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景停止杀尔朱兆。第二天,尔朱兆返回军营,再召请高欢,设宴以待。高欢上马想去,孙腾牵着高欢的衣服说:“尔朱兆的心难以预测,公若去,说不定会有危险?”
高欢笑而停止。尔朱兆见高欢不来,又大发脾气,隔水大骂,高欢不顾而去。当时尔朱兆有心腹将领念贤,管领降户家属,别为一营,随着高欢东行,虐待降户。
高欢假装和他亲近友善,解其佩刀观玩,乘机杀了他。镇兵感动,更愿意跟随。”现在先搁置下这些,暂且不说。”
且说万仁奔回晋阳,北乡公主知道他已回到旧府。尔朱兆来见她,说孝庄帝已经自杀,同时陈留夫妇也服毒自尽。母女变色,然知道权力在他手中,只能暗中怨恨。尔朱兆见疆土已经安宁,选择吉日送建明皇帝到洛阳,写信给尔朱世隆,令其率领百官在邙山迎接皇帝。”
那知天光在洛已与世隆密议,以建明为元英之弟,帝室疏属,又无人望,恐人心不服,欲更立亲近,以为社稷之主。有广陵王恭者,元羽之子,好学有器度,正光中为给事黄门侍郎。以元叉擅权,托喑病居龙华佛寺。
敬宗时有谗于帝者,言王蓄异志,陽为喑病。恭惧,逃于洛山,执之至京系治,久之以无状获免。行台郎中薛孝通与王有旧,说天光日:“广陵王高祖侄子,颇有声望,沉晦不言,多历年所。若奉他为主,必天人和谐。”尔朱天光说之世隆,尔朱世隆觉得很好。”
唯度律属南阳王宝炬,乃说:“广陵口不能说话,怎么治理天下?”尔朱世隆等人也怀疑他是哑巴,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使汆朱彦伯秘密前往敦谕,威胁之。王宝炬说:“或许,天不需要说话?”
尔朱世隆等人听到,他们都非常高兴,遂定迎立之议。建明皇帝来到邙山,尔朱世隆先为他作禅让文,使泰山太守窦瑗持鞭独入行宫,启建明说:“天意人心都属广陵,希望陛下行尧、舜之事。”袖中取出禅文示之。建明虽然害怕,但是他不敢违背,于是自署。窦瑗回报,群臣上尊号在广陵,广陵奉表三让,然后即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普泰,这就是节闵帝。”
黄门侍郎邢子才起草赦文,叙述敬宗枉杀太原王尔朱荣之状,皇帝说:“永安手剪强臣,非为失德(没有德行,做了很多违反道德的坏事)。害的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因顾左右,拿笔自作赦文,直言:朕以寡德,运属乐推,思与亿兆同兹大庆。肆眚之科,一依常式。帝闭口八年,至是乃言,中外欣然,以为明主,望致太平。”
第二天,下诏任命三皇称皇,五帝称帝,三代称王,这是依次为谦逊。自秦以来,竞争称皇帝,我现在只称皇帝,也已经够了。加世隆为仪同三司,追赠尔朱荣为相国、晋王,加九锡。”“尔朱世隆让文武百官商议尔朱荣配飨(。”司直刘季明说:“臣子配飨(xiǎng)于君,必与君一心一德,生为良辅,死得共食庙中。今太原王尔朱荣若配世宗,于时无功;若配飨孝明,亲害母亲;若配孝庄帝,为臣不终。由此看来,无所可配。”
尔朱世隆恼怒地说:“你应该死了!”季明说:“下官即位议首,依礼而说,若有不合,剪戮唯命。”尔朱世隆见其直言不讳,也不追究他的罪了。不得已,将尔朱荣配享于高祖庙庭。又为尔朱荣立庙在首阳山,因周公之庙而为之,以尔朱荣功劳可比周公也。庙成,具太牢去祭,百官都到。
不久,云雾四起,雷雨大作,火焚烧他的庙,泥塑像都化为粉末,尔朱世隆败兴而回。下诏到并州,尔朱兆以不欲废立之谋,愤怒不接受诏命,想发兵讨伐尔朱世隆。尒朱世隆担心,派尔朱彦伯前往告谕再三。兵虽罢,愤怒世隆不停。先是敬宗命令将军史仵龙、杨文义,领兵镇守太行岭。万仁南向,二人率领众人先投降。至是欲封两人为千户侯。”
皇帝说:“史仵龙、文义于二人均无贡献,朕不同意。”皇帝始终不答应。尔朱仲远镇守滑台,用其下为任西兖州刺史,先用后奏。诏书回答说:“已能近补,何劳远闻。”人们都佩服明帝的聪明。然而这时候尔朱天光□□关右,尔朱兆奄有并、汾,尔朱仲远擅命徐、兖。
尔朱世隆在朝中掌权,贪婪无忌,□□宫女,皇帝得知,内心恨不得杀了他,可惜皇帝没有权力,只是个傀儡,只能忍耐。尔朱世隆欲收士兵之心,想提拔他们,让他们都当将军(愚蠢,你的江山最多不超过三年)。
从此授勋奖赏之官大导致杂滥,人不富贵。尔朱仲远在外,贪婪暴虐尤其严重,所属富家大族多诬陷他谋反,籍没妇女、财物,投男人于河,如是者(像这样的)不可胜数。东南各州郡,自牧守下至百姓畏惧如豺狼。
因此,各地的人都厌恶汆朱氏,都希望他族被能人斩杀。”(做人不要忘本,若是草芥人命,纵然你是皇帝,你早晚也会付出代价。)
再说幽州行台刘灵助,觉得自己法术很强,强的可以打动众人,他推算尔朱氏将衰,于是起兵,自称燕王,声称为敬宗报仇,而且胡编图谶说:“刘氏当王。”因此幽、瀛州、沧州、冀州的百姓多数跟随之,进取博陵、安国两城。尔朱兆派大都督侯渊率兵征讨。又觉得高乾兄弟有雄才,现居冀州,灵助反,亦防止他们叛乱,派监军孙白鹞到信都,假托征调百姓的马匹,民户必须亲自送纳,想等高乾兄弟送马而抓住他。高乾听闻白鹞来,对几个弟弟说:“万仁无端征调百姓的马匹,令百姓自送,他的意思,众人猜一下就会明白。”高敖曹说:“刘灵助反于幽州,战乱四起。我等为何不召集乡勇,起兵应之。”