经营。”
    沈黎笑笑:“先生有所不知,我的书塾,和别处的不同,除了教典籍,还教导生活常识,手工,经济,算术……”
    林先生哑然:“你啊你啊,还好接任的是我,不然可叫你坑到别人了!”
    林先生不知道,沈黎接下来要交代他的事情,比建书塾还要复杂。
    大约分为经济,文化,政治等等几个方面。其中经济最难,有小农经济,市场经济,私营,还有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总之在接下来短短十几天内,沈黎都会对林先生进行知识补充,否则整个燕回县的发展路线,他是不会理解的。
    林先生看着沈黎的纯良的眼睛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不由得愣怔一瞬。
    他还不知道,接下来,他就能感受到数学,经济这几个词令人又爱又恨的地方了。
    沈黎把这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只等着温文尔雅的林先生为新知识头秃。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大家中午好~~感谢在20200401 11:47:12~20200402 11:57: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俞夏未满、佛渡青衣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蔻媺 20瓶;木墓、桂花糕 15瓶;琑:逍遥公子、依依然然 2瓶;浮生止于梦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今日一别, 你我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林文远心里很是伤感,他那个曾经还是五头身的学生,仕途走在自己的前面, 还将接下来他应该在燕回县做的事情做了详细的计划。作为沈黎的老师, 他觉得自己没有对沈黎有多大帮助,还受了沈黎的许多恩惠。
    沈黎笑着将背包背在身上,“您这是什么话,学生不是科考上来的正经官员,以后还要先生指点呢!”
    林文远看着沈黎在清晨的薄雾中坐上马车, 渐行渐远。燕回县的城门口早就有无数的百姓聚集在一起。
    “沈大人,我们舍不得你!”
    “沈大人不走好不好?”
    无数受到沈黎恩惠的人,都在暗自抹眼泪。他们从来没有喜欢过什么官员, 但是沈黎不一样, 他是上天派来救他们的人,是他们的父母官。
    暗恋沈黎的少女们泪洒绢帕, 如果县令愿意的话,她们真的愿意为奴为婢,侍奉县令。可惜县令如同最珍贵的宝玉,只可远观,稍微接近一些,就会叫人自惭形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